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48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出血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14...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食品药...

作者

  • 4篇张辉
  • 4篇王运良
  • 3篇尹红蕾
  • 3篇耿爽
  • 2篇曾志磊
  • 2篇娄季宇
  • 2篇韩冰
  • 1篇刘亚军
  • 1篇吕斌
  • 1篇张玉镇
  • 1篇李金凤
  • 1篇杜明瑶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后D-dimer浓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血管内栓塞后D-dimer浓度的变化以及D-dimer浓度升高能否做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对204例发病48 h内入住我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SAH病人,在手术当天早晨和动脉瘤填塞后14 d检测血浆D-dimer浓度,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CT随访脑梗塞的发生做为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动脉瘤栓塞后预后不良的病人较预后良好者D-dimer浓度明显升高,手术当天2组各自平均为(1 368±298)μg/L和(756±144)μg/L,14 d时分别为(1 129±166)μg/L和(356±73)μg/L,P<0.001。重复检测发现,预后良好者D-dimer浓度降低较快,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D-dimer与预后不良有明显关系。结论 SAH后血浆D-dimer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能与凝血酶代谢产物过量积聚引起的损害有关。
王运良曾志磊尹红蕾韩冰张辉刘亚军娄季宇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纤维蛋白溶解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无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因素,以期为DCI病人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1-10—2011-06确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53例,其中DCI组67例,非DCI组86例;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DCI组一般情况相比非DCI组显示:平均年龄、入院血糖〉6.1mmol/L、后循环动脉瘤、脑室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他汀类药物、GCS评分、WFNS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Ⅰ-Ⅱ级、TCD血管痉挛、血管造影血管痉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WFNS分级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1-2级、无颅内血肿和后交通动脉瘤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无迟发性脑缺血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WFNSⅠ-Ⅲ级,改良Fisher分级1-2级是未发生DCI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65岁,WFNSⅠ-Ⅲ级和改良Fisher分级1-2级可作为病人转出ICU病房的依据。
耿爽王运良张玉镇尹红蕾李金凤曾志磊张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缺血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病人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科的204例ICH病人,排除出血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死亡或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共选择162例ICH病人入组,分别在入院当日、7 d和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对下肢DVT进行评估,并与没有发生DVT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相比较。结果在入选的162例ICH病人中,男性91例,平均年龄(63.2±6.2)岁;女性71例,平均年龄(68.6±5.1)岁。共有32例(19.8%)病人偏瘫侧下肢发生DVT。入院当天检查发现8例,7 d后新发15例,14 d时新发9例。其中女性19例(59.4%)发生DVT,男性13例(40.6%)发生DVT。11例病人为单静脉血栓形成,21例病人为多静脉血栓。以比目鱼肌静脉多见,其次为腓肠肌静脉。结论 ICH病人急性期DVT多见,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以高龄、饮酒、缺血性卒中史、入院时NIHSS评分≥12和脑叶出血发病率较高。
吕斌王运良尹红蕾娄季宇耿爽张辉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
Alzheimer病早期脑脊液tau蛋白与ApoE基因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患者脑脊液tau蛋白与ApoE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84例患者脑脊液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应用ELISA法对进行定量,其中41例临床诊断为早期Alzheimer病(AD),23例伴其他类型的痴呆,6例为Down综合征患者;14例非痴呆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多变量ANOVA分析显示痴呆患者与ApoE等位基因者脑脊液tau蛋白升高,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AD痴呆患者脑脊液tau蛋白浓度与AD患者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伴ApoEε4等位基因的AD病人与不伴ε4等位基因的AD病人相比,tau蛋白浓度升高。结论脑脊液tau蛋白浓度升高提示携带ε4等位基因AD病人早期发生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病理学改变,应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tau蛋白对诊断早期AD及与其他类型的痴呆相鉴别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应首先考虑ApoE基因类型。
王运良韩冰耿爽张辉杜明瑶赵晶
关键词:ALZHEIMER病脑脊液痴呆APO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