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蕊媛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五氯苯酚
  • 4篇氯苯酚
  • 4篇苯酚
  • 2篇彗星
  • 2篇彗星实验
  • 2篇内分泌干扰
  • 2篇内分泌干扰物
  • 2篇环境内分泌干...
  • 2篇降解
  • 2篇PCP
  • 1篇动植物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评价
  • 1篇毒性效应
  • 1篇遗传毒性
  • 1篇植物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态毒性效应
  • 1篇土壤
  • 1篇脱氢

机构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蕊媛
  • 4篇刘欣
  • 1篇乔广浩
  • 1篇张娜
  • 1篇周广峰
  • 1篇杨竟
  • 1篇雷磊
  • 1篇杨竞
  • 1篇耿雅东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五氯苯酚对土壤动植物的生态毒性评价
五氯苯酚(PCP)是一类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五氯苯酚比较稳定,容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能够抑制生物代谢过程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导致动物肺、肝、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 ...
张蕊媛
关键词:五氯苯酚半抑制浓度微核实验彗星实验
五氯苯酚的生态毒性效应及其遗传毒性被引量:5
2011年
为评价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对土壤生态系统动植物的生态毒性效应,检测了五氯苯酚对8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运用小麦根尖细胞微核实验和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彗星实验,检测了五氯苯酚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五氯苯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强度和根伸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且五氯苯酚对小白菜、卷心莴苣和谷子体积较小的种子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五氯苯酚对赤子爱胜蚓在24、48和72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6.5、53.9和45.1mg·L-1。浓度为49.1mg·L-1时,五氯苯酚能够诱发小麦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微核率为6.91‰;浓度为75mg·L-1处理下发现双微核出现;浓度为4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的赤子爱胜蚓,体细胞核的慧尾率为23.1%,浓度为80mg·L-1的五氯苯酚处理后,慧尾率为42.8%。以上结果说明五氯苯酚在一定剂量下(4.3-71.2mg·L-1)对植物和动物细胞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张蕊媛杨竞刘欣
关键词:五氯苯酚生态毒性赤子爱胜蚓彗星实验遗传毒性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的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五氯苯酚(PCP)是一类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PCP比较稳定,容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导致动物肺、肝、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PCP的化学和生物降解等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PCP的降解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蕊媛耿雅东刘欣
关键词:PCP降解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氯苯酚的毒性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五氯苯酚(PCP)是一类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PCP比较稳定,容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能够抑制生物代谢过程中氧化磷酸化作用,导致动物肺、肝、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综述了PCP的分布、分析检测方法和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PCP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蕊媛雷磊刘欣
关键词:PCP毒性降解
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脱氢酶脱氢催化机理
2011年
【目的】为研究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脱氢酶(sNPEO-DH)的脱氢氧化机制(基因克隆于Ensifer sp.AS08),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方法】采用同源序列比对及同源建模的方法筛选出与其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异咯嗪基邻近的4个氨基酸残基。以定点突变方法分别构建了突变体,并进行了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酶活力测定。【结果】野生型和突变体的酶学动力学实验表明,突变体N90A和N509A对亲水性底物聚乙二醇(PEG1000)的相对活性分别降低为51%和89%,对疏水性底物sNPEO的活性分别降低为26%和40%,说明氨基酸残基N90和N509可能与底物的结合相关。突变体H465A的相对活性丧失了90%以上,突变体N507A完全丧失活性;瞬时"停-流"检测实验进一步证明N507A突变体阻断了底物向FAD传递质子的过程,突变体H465A阻断了对FAD还原形成的FADH2脱氢再生的过程。【结论】以上结果说明N507和H465为sNPEO脱氢酶活性中心中参与对底物氧化脱氢及FADH2脱氢再生进行下一次反应的催化位点。
张蕊媛杨竟周广峰张娜乔广浩刘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