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韧 作品数:66 被引量:29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白藜芦醇调节STIM1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实验利用apoE^(-/-)小鼠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因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在白藜芦醇抗AS中的具体机制。方法:雌性apoE^(-/-)小鼠卵巢切除后高脂喂养建立AS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1))组及补充雌激素组(0.3 mg·kg^(-1))。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脂4项,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及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STIM1及Or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下降(P<0.05),给予白藜芦醇及雌激素后可明显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CHOL,TG及LDL-C明显升高,并可明显增加HDL-C含量(P<0.05)。油红O染色显示:正常组血管结构完整、清晰、内膜连续;模型组内膜增厚、可见明显脂质斑块;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内膜增厚减轻且内膜下脂质斑块显著减少。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STIM1,Orai1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入不同剂量白藜芦醇或雌激素后均可增加血管组织中ERα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增加ERα表达,下调STIM1及Orai1表达,抑制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C)介导的钙内流,延缓AS发生。 伍志学 张韧 林锐珊 徐进文 闫福曼 刘海梅关键词: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雌激素受体Α 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即常规饲料组、高脂饲料组、常规饲料加抗生素组、高脂饲料加抗生素组、中药低剂量组(剂量为3.9g·kg-1·d-1)、中药高剂量组(剂量为7.8 g·kg-1·d-1)。常规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分别进食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中药高、低剂量组进食高脂饲料6周后分别给予高、低剂量中药,连续灌胃2周;抗生素组分别进食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后给予抗生素自由饮用2周。8周末处死各组小鼠,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脂(T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NF-α、IL-6、内毒素的水平(均P<0.01);但对血清总胆固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黄连解毒汤改善高脂血症炎症状态的作用与其能降低血中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邝枣园 宋梦微 马嫚 张韧 李岩关键词:黄连解毒汤 高脂血症 中药疗法 血脂 炎症因子 疾病模型 小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加味桃核承气汤(jiawei taohe chengqi tang,JTCT)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得JTCT药物成分,预测其潜在靶点并于OMIM、TTD、DiGSeE等5个疾病靶点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JTCT治疗T2DM相关靶点。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PPI网络,筛选degree排名前5的靶点。采用Metascape对JTCT治疗T2DM相关靶点进行KEGG分析,通过Cytoscape构建JTCT治疗T2DM“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筛选出112个成分45个相关靶点,包括AKT1、SRC、EGFR等,PPI网络中degree排名前5的靶点分别为AKT1、SRC、EGFR、CASP3、NOS3。经过KEGG分析,JTCT治疗T2DM参与雌激素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JTCT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陈文 黄璇 孙茗威 张家振 甄伟龙 王森 文彦钧 张韧 黄雅丽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加味桃核承气汤 2型糖尿病 TBL应用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分析 2013年 将TBL应用于自主设计实验,主导思想一致,又能实现优势互补。,将二者相合的新模式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黄雅丽 邝枣园 张韧 马嫚关键词:TBL 自主设计实验 问卷调查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应用解剖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50例正常成人腹部标本,解剖观测胆总管、胰管、肝胰壶腹和乳头区长度、宽度,胆总管与胰管的夹角,肝胰壶腹区的血管分布,十二指肠大乳头位置、乳头小孔开口位置、胆胰管开口形式等。结果:肝胰壶腹和十二指肠乳头区的营养动脉平均为2.2支,均来源于胰十二指肠上动脉、下动脉,其中肝胰壶腹和十二指肠乳头区9-12点钟处的营养动脉出现率为45.9%(50支)。胆总管、胰管、壶腹末端的长度分别为(32.1±8.7)mm、(9.9±4.1)mm、(12.6±2.8)mm;宽度分别为(7.3±2.1)mm、(3.2±0.7mm)、(7.3±1.2)mm。胆总管和胰管之间的夹角平均为35.6°。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上1/3段占8.45%±4.39%,中1/3段占72.33%±6.72%,下1/3段占19.22%±4.12%;乳头小孔开口于十二指肠纵襞占74.3%±6.68%。有十二指肠小乳头占41.43%±3.65%。胆胰管开口呈V型占37.1%±7.43%,Y型占62.9%±6.32%。结论:本实验结果为临床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切除过程中选择切开部位和切开深度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刘云建 张韧 汪谦 陈强谱 周希环关键词:胆总管 胰管 十二指肠乳头 肿瘤 人参皂苷Rh2对Lo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Rh2对Lo Vo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用于研究抑制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功能作用的Rh2浓度和作用时间。设置空白对照组及Rh2实验组(5、10、20、40、60μmol/L),通过划痕试验,对Lo Vo细胞划痕加药处理24 h后,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观察不同浓度Rh2对细胞转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Rh2对CD4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0~40μmol/L Rh2处理Lo Vo细胞24 h对其生长无明显影响。随Rh2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Rh2对Lo Vo细胞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划痕试验和Transwell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增加,其对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增强,20μmol/L以上浓度的Rh2处理Lo Vo细胞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显著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着Rh2浓度的升高,CD44、MMP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IMP2、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人参皂苷Rh2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转移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张晓圆 李荣江 孙继贤 孙砚辉 张苗苗 伍志学 张韧 邝枣园关键词:人参皂苷RH2 LOVO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转移 细胞培养 基于氧化苦参碱相似化合物的UQCRB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构建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结合蛋白(UQCRB)小分子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对相似的氧化苦参碱化合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寻找出UQCRB小分子抑制剂,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使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进行药效团模型的构建。首先使用具有活性预测能力的Hypogen算法构建出UQCRB小分子抑制剂药效团模型,再运用Ligand Profiler模块验证药效团模型,应用筛选出来的最佳药效团模型对氧化苦参碱相似化合物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再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以及ADMET预测。结果应用Hypogen算法成功构建了具有最佳的活性和非活性分子识别能力的药效团模型,并筛选出了9个具有潜在活性的氧化苦参碱相似化合物。结论本研究为发现UQCRB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郑丹娜 孙砚辉 伍志学 张韧 吴绍锋关键词:药效团 分子对接 氧化苦参碱 Pokemon在肝细胞癌、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硬化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Pokemon在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okemon作为HCC诊断、预测转移复发标记物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4组(n=40)。HCC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HCC远处转移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健康人群各抽外周血2ml 1次。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okemon mRNA的表达。结果(1)Pokemon在HCC、肝硬化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量、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3)HCC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HBSAG、HBV-DNA、AST、ALT、AFP无关(P>0.05)。结论HCC患者外周血中的Pokemon表达水平不高;肝硬化、健康人群组也可能存在Pokemon的表达。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C肝移植、肝硬化和健康人群组。监测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诊断和预测HCC远处转移。 计勇 何晓顺 马毅 朱晓峰 张韧 吴江关键词:肝细胞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外实验探讨粉防己碱抗黑色素瘤增殖、迁移、侵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1)以0、2、4、6、8、10μmol·L^(-1)粉防己碱干预B16细胞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1、2、4μmol·L^(-1)粉防己碱干预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16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B16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16细胞EMT相关的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通过尾静脉注射B16细胞复制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观察粉防己碱(50、100 mg·kg^(-1))灌胃给药对小鼠肺部转移肿瘤结节数的影响。(2)利用C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预测粉防己碱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检索黑色素瘤疾病相关靶点;取二者的交集靶点,即为粉防己碱治疗黑色素瘤的潜在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软件对粉防己碱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3)体外实验验证:1、2、4μmol·L^(-1)粉防己碱干预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键通路AKT/NF-κB/CRE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利用AKT激动剂SC79进行回复实验验证。结果(1)粉防己碱干预B16细胞24、48 h的IC50分别为4.273、4.085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1、2、4μmol·L^(-1)粉防己碱组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划痕愈合率及侵袭率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细胞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粉防己碱高剂量组小鼠的黑色素瘤肺转移结节数量明显减少(P<0.05)。(2)共得到60个粉防己碱治疗黑色素瘤的潜在作用靶点;进一 梁娇 茆文莉 张力升 侯聪艳 陈思柔 张韧 何彦丽关键词:粉防己碱 黑色素瘤 增殖 迁移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用循证医学方法探索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抗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以前CNKI、CBM、维普、万方、Pub 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OVID数据库苦参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资料,文章的质量评分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利用Rev Man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RCTs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苦参碱注射液可增加51%的HBe Ag阴转率[RR=1.51,95%Cl(1.38,1.64),P<0.00001];增加39%的HBV-DNA阴转率[RR=1.39,95%Cl(1.28,1.50),P<0.00001];增加84%的HBs Ag阴转率[RR=1.84,95%Cl为(1.27,2.68),P=0.001];增加45%抗HBe阳转率[RR=1.45,95%Cl为(1.26,1.67),P<0.00001];降低45%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发生风险[RR=0.55,95%Cl(0.36,0.85),P=0.007];ALT复常率、流感样症候群结局无明显差别。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可提高抗病毒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降低不良反应。 王晓彤 林海雄 张韧关键词:苦参碱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