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宁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三峡水利枢纽右岸电站主要设计优化项目综述
- 2007年
- 由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提前1 a竣工的目标以及其他一些原因,需要对三峡水利枢纽右岸电站厂房的设计进行部分变更或优化,如主厂房尾水管肘管段埋件预留大二期坑、取消尾水管弯管段顶板封闭块、部分机组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采用垫层方案、安Ⅱ段主厂房加宽、4号排沙孔段设置临时安装场等。目前,三峡右岸电站厂房的优化设计大部分已实施,为完成三峡总公司的既定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 陈坪张新宁赵楠李丹
- 关键词:右岸电站三峡水利枢纽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环境生态平衡用水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万咸涛张新宁
-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平衡南水北调工程
- 长江三峡大坝与葛洲坝间水域的水环境保护
- 2003年
- 葛洲坝截流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水域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总趋势是:水污染加剧,局部河段水质恶化,对水环境,水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了该文域最新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治理与保护对策,为我国国务院已批复启动《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提供了有参加价值的补充资料和思路。
- 万咸涛张新宁狄鸿
- 关键词:水域水环境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工程
- 长江流域湖泊(水库)水质、地下水水质、水功能区水质及水质趋势演变的科学评价
- 流水系中,湖(库)水质、地下水水质、水功能区水质及水质演变趋势的评价,是我国建国后首次进行的具创新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从2002年始,历经几年,获得优秀成果的评价结论,填补了专业工作成果的空白。本次评价水质监测数据系列较长...
- 万咸涛张新宁
- 关键词:湖泊地下水水质水资源质量
- 三峡右岸电站15号机组蜗壳采用直埋方案探讨被引量:10
- 2007年
- 三峡右岸电站厂房15号机组蜗壳直埋方案的研究,其分析方法是:根据该方案线弹性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配置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所需的钢筋,根据此配筋示意图,进行蜗壳与外围钢筋混凝土结构联合受力的非线性三维有限元分析。其分析又分为静力分析与动力分析两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埋方案蜗壳外围混凝土结构内水压力承载比高,配筋量大,对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安全运行仍有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李丹廖远志张新宁赵楠
- 关键词:蜗壳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峡水电站
- 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天然水质特征与河流健康被引量:16
- 2008年
- 采用阿列金分类方法对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2000年的地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的地表水矿化度、总硬度、水化学类型的总体分布情况。与1980年的评价结果相比,pH值、总硬度、矿化度仍遵循水文地球化学循环区域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变化,从上游到下游逐步降低,到河口区因潮汐作用又略有增高趋势。pH值由7.63上升到8.01(平均),长江水体朝向中—偏微碱化趋势发展,总硬度比1980年有所增加,说明水体中Ca、Mg等离子在增加;矿化度由1980年163 mg/L(平均)上升到2000年241 mg/L(平均)水体离子总量在增加,远远高于世界水体平均离子总量,长江水体存在明显离子"浓化"趋势。
- 万咸涛张新宁
- 关键词:水化学河流长江
- 长江流域天然水质特征与河流健康被引量:5
- 2007年
- 在全球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日趋恶化,在我国水生态环境加重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现今人们都在大力论述河流的健康及生命价值,并制定其指标体系,就论述范围、含义、内容,现大都局限在河流生命健康的外延部分,而却忽略了河流生命健康体系指标的内涵,忽略了河流天然水质的重要作用(而侧重评估水质污染后的质量),忽略了河流生命具健康内涵的基本重要核心要素(水化学中的8大离子的成分含量及其特征变化,pH值、矿化度、总硬度、天然水化学类型,天然水质量的日渐退化的严峻趋势,这种变化将完全丧失河流的生命能力。)在国内,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学界,首次提出健康河流具有生命价值的重要核心要素——水的天然化学成份、组成及分布、变化、发展态势,提出了天然水质涵义、界定、作用、特征并在长江流域进行了成功的应用,以引发全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 万咸涛张新宁
- 关键词:长江水化学河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