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风

作品数:8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气象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湿润指数
  • 1篇地统计
  • 1篇地下水
  • 1篇旋转主成分分...
  • 1篇遥感
  • 1篇英文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净初级生...
  • 1篇中国北部
  • 1篇三北
  • 1篇三北防护林
  • 1篇三北防护林工...
  • 1篇湿润指数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水文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安全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3篇密歇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陇南师范高等...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文...

作者

  • 8篇张喜风
  • 3篇贺缠生
  • 2篇顾娟
  • 2篇张兰慧
  • 2篇金鑫
  • 1篇戴声佩
  • 1篇张勃
  • 1篇李新
  • 1篇王强
  • 1篇白晓
  • 1篇张志强
  • 1篇黄春林
  • 1篇张芳芳
  • 1篇赵琛
  • 1篇李金麟
  • 1篇王晓磊
  • 1篇田杰
  • 1篇王强

传媒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敦煌绿洲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应用遥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敦煌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的影响,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克里格插值拟合敦煌绿洲1987年和2008年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特征,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7年和2007年二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对地下水位空间异质性变化有较大影响,1987-2007年间地下水位的最大自相关距离显著增大,地下水资源的连通性和脆弱性也在增加.耕作区、城建用地和无植被区面积增加,各类草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有退化趋势.地下水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干旱区温度的升高对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耕地的增加、抽水灌溉、渠系衬砌、旅游业蓬勃发展等人类活动加大了耗水量,减少了地下水补给,占用了生态用水,是导致绿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张喜风张兰慧顾娟贺缠生
关键词:地下水土地利用变化
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2
2014年
通过原位观测及大范围多尺度采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并运用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黑河上游,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土壤物理属性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形因子中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量在坡向作用下呈现北坡高于南坡的趋势,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赵琛张兰慧李金麟田杰吴维臻金鑫张喜风蒋忆文王晓磊贺缠生白晓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环境因子地统计旋转主成分分析
黑河上游气象与水文干旱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干旱具有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干旱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干旱指数是定量化干旱的工具,可用来分析干旱频率、程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选取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这两个指标分别代表气象干旱指数与水文干旱指数,利用西北干旱区黑河上游祁连、野牛沟、托勒和肃南4个气象站1968-2009年的降水数据,采用子流域划分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月、季节和年尺度计算出各站气象干旱指数及相应年份的水文干旱指数,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SPI与水文干湿指数都对干旱反应灵敏,均能较准确地发现和评价干旱,且二者在年尺度上以及空间上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月尺度上,因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
蒋忆文张喜风杨礼箫贺缠生
关键词:气象干旱
2002-2010年中国陆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时间序列MODIS数据和气象数据驱动遥感NPP模型,模拟了2002-2010年的中国陆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采用了重建后的NDVI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对不同类型NDVI序列数据的比较发现,重建后的NDVI数据有效地校正了时序MODIS NDVI数据集中的噪声,有助于提高模型模拟的精度.模拟结果表明,中国陆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特征.2002-2010年中国陆域植被的年总初级生产力约为3.78×10^(15)gC/a,春、夏、秋季的植被NPP均值分别为6.40×10^(14),1.59×10^(15),8.10×10^(14)gC/a.
顾娟李新黄春林张喜风金鑫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遥感
黑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出山口径流的驱动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将计量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应用到自然科学领域,基于黑河上游山区3个站点的气象水文年尺度数据及季尺度数据,对1959~2009年的降水、温度、潜在蒸散发与出山口径流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了不同气候要素与径流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各检验结果表明降水、潜在蒸散发对径流存在显著的效应,跟温度相比,潜在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更为显著,能够更好地表征水文特征;季节尺度上的分析更为细致的说明了降水和潜在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黑河流域上游气候变化对径流的驱动影响进行不同情景下的分析,以当前气候条件为本底,结果表明,若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则降水对径流的驱动力减弱,降水减少,则降水对径流的驱动力增强;而降水的变化则不影响气温对径流的驱动作用。
张喜风
关键词:内陆河气候变化出山径流面板数据
基于GIMMS AVHRR NDVI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英文)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基于1982-2006年连续25年的GIMMS AVHRR NDVI植被覆盖指数,采用了最大化NDVI均值法、与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和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法,对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区连续25年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近25年来,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增速为每10年0.007;(2)研究区植被和气温、降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植被与降水正相关面积明显大于植被与气温正相关面积,说明降水是研究区植被生长的关键因子;(3)1982-2006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南部,小兴安岭中部,长白山东北段,燕山,辽西低山丘陵区,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东段,西北荒漠区东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部等;植被覆盖减少的区域主要是在大兴安岭两侧,呼伦贝尔高原西部,三江平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端,西北荒漠区南部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部等。
王强张勃张志强张喜风戴声佩
关键词:NDVI中国北部
敦煌绿洲水资源安全评价及模拟研究
水是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和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在生产中担负着驱动经济增长的角色,而且为人类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
张喜风
关键词:水资源安全评价系统动力学
文献传递
1960~2013年白龙江流域地表湿润指数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白龙江流域研究区1960-2013年逐日气温、风速、太阳总辐射、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数据,应用了Penman-Monteith模型并结合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年来,白龙江流域地表湿润指数总体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07/10年,气候总体趋于湿润化,其中变湿增幅以20世纪70年代最大,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地表湿润指数呈减少趋势;流域内地表湿润指数空间分布格局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上游、中游、下游地表湿润指数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2/10年、0.16/10年和0.08/10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白龙江流域中下游区域地表湿润指数总体明显高于上游地区。此外,白龙江上游、中游、下游及流域地表湿润指数的主周期分别为16年、20年、15年和7年。突变分析显示,流域地表湿润指数在1983年左右发生突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是影响白龙江流域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张芳芳王强张喜风
关键词:白龙江流域湿润指数周期气象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