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景添
- 作品数:198 被引量:4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 观察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的价值。21例Koch三角起搏的患者,术中测定心功能、右心房压力,并与右心耳起搏比较,术前及术后6月、2年各查24 h动态心电图,术中、术后3月、6月、1年以及2年观察起搏...
- 彭景添王梦洪吴印生吴友平郑泽琪罗雄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KOCH三角慢-快综合征起搏
- 文献传递
- CD 151对缺血心肌磷脂酰肌醇3-激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Tetraspanins在哺乳动物的细胞或组织中广泛表达,对细胞粘附和迁移的调节是这一家族最重要的特性,其中与整合素作用最为密切的Tetraspanins成员为CD151,其高表达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巨核细胞及...
- 郑振中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黄绍烈魏云锋
- 文献传递
- Ghrelin对AngⅡ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目的研究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在不同浓度下对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氧(ROS)生成、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释放的影响,观察ghrelin对AngⅡ...
- 王云开黎兰芳魏云峰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彭小平
- 文献传递
- 高脂蛋白a血症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清脂蛋白(a)[LP(a)]血症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成功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eTCA)+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再狭窄组(29例)和无再狭窄组(123例),检测患者血LP(a)水平,对其一般临床资料也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学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高LP(a)血症、吸烟、糖尿病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P(a)水平是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R为2.648,95%CI为1.066~6.575,P〈0.05。其他因素如吸烟(P:0.023)、糖尿病(P=0.036)、支架类型(P=0.011)也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有关(P均〈0.05)。结论高LP(a)血症是发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 危春英魏云峰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黄俊李宾公文渊吴志勇
-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
- 无痛性心肌梗塞50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对50例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并以同时期出现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的急性心肌梗塞20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无痛性心肌梗塞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高;感染是其重要发病诱因;近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少,其原因及远期死亡率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吴红玲王剑秋彭景添曹宏宁
- 关键词:心肌梗塞无痛性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非PCI治疗重症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非介入治疗重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ACS入院,但因各种原因未行急症PCI治疗的重症患者,行IABP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小时的平...
- 彭小平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李宾公
- 文献传递
- 64层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64层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可能因素。方法:入选131名患者,采用64层CT重建208枚支架血管图像,用4分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再狭窄诊断的金标准。结果:208枚支架中发现35例再狭窄。64层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3.6%,其位于左主干和前降支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而且大直径支架的图像质量也显著优于小直径(<3.0mm)支架,此外,支架重叠也因伪影加重而干扰图像的质量。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尤其可作为左主干、前降支等大直径单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检查方法。
- 文渊王梦洪危春英郑泽琪彭景添彭小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再狭窄冠状动脉造影CT动脉造影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与心血管疾病如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肺水肿、反复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密切相关,介入治疗能解除动脉狭窄,但临床效果却受到质疑,本实验通过严格把握介入治疗指征,分析ARAS 患者单纯药物优...
- 汤曾耀郑泽琪黄鑫张智亮彭小平李宾公王梦洪彭景添魏云峰
- 关键词:ATHEROSCLEROSISRENALARTERYSTENOSISHEART
- 缺氧预处理脂肪基质细胞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8年
- 背景: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脂肪来源的基质干细胞,将其移植到发生梗死的动物心肌中可以改善心功能,其机制除分化为心肌、内皮细胞外,对宿主心肌细胞有无直接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脂肪基质干细胞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设计、时间和地点: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细胞分子学实验,于2007-12/2008-06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研究所完成。材料:胶原酶I、红细胞裂解液购自Invitrogen公司(美国),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购自GIBCO公司(美国)。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0只,取大鼠脂肪组织用胶原蛋白酶Ⅰ消化后培养获得脂肪基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乳鼠5只用于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根据培养环境分为4组,分别应用DMEM、常规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上清、缺氧培养脂肪基质干细胞上清和渥曼青霉素进行培养,应用DMEM组为对照组。4组细胞均在缺氧条件下(O2、CO2、N2体积分数分别为0.02,0.05,0.93)培养3d。主要观察指标:AnexinⅤ/PI双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结果:培养获得的脂肪基质干细胞,表型为CD44+CD90+CD31-CD45-。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常规脂肪基质干细胞组和缺氧脂肪基质干细胞组(P<0.01),缺氧脂肪基质干细胞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常规脂肪基质干细胞组(P<0.05)。渥曼青霉素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缺氧脂肪基质干细胞组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规脂肪基质干细胞组(P<0.01)。渥曼青霉素组磷酸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脂肪基质干细胞能提高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其机制可能和脂肪基质干细胞分泌�
- 李宾公魏云峰郑泽琪王梦洪彭景添
- 关键词:脂肪基质干细胞细胞凋亡心肌细胞
- 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DD)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最佳药物治疗并接受DD指导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既往研究中接受常规CRT心衰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术后CRT影像资料获取:二维影像上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位时心脏横径(L),分别在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时测得DD并取最大值,计算DD/L;记录左前斜40°、右前斜30°投影下左心室和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参照《心血管系统疗效评价指标》和meta分析疗效评价标准,CRT临床效果分为显效应答、有效应答和无应答。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全因病死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CRT应答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4.1%对89.3%,P=0.721),CRT显效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对9.3%,P=0.007)。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随访期因心衰再入院次数分别为2次、13次,全因病死例数分别为0例、5例。观察组DD、DD/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左心室电极位于基底部位比例高于对照组(70.0%对18.0%,P<0.05),位于前外侧壁比例也高于对照组(46.7%对19.7%,P=0.007)。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前外侧壁和基底部可获得较高的DD、DD/L;右心室室间隔中部起搏右心室时,左心室电极位于后外侧壁与较高的DD相关。结论DD指导CRT安全性高,可提高CRT总体应答率。
- 杜兴祥翁俊飞肖群林董薇黄伟林王志超刘茜彭景添郑泽琪彭小平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