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敏

作品数:46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血吸虫
  • 12篇血吸虫病
  • 12篇伊蚊
  • 12篇吸虫
  • 12篇吸虫病
  • 12篇白纹伊蚊
  • 12篇虫病
  • 7篇白蛉
  • 6篇日本血吸虫
  • 6篇鼠肝
  • 6篇蚊幼
  • 6篇蚊幼虫
  • 6篇纤维化
  • 6篇小鼠
  • 6篇小鼠肝
  • 6篇寄生虫学
  • 6篇肝纤维化
  • 6篇白纹伊蚊幼虫
  • 5篇日本血吸虫病
  • 5篇教学

机构

  • 44篇暨南大学
  • 6篇海南医学院
  • 3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46篇张玲敏
  • 11篇范志刚
  • 10篇李凯杰
  • 8篇朱佩娴
  • 6篇李薇
  • 6篇吴春云
  • 5篇冷延家
  • 5篇孙家梅
  • 4篇施海瑛
  • 4篇吴明玮
  • 4篇张倩
  • 3篇熊钟瑾
  • 3篇任晓燕
  • 3篇黄炯烈
  • 3篇徐芳
  • 3篇王雪莉
  • 3篇吕慧芳
  • 2篇赵双星
  • 2篇杨光
  • 1篇周国理

传媒

  • 8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暨南大学学报...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昆虫天敌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眼科研究
  • 1篇四川动物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皮藤素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苦皮藤素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机制及对该蚊幼虫生长发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生物学法进行毒力测定及观察对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HE染色观察胃肠形态的改变,通过氧化铬的比色法测定拒食活性。结果随苦皮藤素浓度的增大,其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力增强,LC50为22.66(18.38~27.95)mg/L,LC95为84.51(60.87~142.27)mg/L。苦皮藤素能降低白纹伊蚊幼虫的化蛹率,延长平均化蛹时间和平均羽化时间,但对羽化率的影响不明显。随苦皮藤素作用浓度的增大,拒食活性也增强。胃肠形态发生改变:刷状缘脱落,中肠细胞变性、崩解。结论苦皮藤素能通过胃毒、拒食、触杀等作用方式毒杀白纹伊蚊幼虫,并能抑制其生长发育。
徐芳施海瑛张玲敏孙家梅
关键词:苦皮藤素植物杀虫剂白纹伊蚊拒食活性
N-乙酰半胱氨酸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2011年
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18只)、感染对照组(18只)、长期服药组1(18只)、长期服药组2(18只)、短期服药组1(9只)和短期服药组2(9只),共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各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于感染的同时给长期服药组1和长期服药组2小鼠分别灌胃200 mg/kg、400 mg/kg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溶于0.2 ml蒸馏水),2次/d,共56 d;短期服药组1和短期服药组2小鼠在感染的第42天开始分别灌胃200 mg/kg、400 mg/kg NAC(溶于0.2 ml蒸馏水),2次/d,共14 d。正常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于感染同时灌胃0.2 ml生理盐水,2次/d,共56 d。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长期服药组1和长期服药组2小鼠分别在感染后第42天和56天各处死9只;短期服药组1和短期服药组2于感染后第56天全部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中日本血吸虫单个虫卵肉芽肿个数和面积、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小鼠肝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为"+"级单个虫卵肉芽肿个数以长期服药组1最少,平均为3.04±0.25个,其次为短期服药组1,平均为4.87±0.19个。长期服药组2小鼠肝组织中MDA的水平(9.2~9.3 nmol/mg)显著低于长期服药组1(12.15~12.20 nmol/mg)(P〈0.05)。长期服药组1和短期服药组1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处在同一水平[170.00~190.00U/(g.pro)](P〉0.05),长期服药组2小鼠第42天也处于这一水平(P〉0.05),但第56天与短期服药组2在同一水平(P〉0.05)。因此,NAC可减缓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单个虫卵肉芽肿形成,调节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内MDA含量和SOD活性。
范志刚李凯杰张玲敏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日本血吸虫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1996年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寄生虫学和医学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张玲敏(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510632广州)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继Southen印迹(blot)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之后又一个分子...
张玲敏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寄生虫学医学昆虫学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杀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α 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杀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对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实验室特定近紫外光 (UVA)下 ,计数不同药物浓度、不同黑暗处理时间的α 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化蛹数及蛹的羽化数 ;在户外自然光下 ,观测不同药物浓度、不同施药时间的α 三噻吩作用后蚊幼虫的死亡数。 结果 实验室特定UVA下 ,α 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量为 2 .3 7μg/L ;药物与幼虫在黑暗中作用 3h后再施以UVA照射能发挥其最大毒杀作用 ;α 三噻吩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幼虫的发育和蛹的羽化。户外自然光下 ,高浓度α 三噻吩在强烈阳光辐射下可以快速杀灭白纹伊蚊幼虫 ,上午 5时施药后 2 4h的毒杀作用显著优于上午 10时和下午 1时。 结论α 三噻吩是一种高效、实用、并能够抑制蚊幼虫生长发育的杀虫剂。
任晓燕张玲敏朱佩娴熊钟谨吴春云
关键词:蚊幼虫白纹伊蚊半数致死量杀灭效果毒杀作用死亡数
白纹伊蚊AChE基因片段简并引物PCR、克隆及鉴定
<正> 目的媒介昆虫的抗药性问题已经成为控制媒介昆虫、防治虫媒传染病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具有抗性的媒介昆虫-蚊成为控制虫媒病的一个难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生物神经传导中的...
吴明玮张玲敏
文献传递
合并肝硬化的肺癌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被引量:3
2014年
肝硬化患者常有凝血异常和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或病死率增加。本文总结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报道对胸腔引流量持续较多的患者实施自体静脉血胸腔内灌注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合并肝硬化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52-72岁。术前病理诊断为鳞癌13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1例。
李平张玲敏沈翌卉翁鸢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内灌注
中国白蛉亚科数值分类研究(双翅目:毛蠓科)(英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中国白蛉亚科(Phlebotominae)昆虫进行数值分类研究,探索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亲缘关系。【方法】选取中国白蛉40个蛉种作为分类单元以及白蛉的68项形态特征为分类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属级及白蛉属Phlebotomus的亚属级分类一致。司蛉属Sergentomyia的亚属分类与传统分类有一些区别,聚类分析将司蛉属分为8类,其中尼克组nicnicgroup与司蛉亚属subgenus Sergentomyia和传统分类一致;泉州司蛉S. quanzhouensis和唐氏司蛉S. tangi聚入帕蛉亚属subgenus Parrotomyia;尹氏司蛉S. yini聚入新蛉亚属subgenus Neophlebotomus,应氏司蛉S.iyengari、马来司蛉S. malayensis、吐鲁番司蛉S. turfanensis、兰州司蛉S.lanzhouensis和南京司蛉S. nankingensis聚为一类;歌乐山司蛉S.koloshanensis、方亮司蛉S.fanglianensis和云南司蛉S.yunnanensis与尼克组nicnicgroup聚成一类,此类群和此属中其他蛉种系统发育关系距离远。【结论】中国白蛉亚科昆虫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验证了传统分类系统的可靠性,并揭示了传统分类中一些蛉种不确定分类问题。司蛉属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有差别,提示有个别蛉种需重新考虑其分类地位。
孙家梅张玲敏徐芳
关键词:双翅目毛蠓科白蛉聚类分析
实验室内四川白蛉人工饲养及其发育的观察被引量:6
1990年
迄今白蛉属Phlebotomus Rondani & Berte阿蛉亚属Adlerius Nitzulescu在我国已有三个蛉种报道:即中华白蛉P.chinensis Newstead、长管白蛉P.longiductus Parrot和四川白蛉P sichuanensisLeng & Yin。其中四川白蛉系采自四川省理县,由冷延家、尹治成(Leng和Yin,1983)报道的。这些蛉种的成蛉在自然界的生态,以及中华白蛉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发育已有报道(Patton和Hindle,1927吴征鉴,1950;丁绍铎等,1957;熊光华等,1958)。作者为了配合白蛉分类学研究,于1987年9月在四川省理县薛城区采集了四川白蛉,并以20—30℃、相对湿度75—95%、酵母粉为饲料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饲养和观察。结果如下。
张玲敏
关键词:白蛉属人工饲养
中国五种白蛉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张玲敏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蚊虫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PCR技术对广州部分地区的致倦库蚊OP抗性基因进行测定,实验证明广州地区自然种群和实验室株有相当数量致倦库蚊有扩增的抗性酯酶B1基因存在。对实验室株及四个地区(石牌、晓港、中山医和中大)自然群体的抗性基因进行扩增,发现实验室株阳性率(38%)比自然群体为高,四个地区自然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分别为22.5%、20%、15%、和7.5%。另外发现雄性库蚊出现的扩增阳性率比雌蚊高。所设计的两对引物(引物1和引物2,引物2和引物3)均能成功的扩增致倦库蚊抗性基因酯酶B1,但后者扩增的阳性率(21.4%)明显较前者(2.4%)高。对几种不同制备模板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快速法较好,更适合于大量现场调查工作。
张玲敏李桂云黄炯烈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蚊虫医学昆虫抗性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