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宁波

作品数:33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1篇胰岛
  • 11篇胰岛素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6篇代谢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甲状腺
  • 6篇病患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血清
  • 4篇血症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酸血症
  • 4篇尿酸
  • 4篇尿酸血症
  • 4篇高尿酸
  • 4篇高尿酸血症

机构

  • 33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作者

  • 33篇张宁波
  • 29篇张帆
  • 13篇谢谦
  • 13篇林远
  • 12篇戴亚丽
  • 7篇蓝薇
  • 7篇卢东晖
  • 6篇徐晓燕
  • 5篇吴佩娴
  • 4篇黄星涛
  • 4篇刘虹丽
  • 3篇韩令川
  • 2篇刘颜
  • 2篇连晓芬
  • 2篇叶静
  • 2篇彭卫群
  • 2篇吴嘉
  • 1篇姜志茹
  • 1篇叶红军
  • 1篇袁建辉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2006年中...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院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我国糖尿病(DM)患者足底压力参数与分布情况及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使用Footscan SCSI 0.5米平板系统对68名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和70名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B组)进行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检测。结果 1.前足及后足接触面积,B组>A组(P<0.05);中足接触面积,B组M4>HM>M2,HL>M5>M1>T1>MF>T2-5。结论 DPN患者与DM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足底压力存在差异。足底压力检测是早期发现DM人群足部物理变化的有效手段。
林远张帆连晓芬韩令川张宁波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足底压力
Graves病患者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Graves病(G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初发GD患者(GD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BAFF和APRIL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SH受体抗体(TRAb),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D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1.95±0.53) 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93±0.15 )ng/mL(P<0.05);而两组血清APRIL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GD患者血清BAFF含量与TGAb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5),而与血清FT3、FT4、TSH、TPOAb、TRAb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GD患者血清BAFF含量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GD的发病机制.
谢谦张帆吴嘉张宁波戴雅丽
关键词:B淋巴细胞
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体质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不同的体质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成人体重标准建议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肥胖组和肥胖组,观察二组...
孙风芹张帆张宁波
文献传递
新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和25 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
孙风芹张帆张宁波
基于PDCA循环的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探讨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基于PDCA循环探索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模式,为医疗机构封闭管理演练和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头脑风暴设计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院内封闭管理演练计划,再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演练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基于PDCA循环完整的演练模式。结果:以B医院为例构建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模式,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常态化医院封闭管理演练非常必要;演练的设计要结合开展医院院情,因地制宜,达到演练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正常诊疗活动的影响,并避免负面影响;PDCA模型是开展院内新冠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演练的良好管理工具。
张权宇孟作为吴雄辉雷海潮张宁波
关键词:PDCA封闭管理演练
乳头状甲状腺癌p16基因蛋白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提取RNA后,反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p16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巢氏MSP(nMSP)检测上述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 p16基因启动子在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中有27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54%,在32例对照组中有5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15.6%,两组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08,P<0.01),经DNA测序后证实发生了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存在。p16基因在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17例(34%)存在表达缺失,在32例对照组中有6例(18.8%)存在表达缺失,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9,P>0.05),乳头状甲状腺癌mRNA的半定量的值为0.51±0.17,对照组mRNA半定量的值为0.72±0.22,乳头状甲状腺癌mRAN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1)。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戴亚丽张帆叶静谢谦张宁波刘虹丽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甲基化P16启动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抵抗素和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抵抗素和肝脏纤维化之间关系。方法同期于本院体检科随机抽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病例共70例,健康体检者74例作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肝酶、透明质酸、IV胶原、抵抗素、白介素-18( IL-18)。结果 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收缩压、BMI、腰臀比、甘油三酯、HOMA-IR、ALT、AST、透明质酸、IV胶原、抵抗素、IL-18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抵抗素与腰臀比、BMI、ALT、HOMA-IR、TG、IV胶原、IL-18呈正相关( r =0.231,0.341,0.223,0.264,0.213,0.315,0.669, P <0.05),偏相关分析可见,抵抗素和ALT、IV胶原相关( r =0.222,0.326, P <0.05)。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来参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
吴佩娴蓝薇张帆戴亚丽徐晓燕卢东晖张宁波林远谢谦
关键词:脂肪肝抵抗素胰岛素抗药性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2型糖尿病人临床缓解的研究
目的 评价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找寻适合新诊2型糖尿病人早期、有效干预和获得长期临床缓解的手段和时机.方法 对新诊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张帆孙风芹张宁波
初诊2型糖尿病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研究
孙风芹张帆张宁波谢谦
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关系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utocrine motility factor receptor,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正常组织在AMFR的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96±1.568v87.913±2.351,t=3.681,P=0.001;63.1%V834.5%,X^2=13.722,P〈0.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AMFR蛋白的水平与肿瘤大小(X^2=5.209,P〈0.05)和淋巴结转移有关(X^2=4.32,P〈0.05),而与性别(X^2=0.739,P=0.39)、年龄无关(X^2=0.064,P=0.81)。结论AM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升高,其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和预后的新指标。
谢谦张帆江智茂戴亚丽张宁波
关键词:病理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