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323 被引量:2,271H指数:23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7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15篇学位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7篇医药卫生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6篇活性
  • 45篇动物
  • 44篇药理
  • 37篇学成
  • 37篇化学成分
  • 32篇药理作用
  • 28篇色谱
  • 26篇人参
  • 26篇中药
  • 25篇动物药
  • 25篇鹿茸
  • 23篇药材
  • 22篇相色谱
  • 21篇药用
  • 21篇液相色谱
  • 21篇细胞
  • 21篇高效液相
  • 21篇DNA条形码
  • 2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6篇抗氧化

机构

  • 300篇长春中医药大...
  • 25篇吉林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6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吉林省东北亚...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通化师范学院
  • 5篇吉林鑫水科技...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云南白药集团...
  • 4篇吉林省博大伟...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长春工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吉林省东北亚...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重庆市药物种...
  • 2篇吉林华康药业...

作者

  • 322篇张辉
  • 177篇孙佳明
  • 36篇李晶峰
  • 25篇吴楠
  • 25篇杜延佳
  • 23篇刘冬
  • 19篇林喆
  • 19篇李志成
  • 17篇宗颖
  • 17篇高晓晨
  • 17篇边学峰
  • 16篇杜鹤
  • 14篇崔丽娜
  • 12篇李春楠
  • 10篇贾静
  • 10篇臧皓
  • 10篇张红印
  • 9篇姚辉
  • 9篇胡嵘
  • 8篇牛晓晖

传媒

  • 118篇吉林中医药
  • 33篇中国现代中药
  • 18篇长春中医药大...
  • 10篇世界科学技术...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药材
  • 3篇中成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年份

  • 9篇2023
  • 15篇2022
  • 13篇2021
  • 4篇2020
  • 20篇2019
  • 19篇2018
  • 21篇2017
  • 26篇2016
  • 22篇2015
  • 36篇2014
  • 23篇2013
  • 25篇2012
  • 17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15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文献报道的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微藻做一些基础研究。方法关于微藻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有很多,但主要集中于几种常见微藻,通过查阅搜集已发表的各类文献中对于微藻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内容,总结出微藻的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结果微藻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色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萜类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且均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极高,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结论微藻具有抗癌、抗病毒、抗氧化、机体免疫活性调节、抗辐射及抗凝血等多种活性作用。
查荣博张辉孙佳明
关键词:微藻多糖蛋白质色素脂类
中国鹿科动物源药材药理作用十年研究进展(一)被引量:5
2012年
中国鹿科动物源药材鹿茸、鹿角、鹿角霜、鹿角胶及麝香近十年药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结果表明,其药理作用主要概括为性激素样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抗炎、镇痛、抗氧化、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牛晓晖孙佳明张艳萍张琳琳张辉
关键词:鹿科药理作用免疫功能抗炎
透明质酸(HA)的功能和生产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对透明质酸的线性结构、超强吸水性以及它与水结合成的弹性透明水化膜在润肤、恢复软组织及妇产科临床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对采用动物组织为原料的提取法和采用兽疫链球菌等为茵种的发酵法作了系统总括。
孙尚志张青春张辉
关键词:透明质酸生理功能生产技术
人参总皂苷为添加剂的系列运动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
人参总皂苷为添加剂的系列运动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运动功能性饮料制备方法领域,原料包括人参总皂苷、大枣、陈皮、乌梅,人参大枣饮料工艺为:1)去核干燥大枣在70℃~90℃用多倍水浸2~5次,4小时/次;2)浓缩浸提液至相对密...
张辉孙佳明张洁吴楠
文献传递
近5年动物药药理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动物药的药理作用广泛。通过查阅近五年动物药相关文献,从动物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入手,对其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对心血管系统的强心作用和抗血栓作用、对免疫系统的抗疲劳作用、抗炎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作用。
张静李晶峰杜延佳刘侗张红印李志成孙佳明张辉
关键词:蟾酥蝎毒哈蟆油蕲蛇蛤蚧
珍珠母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脑内5-羟色胺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珍珠母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不同炮制品对小鼠5-羟色胺(5-HT)浓度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PCPA,观察其对小鼠的催眠作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脑干匀浆液中5-HT的浓度。结果珍珠母的生品、烘烤品和超微粉品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延长小鼠睡眠的时间,能够增加小鼠脑干内5-HT浓度,其中超微粉作用最强。结论珍珠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加小鼠脑干内5-HT浓度有关。
刘冬代婷婷查荣博曲鹏李影杜鹤赵思远宋利张辉孙佳明
关键词:珍珠母催眠炮制品5-羟色胺
基于COI条形码序列的蛤蚧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蛤蚧药材及其常见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为蛤蚧药材鉴定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以COI作为条形码序列,对蛤蚧实验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用MEGA6.0对所有11个物种的103份样品进行序列比对和邻接(NJ)树构建。结果:所有实验样品均可以获得COI序列,蛤蚧COI序列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05,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13,基于COI序列构建的NJ树中蛤蚧单独聚在一支,与其混伪品可以相互区分。结论:运用COI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定蛤蚧及其混伪品,为保障蛤蚧药材临床用药安全和市场监管提供新的方法。
张红印石林春刘冬贾静陈俊张辉
关键词:蛤蚧DNA条形码
基于COI条形码的鹿类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利用COI序列建立统一的鹿类药材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鹿茸、鹿角、鹿鞭、鹿筋、鹿尾、鹿胎分别进行DNA提取、COI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构建鹿类药材COI序列数据库,并对市售鹿类药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鹿类药材均可以使用COI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鹿类药材COI序列数据库包含8个物种101份样品,物种之间相互区分明显;市售40份药材中18种为药典规定物种,22种为非药典规定物种。结论:COI序列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可以作为鹿类药材的统一鉴定方法,并为市售鹿类药材的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刘冬钱齐妮张红印曾德军贾静张辉
关键词:COI序列DNA条形码
基于COI条形码的中药材蛇蜕及其易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对中药材蛇蜕及其易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该中药材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以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蛇蜕原药材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13个物种的68份样品进行DNA Barcoding Gap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蛇蜕3种基原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 Cope、锦蛇Elaphe carinata(Guenther)和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具有DNA Barcoding Gap,在邻接(NJ)系统聚类树上分别聚为独立一枝。结论:COI作为DNA条形码,不仅可以鉴定中药材蛇蜕的3种基原,而且可以区分蛇蜕及其易混伪品,表明DNA条形码可以用于中药材蛇蜕的鉴定。
石林春陈俊刘冬张红印贾静张辉姚辉
关键词:蛇蜕DNA条形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颗粒中马钱苷含量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六味地黄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对六味地黄颗粒中马钱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钱苷在0.0808~0.4040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1.72%(n=5)。结论: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六味地黄颗粒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
郭忠奎胡嵘张辉
关键词:六味地黄颗粒马钱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