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梅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梗死
  • 1篇短期预后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用药
  • 1篇预后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睡眠
  • 1篇睡眠障碍
  • 1篇吞咽
  • 1篇吞咽困难
  • 1篇吞咽困难患者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注射

机构

  • 5篇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艳梅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医药高职教育...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强制诱导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短期预后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强制诱导运动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短期预后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7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9年2月至4月收治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9年5月至7月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予以强制诱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入院1周,两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清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上肢、下肢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制诱导干预可有效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保护中枢神经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张艳梅薛迪沙秀荣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睡眠障碍预后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住院脑出血病人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按照优质护理标准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征求病人本人(或家属)的同意,行28d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Bathel指数、FAM积分、并发症、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Bathel指数、FAM积分、并发症、治疗费用、病人满意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理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是减少病人住院时间、治疗经费,并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同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张艳梅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路径依从性
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护理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相应的抢救治疗以及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改善。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张艳梅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护理
脑卒中致吞咽困难患者误吸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临床预防与护理。方法 38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吞咽障碍的评估,实施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提高,无并发症发生,营养状况改善。其中29例恢复自主进食,7例仍需喂饭,2例带鼻饲管出院继续鼻饲。结论早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还可促进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张艳梅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误吸护理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邳州市人民医院开具的4328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判定其中254张为不合理用药,175张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分析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254张(5.87%)为不合理用药,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4.25%)、超剂量/浓度或过快滴注(28.74%)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情况。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及附件(27.43%)、消化系统(15.43%)、肌肉及骨髓系统(13.14%)是不良反应最常累及部位,主要表现为瘙痒、恶心呕吐、肌肉抽搐酸痛等症状。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注射药物<30 min(40.00%)为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的主要时间。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30 min内不良反应出现率较高,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肌肉及骨髓系统等部位,临床中应规范用药,以改善疗效。
王伟张艳梅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