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哲夫

作品数:68 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8篇莱姆
  • 68篇莱姆病
  • 40篇螺旋体
  • 33篇莱姆病螺旋体
  • 18篇流行病
  • 18篇流行病学
  • 8篇全沟硬蜱
  • 7篇血清
  • 6篇宿主
  • 5篇林区
  • 5篇病原学
  • 5篇伯氏疏螺旋体
  • 4篇动物宿主
  • 4篇血清流行病学
  • 4篇离出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蛋白
  • 3篇血清流行病学...
  • 3篇血清学
  • 3篇症状

机构

  • 67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汕头大学
  • 4篇广东省梅州市...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福建省卫生防...
  • 1篇广东省卫生防...
  • 1篇河南省卫生防...
  • 1篇山东省卫生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省图书馆
  • 1篇梅州市疾病预...
  • 1篇新疆地方病防...
  • 1篇云南省流行病...
  • 1篇怀化卫生防疫...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卫生防...
  • 1篇北京市卫生防...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

  • 68篇张哲夫
  • 40篇万康林
  • 25篇张金声
  • 17篇侯学霞
  • 11篇王宏英
  • 9篇林涛
  • 6篇朱桂凤
  • 5篇窦桂兰
  • 5篇潘林祥
  • 5篇许世锷
  • 5篇李牧青
  • 5篇郭衍
  • 5篇郑理
  • 4篇王建辉
  • 3篇谢霖崇
  • 3篇贾文春
  • 2篇焦辉
  • 2篇梁军钢
  • 2篇卢金星
  • 2篇候学霞

传媒

  • 33篇中国媒介生物...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卫生研究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1
  • 2篇2000
  • 7篇1999
  • 15篇1998
  • 7篇1997
  • 8篇1996
  • 1篇1995
  • 7篇1994
  • 7篇1993
  • 4篇1992
  • 6篇199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误诊的莱姆病14例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分析14例莱姆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电泳足迹测定。结果:被误诊的14例患者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提示无发热、皮疹的最初表现,而反复出现神经系统损伤或潜伏期长,有明显的格林巴利综合症和面瘫病史,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或激素治疗无效,夜间蚁走样感觉明显,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伤,脑脊液蛋白偏高,其余各项检查正常,应做莱姆病检查。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的莱姆病患者,除用大剂量抗菌素外,还应以少量激素冲击治疗。结论:没有明显“三期”的莱姆病患者,症状与其他疾病很接近,易被误诊。
焦辉赵冉王凤红万康林万康林
关键词:莱姆病误诊
莱姆病被引量:1
1994年
什么叫莱姆病?莱姆病是由蜱传播的一种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莱姆病最早是由Steere于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地方特有的关节炎,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该病还有皮肤、神经和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遂称为莱姆病。美国学者Burgdorfer首先从硬蜱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其学名叫伯格多弗里疏螺旋体,莱姆病在美国是传播最快和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该病已经蔓延到美国47个州,该病还出现在整个欧洲,在俄罗斯。
张哲夫候学霞
关键词:莱姆病硬蜱心脏损伤蜱传心脏炎
莱姆病的研究近况被引量:7
1999年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Bo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及关节等多器官的损害。自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发现和分离出莱姆病的致病因子以来,莱姆病在流行病学、...
张哲夫
关键词:莱姆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
三种试验方法检测莱姆病抗体比较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采用IFA、ELISA、CF诊断技术,对分别采自云南、辽宁的271份林业工人血清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对其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是IFA呈现(≥1:128)阳性41份;ELISA超过OD值X+3SD(OD≥0.83)56份;CF呈现(≥1:128)阳性38份。三种试验方法阳性率(%)之比为100.00:136.55:92.66。CF虽操作复杂,但选择性极强,相对低的敏感性有助于识别真正的莱姆病。
马海滨万康林张哲夫
关键词:莱姆病间接免疫荧光ELISA
中国莱姆病研究的进展被引量:26
1999年
张哲夫
关键词:莱姆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浑江市三岔子林区莱姆病调查
1994年
浑江市三岔子林区莱姆病调查吉林省浑江市三岔子林业局防病中心(134324)宋孝禄,张敬田,吕高鹏,葛明祥,韩风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张哲夫,张金声,王宏英,侯学霞莱姆病自1977年Steere在美国康州首次报告以来[1],国内外莱...
宋孝禄张敬田吕高鹏葛明祥韩风鸣张哲夫张金声王宏英侯学霞
关键词:莱姆病
全文增补中
粤东地区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98年
目的:检测健康人群血清莱姆病抗体水平。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共检测2184人,阳性225人,感染率1030%。儿童(1385%)、学生(1193%)感染率最高,农民(1057%)次之,林业工人及管理人员(644%)相对较低;林区(1037%)与非林区(1027%)人群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21,P>075)。180例莱姆病血清阳性者中,蜱叮咬率为40%,未发现典型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皮疹患者,红斑、风团、紫斑占3278%,肌痛占2333%,关节炎占4111%。
郭衍万康林许世锷许世锷潘林祥陈慎奔王宏英潘林祥谢霖崇陈贵友张哲夫姚良治
关键词:莱姆病血清学个案调查流行病学
安徽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对莱姆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检测459份自然人群血清、124份临床病人血清和438份牛、羊、狗、鼠等动物血清标本,抗莱姆病螺旋体抗体(IgG)阳性率,自然人群中平原和山区分别是117%、443%(χ2=473,P<005);不同类型临床病人中以皮肤损害和关节炎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分别是1818%和1471%;动物血清中,平原和山区牛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和3261%(χ2=402,P<005),羊的阳性率分别为2222%和6128%(χ2=2927,P<001),狗和鼠阳性率分别为30%和357%。结论:不同地理景观中动物血清阳性率的高低与人群血清学结果相一致,莱姆病疫区主要在山区。
张大荣林涛李群王建军王建军王建军薛振亚胡述松
关键词: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畜)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人(畜)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羊、牛、马和人血清莱姆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199/883)、173%(69/399)、250%(5/20)和905%(18/199)。血清学阳性的人和动物中,有的表现出莱姆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动物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人。结论:首次证实该地区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
华满堂林涛刘长林金兆清张哲夫张哲夫王志亭杨晓奎
关键词: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调查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小兴安岭林区莱姆病流行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宿主调查、病原分离。结果:林区人群普遍易感,平均感染率1173%。确诊48例莱姆病患者,临床症状以慢性游走性红斑(3333%)、关节炎(2709%)和神经系统损害(2709%)为主。全沟硬蜱是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属野鼠是重要动物宿主。从神经麻痹和游走性红斑病人、全沟硬蜱、棕背、花鼠分离出6株病原体。
贾文春贾文春万康林张哲夫张淑芹张哲夫惠国隆宋鸿章木井文
关键词: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全沟硬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