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凌峰

作品数:80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3篇电子电信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激光
  • 28篇激光冲击
  • 28篇合金
  • 12篇时效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不锈
  • 12篇不锈钢
  • 12篇力学性
  • 11篇晶粒
  • 10篇显微硬度
  • 9篇激光技术
  • 9篇光技术
  • 7篇激光冲击强化
  • 6篇铸铁
  • 6篇灰铸铁
  • 6篇合金化
  • 6篇缸套
  • 5篇导电
  • 5篇导电率
  • 5篇退火

机构

  • 68篇河南科技大学
  • 14篇江苏大学
  • 12篇河南省有色金...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燕山大学
  • 2篇洛阳工学院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广州民航职业...
  • 2篇中国船舶重工...
  • 2篇中原内配集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河南第二火电...

作者

  • 78篇张凌峰
  • 47篇熊毅
  • 26篇任凤章
  • 12篇贺甜甜
  • 10篇姚怀
  • 10篇路妍
  • 9篇刘玉亮
  • 9篇张永康
  • 8篇周合玉
  • 7篇马景灵
  • 7篇陈正阁
  • 6篇任旭东
  • 5篇鲁金忠
  • 5篇张雷洪
  • 5篇冯爱新
  • 5篇邢清蒲
  • 5篇王延枝
  • 5篇郭志强
  • 5篇张毅
  • 5篇杨根妹

传媒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0篇中国激光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开发与应...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陶瓷学报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激光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铸造
  • 1篇腐蚀科学与防...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冲击过程中等离子体实际作用面积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为了研究激光冲击(LSP)过程中冲击波的实际作用面积,对涂敷新型吸收层的Al2O3陶瓷材料进行了冲击,通过烧蚀形貌的变化,分析了等离子体的横向膨胀效应刈实际冲击过程的影响;通过对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3A21防锈锚合金的冲击过稃,分析了变形面积及深度的变化,验证了对不同材料而言,等离子体的膨胀效应具有普遍意义。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膨胀与约束层材料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目前普遍使用的8mm直径的光束冲击下,若使用柔性约束,由于等离子体的膨胀,冲击波的实际作用面积直径约在12mm。
张凌峰任凤章周合玉熊毅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冲击等离子体
激光冲击次数对高碳珠光体钢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原始组织为层片状珠光体的高碳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借助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激光冲击次数对高碳珠光体钢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始珠光体组织经激光冲击后,渗碳体片层发生弯曲、断裂、球化,并且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冲击中心区域渗碳体球化程度加剧,溶解量也随之增加,过饱和的碳原子溶于铁素体基体中,导致其点阵常数增大。多次冲击后冲击中心区域材料表层的硬度从300HV(原始珠光体组织)分别增加至333HV(2次激光冲击),353HV(6次)。
熊毅何红玉罗开玉郭志强卢艳君张凌峰
关键词:激光光学激光冲击强化珠光体钢点阵常数显微硬度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微合金化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及其制备方法,该贝氏体灰铸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碳2.70%~2.95%,硅1.80%~2.15%,锰0.30%~0.55%,0<磷≤0.1%,0<硫≤0.1%,铜...
熊毅张凌峰刘治军姚怀游龙陈路飞秦小才
文献传递
一种气缸套用铸铁材料、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气缸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套用铸铁材料、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气缸套用铸铁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C:2.7~3.2%,Si:1.8~2.3%,Mn:2.0~2.5%,Mo:0.1~0...
熊毅岳赟姚怀周甜路妍陈艳娜贺甜甜曹伟张凌峰任凤章秦小才高广东刘治军
文献传递
2A12铝合金在激光冲击下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了激光冲击加载下2A12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激光冲击会使2A12铝合金位错密度大幅增加,晶界和晶内出现位错塞积、位错胞状组织等;随变形量的增加,结构中出现大量孪晶,二者互相作用,晶粒破碎细化。这些组织都会不同程度增加2A12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从而有效地改善2A12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激光冲击后,冲击区中心点硬度由94 HV升高到145 HV,升高了大约54%。
张凌峰熊毅张毅刘玉亮
关键词:激光冲击2A12铝合金细晶强化孪晶位错
不同温度时效对QCr0.5铜合金纳米相析出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将QCr0.5铜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分析其析出相时效析出过程,结果表明:QCr0.5铜合金在固溶变形处理后,400℃及以下由于析出动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析出相结构,材料保持形变结构特征;425℃时效2 h材料内部形成GP区,450℃开始析出共格的纳米析出相,475℃纳米析出相的析出比较均匀,大小在4~6 nm左右,材料的强度和导电率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当温度升至500℃时,2 h时效后析出相出现共格失配现象,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析出相开始长大,完全失去共格效应,同时材料的硬度出现明显的下降。
张凌峰熊毅李炎张毅刘玉亮
关键词:时效析出相共格纳米相
ZrO_2陶瓷激光冲击预处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研究超二氧化锆(ZrO2)陶瓷的冲击增韧特性,利用能量为35 J的激光脉冲对ZrO2陶瓷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并对试样进行扫描电镜(SEM)检测。结果表明试样表面产生了约90μm厚的无裂纹的致密层,后表面出现了层裂破坏,在非致密层内则产生大量微观裂纹,微裂纹密度越靠近试样后表面越大。X射线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材料发生了从四方相到单斜相的冲击相变,而这一相变过程会导致组织体积增加。发生在裂纹尖端的冲击相变因体积增加产生残余压应力,阻碍裂纹的扩展,使裂纹具有非扩展性。大量非扩展性微裂纹的存在可提高ZrO2陶瓷的冲击韧性,利用10 J能量的激光脉冲对试样进行多点冲击预处理,然后利用42 J的激光脉冲对试样进行冲击,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试样后表面仅出现层裂倾向,而没有发生层裂破坏。说明激光冲击预处理达到了增加冲击韧性的目的。
顾永玉张凌峰鲁金忠张永康
关键词:激光技术塑性变形冲击波陶瓷
Ti-6Al-3Nb-2Zr-1Mo合金双态组织的热加工行为被引量:2
2021年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上对Ti-6Al-3Nb-2Zr^(-1)Mo合金双态组织进行热模拟实验,变形温度为850~1050℃,应变速率为0.010~1.000 s^(-1),变形量为60%;根据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峰值计算得其热变形激活能Q为786.609 kJ·m^(-1),并构建本构方程,最后在动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热加工图;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显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出现2个失稳区:变形温度为860~920℃、应变速率为0.075~0.330 s^(-1)和变形温度为940~1030℃、应变速率为0.010~0.058 s^(-1);1个加工稳定区:变形温度为920~1000℃、应变速率为0.048~0.280 s^(-1)。变形温度为900℃、应变速率为0.10 s^(-1)时,合金变形容易发生失稳;变形温度为1000℃、应变速率为0.050 s^(-1)时,合金会出现绝热剪切带,从而导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失效;变形温度为950℃、应变速率为0.100 s^(-1)时,合金的塑性和强度适中,疲劳强度和韧性提高,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罗高丽张凌峰熊毅熊毅
关键词:双态组织热加工图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退火对冷轧的高纯Al-4% Cu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将尺寸为φ140 mm×130 mm作为靶材的高纯Al-4%Cu合金铸锭锻造、固溶处理及压下量为80%冷轧后,分别在150℃、200℃、250℃和300℃保温30 min退火。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定、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退火的合金中有少量Al_2Cu相析出;在250℃退火后,合金中析出大量针状纳米级θ'(Al_2Cu)相,并弥散分布于基体中,显著提高了靶材的抗冲击性能;在300℃退火的合金中第二相明显粗化,其尺寸约为1μm,易导致冲击过程中靶材微裂纹的产生。此外,退火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从冷轧态的369 MPa降低到了173 MPa,而断后伸长率则从3.5%升高到了15.6%,这说明高纯Al-4%Cu合金的第二相析出强化效果明显受到了加工硬化效果由于退火而消除的影响。
周伟张凌峰张凌峰刘玉亮熊毅
关键词:弥散强化位错密度
归纳类比法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6年
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介绍了归纳类比法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法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熊毅文九巴任凤章张凌峰马景灵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