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威
- 作品数:34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寄生虫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新剂型——油混悬剂,包含苯并咪唑类药物、液状油脂、助悬剂和润湿剂。本发明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油混悬剂用于治疗包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可增加血药浓度,提高疗效。该油混悬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
- 张皓冰伍卫平刘丛珊薛剑陶奕姜斌徐莉莉姚俊敏肖树华王立英温爱丹张超威
- 新疆莎车县黑热病新发疫点暴发流行的调查被引量:11
- 2007年
- 伊斯拉音.乌斯曼张超威开赛尔.克尤木张松茹孜古丽.朱马洪斯康德尔伍卫平
- 关键词:黑热病
- 云南河口县褐家鼠肝脏感染链尾蚴囊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 2009年
- 本文报道云南河口县查见褐家鼠肝脏感染链尾蚴。链尾蚴囊呈圆形,乳白色,直径在4-6mm不等,分布在鼠肝右叶中间或边缘。链尾蚴长约14mm,头节顶突上有两圈透明的小钩36只,头节内有四个吸盘,链体尾部有囊。组织形态学观察确定了褐家鼠肝中链尾蚴,描述了链尾蚴和包囊的组织结构。
- 张超威张仪吕山常正山
- 关键词:褐家鼠组织形态学
- 不同晶型的甲苯达唑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疗效比较(摘要)
- 1992年
- 甲苯达唑(Meb)在不同或同一溶剂体系中,若改变其结晶条件可获得不同晶型的Meb,即MebⅠ、MebⅡ和MebⅢ晶型,与国外报道的MebB、C和A晶型相一致,一般认为,亚稳态晶型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而Meb3种晶型的稳态性依次为Ⅲ>Ⅱ>Ⅰ。驱虫试验证明,Ⅰ和Ⅱ为有效晶型,而Ⅲ为无效晶型,故目前国内外均取MebⅡ型(即C型)供药用。本文系进一步观察Meb3种晶型对小鼠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的治疗作用。 小鼠于感染后5~8月用MebⅠ、MebⅡ或MebⅢ口服治疗,剂量为12.5和25mg·kg^(-1)·d(-1),连给14~28d对,MebⅠ和MebⅡ各组的平均囊重均明显小于对照组,MebⅢ各组的囊重则与对照组的相仿,但明显大于MebⅠ的各相应组。另一方面,尽管统计学上的差别不显著,但MebⅠ各组的平均囊重小于而囊重抑制率则高于MebⅡ的各相应组。 感染8个月的小鼠口服MebⅠ12.5或25mg·kg^(-1)·d^(-1),连给14d后,囊的生发层即示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以剂量较大组为重。MebⅡ25mg·kg^(-1)组与MebⅠ相应组的相仿,但小剂量组的变化则较轻。当疗程延长至28d时,MebⅠ各组生发层的病变进一步加重。尤其25mg·kg^(-1)组,生发层示严重变化的占观察切面数的32.2%。MebⅡ组的生发层变化较MebⅠ相应组的为轻。感染小鼠口服MebⅢ12.5或25mg·kg^(-1)·d^(-1),连给
- 肖树华杨元清尤纪青王鸣杰焦佩英焦佩英张超威郭惠芳
- 关键词:棘球蚴病甲苯达唑血药浓度
- 食蟹猴疟原虫红外期裂殖体的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对恒河猴肝内食蟹猴疟原虫红外期裂殖体的组织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其体内含有糖原、DNA、RNA、蛋白质结合的α-氨基、酪氨酸、色氨酸及组氨酸、碱性蛋白质、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AKP、ACP及ATP酶等生化物质。对各自的定位、含量或活性作了详细描述,并对其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 杨元清张家埙张超威唐为忠
- 关键词:食蟹猴疟原虫组织学
- 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内胶原与网状纤维成分的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用特殊染色方法,观察了日本血吸虫成虫及各发育期虫卵内胶原及网状纤维成分,并对其分布及含量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观察。同时,对上述物质的生理学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 杨元清吴嘉彤张超威
- 关键词:血吸虫虫卵
- 甲氟喹对感染小鼠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氟喹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28只雌性昆明小鼠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条,其中17只小鼠于感染后35 d,用甲氟喹单剂200 mg/kg口服治疗,治疗后3、7、14、21、28和35 d(感染后38、42、49、56、63和70 d),各剖杀2~3只鼠,取肝脏,10%甲醛固定;余11鼠分别于上述时间同时剖杀1~2只,取其肝脏为治疗组的相应对照组。计数各组小鼠肝脏中单个中心含有成熟虫卵的肉芽肿,接目测微计测定其直径,并计算各组肉芽肿平均直径。肝脏切片用苏木素-伊红(HE)、Foot法和Mallory法染色,分别观察虫卵肉芽肿的病理变化、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情况。结果感染小鼠口服甲氟喹后3、7、14、21、28和35 d,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161±19)、(175±13)、(195±9)、(171±40)、(180±13)和(145±25)μm,均小于各相应对照组[(189±18)、(197±11)、(211±12)、(208±19)、(203±16)和(207±36)μm](P<0.01或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小鼠经甲氟喹治疗后,虫卵周围聚集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可延续至治疗后14~21 d(感染后49~56 d),而对照组的虫卵肉芽肿在感染后42 d已成为纤维性的虫卵肉芽肿;治疗后28~35 d(感染后63~70 d),虫卵肉芽肿均为纤维性,但其边缘较相应对照组的规整。Foot法和Mallory法染色观察可见,经甲氟喹治疗后的14 d内,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在虫卵肉芽肿中出现的时间均迟于相应对照组的,纤维量亦明显少于相应对照组;治疗后21 d(感染后56 d),部分虫卵肉芽肿的2种纤维增生情况与相应对照组的无明显差别;但治疗后28~35 d(感染后63~70 d),则鲜见此2种纤维进一步增多和向外延伸。相应对照组的2种纤维则因持续增长而粗密,且向肉芽肿边缘伸展与邻近肉芽肿的纤维相互连接,并分隔肝组织形成网格化。结论甲氟喹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 肖树华张超威
- 关键词:甲氟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炎细胞网状纤维
- 大白鼠体内发现粗尾似毛体线虫的寄生
- 1993年
- 粗尾似毛体线虫(Trichosomoides crassicauda)主要寄生于鼠类的膀胱内而引起宿主泌尿器官一系列的损害。根据徐氏收集的资料,国内的许多寄生虫学家早于1930-40年代,分别在褐家鼠、黑家鼠及小鼠体内发现过这种寄生线虫的感染。但迄目前为止,尚未见实验动物大白鼠体内有粗尾似毛线虫寄生的资料报道。
- 杨元清张超威常正山
- 关键词:大白鼠寄生虫组织病理学泌尿器官
- 阿苯达唑亚砜对NIH小鼠体内细粒棘球蚴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 1992年
- 本文观察了阿苯达唑亚砜150mg/kg/d×15天及×28天对NIH小鼠体内细粒棘球蚴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给药15天,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出现变性及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60.0%及32.0%;而囊液内原头节变性及死亡的发生率依次为36.3%及4.3%;治疗28天时,生发层的变性及坏死和原头节的变性及死亡的发生率依次分别为37.9%及58.6%和16.7%及40.0%;而角质层则有破坏及大量多核巨噬细胞聚集。
- 杨元清张超威吴嘉彤焦佩英肖树华柴君杰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NIH小鼠
- 细粒棘球蚴在NIH小鼠体内发育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进一步观察
- 1992年
- 本文继续观察感染后6~24个月的细粒棘球蚴在NIH小鼠体内发育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鼠体内出现育囊的时间为感染后7~8个月,囊液内见到游离原头节及子囊的时间分别为8及10个月,并发现细粒棘蚴体内的糖原、DNA、RNA、碱性蛋白质的含量,AKP、ACP及ATP酶的活力,均以生发层的芽状突起部分及原头节内的较丰富和较强。
- 杨元清张超威吴嘉彤肖树华柴君杰张文林
-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发育组织学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