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香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儿童
  • 5篇癫痫
  • 2篇毒性
  • 2篇疗效
  • 2篇脑炎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效果
  • 2篇患儿
  • 2篇复效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脑炎
  • 2篇病原学
  • 1篇递质
  • 1篇电图
  • 1篇动功
  • 1篇多发病
  • 1篇新生儿

机构

  • 14篇大连市儿童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桂香
  • 8篇姜冬春
  • 4篇申延丰
  • 2篇韩燕
  • 2篇陶哲
  • 1篇彭安民
  • 1篇梁军
  • 1篇安仁哲
  • 1篇由聪举
  • 1篇刘鹏
  • 1篇郑洁
  • 1篇林雅男
  • 1篇王海连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72例痉挛型双脑偏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实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肌内效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中的D区(GMFM-D)及E区(GMFM-E)评分分别为(30.11±9.70)、(18.42±5.11)分均高于参照组的(23.72±13.01)、(15.02±3.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双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尽快改善,有利于患儿恢复,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戚建平李京斌张桂香申延丰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探讨被引量:8
2006年
张桂香姜冬春王海连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学回顾性分析多发病
扑尔敏加重癫痫发作二例报道
扑尔敏又叫氯苯那敏,为H1受体阻断剂,常用于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两例癫痫病人加服扑尔敏时使癫痫发作加重。病例1:一名2岁患儿,体重15公斤。外伤后引起继发性癫痫,口服德巴金糖浆9毫升/日,已半年未...
张桂香彭安民姜冬春
文献传递
进食狗肝致维生素A中毒1例
2006年
陶哲姜冬春张桂香
关键词:维生素A中毒狗肝进食感冒症状频繁呕吐腹痛腹泻
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维持治疗儿童癫痫频繁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维持治疗癫瘌频繁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癫痫频繁发作的患儿反复给予肛注水合氯醛、肌注鲁米那、静推安定,仍有抽搐发作,建立咪达唑仑专用通道,给于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维持直到无抽搐发作。在静脉维持过程中予以心电、血压监测,观察意识状态及呼吸情况。结果本组患儿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4.5岁。咪达唑仑控制发作的剂量范围1~3μg/(kg·min)。发作1h内控制者17例;2~3h控制者7例;治疗3h仍未控制者2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的变化,亦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静脉维持治疗癫痫频繁发作,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张桂香林雅男申延丰安仁哲刘鹏
关键词:咪达唑仑儿童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的病因探讨及治疗体会
2007年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H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0例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0例中有13例为颅内感染伴有偏瘫,9例为脑梗死致偏瘫(6例有脑外伤病史),3例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突发脑出血,3例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脑出血,3例为颅内占位性病变。2例烟雾病,2例为癫痫持续状态后脑损伤,1例为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1例脑面血管瘤病,1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脑栓塞致偏瘫,1例为白血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预后良好。结论 感染是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脑血管病变引起偏瘫也不容忽视。结合临床进行脑脊液化验是颅内感染伴有偏瘫的重要诊断方法,头部CT或MRI。磁共振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病变确诊的主要方法。
张桂香姜冬春韩燕
关键词:急性偏瘫综合征儿童影像学检查
癫痫患儿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及与严重程度的关系探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癫痫患儿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及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癫痫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9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兴奋性神经递质(5-HT、Glu及Ach)及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Gly及Ala)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STESS评分及发作持续时间患者的检测结果,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上述检测指标与STESS评分及发作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兴奋性神经递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抑制性神经递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STESS评分较高及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患者血清兴奋性神经递质显著高于STESS评分较低及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患者,血清抑制性神经递质显著低于STESS评分较低及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兴奋性神经递质与STESS评分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抑制性神经递质与STESS评分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癫痫患儿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的表达显著异常,且与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检测价值较高。
申延丰齐茗馨梁军张桂香
关键词:癫痫患儿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神经递质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个体化吞咽治疗对早产儿喂养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下开展个体化吞咽治疗对早产儿喂养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70例喂养障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开展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进行个体化吞咽治疗,统计各组治疗前、后日均增体质量、日均增奶量、胃管留置时间、全经口喝奶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在日均增加体质量及日均增加奶量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全经口喝奶时间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中存在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方法,在增强其吞咽功能的同时,有助于胃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以便喂养障碍早产儿及早恢复健康。
戚建平张桂香李京斌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体质量
癫癎患儿SPECT显像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癫患儿在发作间歇期局部脑血流改变并与EEG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对 2 1例癫患儿在发作间歇期行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 )检查。结果 其中 14例局部脑血流 (rCBF)减少 ,阳性率 6 7%。结论 癫患儿SPECT阳性率较高 ,与EEG无显著差异 。
姜冬春张桂香由聪举
关键词:癫痫
大连地区夏秋季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探讨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夏秋季病毒性脑炎病原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 csf及血的特异性Igm病毒抗体,试剂盒由中科院病毒所提供。结果:采集2002年6月-10月住院期间 6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
姜冬春张桂香郑洁韩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