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栋良

作品数:23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土壤
  • 9篇灌区
  • 8篇河套
  • 8篇河套灌区
  • 4篇有机质
  • 4篇玉米
  • 4篇水分
  • 4篇土壤质地
  • 4篇内蒙古河套灌...
  • 4篇灌溉
  • 3篇盐碱
  • 3篇土层
  • 2篇盐碱地
  • 2篇入渗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施肥
  • 2篇水肥
  • 2篇水分入渗
  • 2篇土壤水

机构

  • 2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佑景天(北京...

作者

  • 23篇张栋良
  • 17篇屈忠义
  • 8篇王丽萍
  • 8篇杨威
  • 7篇张娜
  • 3篇李仙岳
  • 2篇张晓敏
  • 2篇刘霞
  • 2篇王志超
  • 2篇白燕英
  • 2篇吕世杰
  • 2篇徐鹏程
  • 1篇李明
  • 1篇史海滨
  • 1篇刘全明
  • 1篇赵君
  • 1篇刘金泉
  • 1篇孙立全
  • 1篇胡云

传媒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排灌机械工程...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添加对亏缺灌溉玉米光合荧光生理参数的补偿效应
2024年
玉米生长中后期极易受到土壤水分亏缺胁迫的影响,施用生物炭是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调节作物生长生理表现的有效途径。为探究生物炭对中后期亏缺灌溉玉米光合与荧光生理特征的影响规律,该研究采用测坑原位控制试验,设计生物炭(施用量0、30 t/hm^(2))与灌溉程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保持田间持水率95%±5%(充分灌溉)、70%±5%(中度亏缺灌溉)、50%±5%(重度亏缺灌溉))共计6个组合处理。在作物抽穗-灌浆期控制土壤水分条件持续27 d,测定并分析玉米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参数和内源激素的响应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亏缺胁迫时间的延长,亏缺灌溉不同程度地诱导叶片合成大量脱落酸,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降低。重度亏缺灌溉导致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PSII)部分功能失活,电子传递受阻,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I-P相的最大荧光强度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重度亏缺灌溉条件下,生物炭添加的叶片脱落酸含量较未添加生物炭处理降低21.89%~52.15%,生长素含量增加47.77%~82.63%,净光合速率提高1.66%~32.63%,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II潜在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性能指数提高。应用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提高PSII光能转化与电子传递效率,进而改善光合荧光性能,缓解重度亏缺灌溉对玉米叶绿体和PSII的受损程度,提高玉米中后期的耐旱能力。
张晓敏杨威屈忠义屈忠义王丽萍张栋良
关键词:生物炭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脱落酸
一种盐碱地环境改良的土壤改性设备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盐碱地环境改良的土壤改性设备,包括有移动小车以及设置在移动小车底端的翻地装置和下料装置,翻地装置处于移动小车的前端;移动小车的底端还设有一个翻地装置;移动小车的底端还设有压平装置...
张如鑫屈忠义张栋良杨威王丽萍李俊杰任恩良乔天刘琦
一种可移动太阳能水肥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太阳能水肥灌溉装置,包括培育槽,浮球阀,太阳能移动灌溉车;所述培育槽上部为槽箱,槽箱下面安装带滑轮的支撑腿;所述槽箱顶面设置培育盆,右侧面设置进肥口,在靠近左侧面的槽箱底面设置排水口,排水口连通...
白燕英李明赵君张栋良刘金泉胡云贺亮生
文献传递
不同灌溉水源及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求河套灌区不同灌溉水源及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定量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地下水畦灌(J)、黄河水畦灌(H)和地下水滴灌(D)2种灌溉水源及3种灌溉方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水源及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滴灌能显著促进玉米对氮肥的利用效率以及玉米生长,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滴灌处理玉米产量较黄河水畦灌、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8%~15%和10%~15%(P<0.05);滴灌处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黄河水畦灌、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36.7%~57.6%和44.4%~66.7%,黄河水畦灌较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5.6%、17.3%(P<0.05);滴灌处理氮肥偏生产力较黄河水畦灌和地下水畦灌提高117%~131%、120%~131%(P<0.05)。【结论】膜下滴灌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和产量增加,是目前适宜于河套灌区玉米灌溉的节水方式之一。
丁艳宏屈忠义李昌见孙贯芳张栋良冯志弘
关键词:灌区灌溉方式玉米水肥利用效率
一种基于盐碱土地改良的土壤修复设备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盐碱土地改良的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行走结构、粉碎机构、打孔机构和注料机构;行走结构包括行走平台;粉碎机构包括第一吊装板、破碎管和第一驱动结构,第一吊装板平行设置在行走平台的上...
杨威张晓敏屈忠义李仙岳王丽萍刘霞张如鑫张栋良季文涛赵一波李俊杰石宇婷
不同“水梦”无机吸附剂对黄河水泥沙吸附影响与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寻求一种新的黄河水沙分离技术,从而发展黄河水滴灌技术,降低滴灌成本。【方法】根据自主研制的4种高性能"水梦"无机吸附剂的高效吸附特性,采用人工模拟配置不同含沙量的黄河水的烧杯静态吸附试验的方法,开展了不同吸附剂及投放量对泥沙、养分、微生物的吸附效果和水温对于吸附剂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从而筛选出适宜的吸附剂类型及不同含沙量下水沙分离的适宜投放量。【结果】(1)在低含沙量(2~3 kg/m^3)水平下,吸附剂CS-001吸附效果最好,其适宜投剂量为0.04 kg/m^3;(2)而在高含沙量(10~15 kg/m^3)水平下,吸附剂CS-005吸附效果最好,适宜投剂量为0.08~0.12 kg/m^3;(3)温度对泥沙沉降速率有影响,吸附剂CS-001在温度为20℃条件下吸附效果更好,沉降速率更快;(4)CS-001吸附剂对于对黄河水中COD和总氮、总磷含量也有降低的效果,对于防止滴灌微生物堵塞有积极作用。【结论】综合考虑,黄河水滴灌泥沙处理中,以CS-001吸附剂为宜。
屈伸张伟锋杨少东张栋良王丽萍
关键词:黄河水浊度含沙量
不同尺度下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机质空间变异被引量:13
2016年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1、4、8 km 3个样点间距下不同土层(0~20、20~40、40~70与70~100 cm)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进行分析。经典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下有机质含量均值的变异程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在0~20和20~40 cm土层随着尺度的增加而变大。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尺度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且其空间分布主导影响因子为土壤类型。各尺度不同土层有机质空间分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方向性,其在小尺度(1 km)表现为东西方向上的条状变异;在中尺度(4 km)及大尺度(8 km)均在土壤表层的东-西和西北-东南方向存在强烈的空间变异性。各尺度下有机质的普通克里格插值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说明样本的空间变异均被高估。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农业技术研究中野外采样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娜张栋良屈忠义吕世杰刘全明
关键词:有机质内蒙古河套灌区
一种盐碱地脱硫石膏炭基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申请提供一种盐碱地脱硫石膏炭基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所述盐碱地脱硫石膏炭基土壤调理剂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脱硫石膏、生物炭、杭锦2#土、木醋液和嗜盐外硫红螺菌、酸性黄杆菌;本发明制备得到...
王丽萍屈忠义任恩良张栋良刘霞靳存旺苗俊侠杨威高晓瑜贯宇声
河套灌区不同尺度土壤特性空间变异规律与GSWAP模型的区域土壤水盐动态模拟
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和沙壕渠区域两个尺度土壤数据为基础,利用传统比重计法和激光粒度仪法进行土壤颗粒组成一致性分析;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两个尺度下的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性展开研究,并绘制分析其空...
张栋良
关键词:土壤特性水盐动态
文献传递
内蒙古河套灌区区域土壤质地空间变异分析——以解放闸灌域为例被引量:17
2015年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112个取样点448个土壤样本为基础,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理论,对灌域内土壤质地及各粒级含量在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70cm与70~100cm)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最佳半方差函数拟合发现,除了0~20cm、20~40cm分布的粘粒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均为强烈空间相关性,说明各粒径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其结构性因素决定的,随机性因素对该尺度下变量的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灌域的土壤质地以壤土类为主,所占面积达到90%以上,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粘壤土类所占比例有增大的趋势,砂土类所占比例较小,在4.5%~6%之间,整体上从灌域上游到下游沿着总排干土壤质地由砂土类向粘壤土类递变。
张娜张栋良屈忠义王丽荣
关键词:土壤质地粒级地统计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