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萍
- 作品数:138 被引量:1,155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 不同褐土区菜地与相邻粮田土壤性状比对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选取不同褐土区的菜地和相邻粮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区域土壤的主要物理和化学养分性状。结果表明:各区域菜地比相邻粮田pH降低、电导率提高,而且前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Fe、Mn、Cu、Zn的含量明显高于后者,主要是由于菜地施肥量明显高于粮田。各区域土壤养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pH值变异系数最小。不同区域种植作物种类不同,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建议根据区域土壤养分供应特征、种植目标作物产量和需肥特性,实行合理施肥,减少养分在环境中的损失。
- 刘洋彭正萍王艳群马阳门杰李迎春郭李萍刘淑桥门明新
- 关键词:菜地粮田施肥现状施肥建议
-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施肥旋耕多功能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施肥旋耕多功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壳体,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秸秆进料管和底肥进料管,壳体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土壤进口和土壤出口;秸秆进料管内通过第一电机连接有粉碎刀头,土壤进口内...
- 彭正萍李旭光王艳群刘淑桥王洋卢萍萍李彦爽王赫
- 文献传递
- 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3
- 2005年
- 在土培试验研究腐植酸复合肥对油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的同时,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腐植酸复合肥较等养分无机肥增加油菜鲜、干重和氮利用率;②腐植酸复合肥增加土壤碱解N和速效P含量,促进土壤K的消耗;③腐植酸复合肥降低土壤pH值,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说明腐植酸可作为脲酶抑制剂。HA复合肥中以4号(HA-NPK-Zn)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最低;④各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P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K呈极显著正相关。
- 彭正萍门明新薛世川孙旭霞薛宝民毕淑芹
- 关键词:腐植酸复合肥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田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与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肥力和管理水平不同,最终产量水平差异也较大的低产田、常规田和高产田整个玉米生长季0-1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个处理由于管理措施和土壤基础地力的差异,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不同,且由于高产田有机肥以及较高氮肥量的投入,在玉米各个关键生育期0-100 cm土体中的硝态氮累积总量显著高于常规田和低产田。而常规田与低产田相比较,前者0-100 cm土体硝态氮的累积总量可以达到后者的1~3倍。对环境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氮肥投入对于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实现玉米高产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 孙志梅王艳群刘杨许靖彭正萍袁硕沙晓晴张阔
- 关键词:玉米田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硝态氮分布
- 一种小区测产玉米脱粒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区测产玉米脱粒机,包括机架、料筒、脱粒棍、进料通道、出料通道、排芯通道和驱动装置,料筒倾斜的安装在机架上,脱粒棍安装在料筒内,脱粒棍上螺旋的设置有若干脱粒齿,脱粒棍由驱动装置驱动,进料通道连接在料筒...
- 马阳王艳群杨扬郭靖王朝东付鑫彭正萍宋利玲刘晓艳门杰
- 文献传递
- 夏玉米光热资源高效利用与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崔彦宏杜雄郑桂茹崔彦生段会军刘梦星丁民伟张建恒彭正萍孙志梅李金才孟成生王静华王月芬崔国美边大红江东岭张宁
- 该项目明确了播期、收获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光热限制条件下夏玉米以“抢时早播、延迟收获”为核心的技术途径,通过技术实施,夏玉米积温生产效率与光照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提高;明确了氮素运筹、钾与微肥配...
- 关键词:
-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施肥
- 生物炭施用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2年
- 华北平原农田面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和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问题,生物炭作为保水保肥的土壤改良剂,可对其进行有效改善。本研究基于田间试验,探究低(5 t/hm^(2),B5F)、中(10 t/hm^(2),B10F)、高(20 t/hm^(2),B20F)量生物炭一次性施用对华北平原北部潮土区冬小麦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冬小麦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均随之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虽无显著变化,但土壤全氮含量呈增长趋势。与未施生物炭处理(B0F)相比,施用中(B10F)、高(B20F)量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0.59%、37.05%。(2)土壤0~100 cm土层有效态养分在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内整体表现为B5F>B10F>B20F>B0F,各处理均在0~2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耕层以下,其含量迅速下降,在40~60和60~80 cm土层出现累积峰,施用生物炭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并保持土壤肥力,其中尤以低量生物炭(B5F)施用效果最明显。(3)与未施炭处理(B0F)相比,低量生物炭(B5F)施用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17.02%。因此,从保持土壤肥力和作物增产的角度来看,华北平原施用5 t/hm^(2)生物炭较为合适。
- 姚奇俞若涵张洪宇秦凯张培彭正萍王洋王殿武
-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养分冬小麦
- 一种基于静态箱的遥控自动采气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箱的遥控自动采气装置,包括静态箱体,静态箱体底部设置有水封槽,静态箱体顶部安装有采气箱,所述采气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驱动齿轮连接,采气箱内侧壁安装有滑轨,滑轨内滑动安装有齿条,驱动齿轮与...
- 付鑫李旭杨晓楠王洋李敬宇马玉洁侯瑞郭靖彭正萍
- 肥料合理调配对土壤养分动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8年
- 采用"3414"回归设计模型,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时空变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与施肥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肥料合理配施可使小麦增产20.57%~41.39%,试验各处理中,N2P2K2(N 255,P2O5150,K2O 150 kg/hm2)配施效果最好。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5720.338+5.1428N+12.0287P+7.3229K-0.0121N2-0.0387P2-0.0216K2+0.0088NP-0.0005NK-0.0028PK,最高产量为8083.16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75.17,181.10,154.59 kg/hm2;其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12.31,152.23,117.51 kg/hm2,此时小麦产量为7985.18 kg/hm2,纯收益达948.62元/hm2。
- 姜孟辉张拴庄薛世川彭正萍左红权曹京立
- 关键词:施肥量土壤养分小麦产量肥料效应方程
- 一种作物碳同位素标记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物碳同位素标记装置,包括透明箱体,透明箱体下部设置有水封槽,水封槽内铺设有农用塑料薄膜,透明箱体外侧设置有CO<Sub>2</Sub>洗气装置,透明箱体内壁顶部设置有温度湿度、CO<Sub>2</Sub...
- 付鑫杨晓楠李旭彭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