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永康

作品数:146 被引量:896H指数:16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农业科学
  • 38篇生物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蛋白
  • 42篇蛋白质
  • 40篇小麦
  • 32篇白质
  • 21篇同工酶
  • 20篇基因
  • 19篇细胞
  • 18篇电泳
  • 18篇幼苗
  • 18篇白粉
  • 17篇蛋白质组
  • 17篇白粉病
  • 15篇染色体
  • 14篇有丝分裂
  • 14篇同功酶
  • 12篇幼苗生长
  • 12篇双向电泳
  • 11篇苗生长
  • 10篇染色
  • 10篇胁迫

机构

  • 120篇天津师范大学
  • 28篇南开大学
  • 13篇广东省农业机...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天津科润蔬菜...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济宁师范专科...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医学高等...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146篇彭永康
  • 61篇王振英
  • 23篇陈宏
  • 16篇刘晓颖
  • 14篇祁忠占
  • 13篇范宝莉
  • 8篇赵建
  • 8篇陈瑞阳
  • 8篇陈永春
  • 6篇于建春
  • 6篇靳阳
  • 6篇江帆
  • 6篇杨作民
  • 6篇孙其信
  • 6篇解超杰
  • 5篇刘桂琴
  • 5篇李倩
  • 5篇李雪梅
  • 5篇刘志勇
  • 5篇朱伯权

传媒

  • 19篇华北农学报
  • 8篇天津师范大学...
  • 8篇植物研究
  • 7篇作物学报
  • 6篇现代农业装备
  • 5篇天津师大学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分子细胞生物...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农业环境保护
  • 4篇河南科学
  • 4篇南开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天津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9篇2001
  • 7篇2000
  • 1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高频率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诱导及分裂周期蛋白质组变化分析
2011年
利用Hu和APM双阻断法可以提高小麦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同步化频率,其中前期达20%,中期达79%,后-末期达27%。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蛋白质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与间期细胞相比前期中呈现出5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这5个蛋白质斑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7kDa/pI 6.6、38kDa/pI 6.8、34kDa/pI 7.2、38kDa/pI 7.5和15kDa/pI 6.9,到了中期,发现有21kDa/pI 6.3的蛋白质斑点存在,而51kDa/pI 7.3和23kDa/pI 6.1蛋白质斑点消失,分生组织细胞进入后-末期分裂期时,又发现有37 kDa/pI 6.6、51 kDa/pI7.3、23kDa/pI 6.1、43kDa/pI 6.6蛋白质出现,蛋白质斑点21kDa/pI 6.3消失。在整个细胞周期运行中,蛋白质斑点37kDa/pI 6.6、51kDa/pI 7.3、23kDa/pI 6.1和21kDa/pI 6.3发生了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有2个蛋白斑点经质谱鉴定为chromosome segregation protein SMC和helicase。它们的功能涉及染色体的形成与分离、DNA复制与能量代谢。
王炼尹凤英段爽甘富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同步化有丝分裂蛋白质组小麦
由不同细胞核背景引起的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简报)被引量:5
2007年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高等植物细胞内2种重要的细胞器。由于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被认为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性状,因此,近1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与CMS相关蛋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与线粒体相比。叶绿体与CMS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一些研究者在核不育水稻中。观察到41kDa、45kDa、61kDa、P61、RPL1等叶绿体特异蛋白质,但对生产上有应用价值的细胞质、细胞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中,仅对叶片全蛋白作过分析,而与CMS特性相关叶绿体特异蛋白的研究。迄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套细胞质相同、细胞核不同的T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利用2D—PAGE技术,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绿体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细胞核背景下,CMS及相应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叶绿体蛋白质组变化;CMS特性与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关系以及不同细胞核背景对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影响等问题,本文报道了这方面的实验结果。
张维佳王艳李雪梅范宝莉王振英彭永康解超杰刘志勇孙其信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
由簇毛麦V染色体引起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中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简报)被引量:3
2008年
线粒体是需氧生物中的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在能量代谢中,它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均在线粒体内完成。线粒体具有高度的生物化学和遗传上的独立性,含有DNA和核糖核蛋白体,负责合成生物体内2%-5%的蛋白质。线粒体DNA具有自身复制能力,控制着众多的遗传性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则被认为是由线粒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由于线粒体在能量代谢、遗传性状控制等多方面的功能,近5年中,线粒体蛋白质组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很大兴趣。
李纯正尹凤英黄海泉王振英彭永康谢超杰刘志勇孙其信杨作民
关键词:染色体代换系易位系小麦白粉病双向电泳
陆稻和水稻苗期根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1989年
陆稻是指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中适于旱地栽培的稻作,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6。过去,国内外重视水稻而忽视陆稻,因此对陆稻的研究偏少。我国在60年代前后曾对陆稻的根系生长特性、水分对陆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等作过一些观察,但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陆稻的抗旱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工作以朝鲜、日本、美国和我国的陆稻品种为材料,对陆稻和水稻苗期根系的形态特征和苗期根系中的MDH、POD、COD三种同工酶作了较仔细的比较,试图探讨陆稻抗旱的可能机理,为农业生产上扩大种植陆稻、选育抗旱陆稻品种提供依据。
彭永康祁忠占宋玖雪
关键词:同工酶谱酶带旱地栽培直播栽培
小麦F_2代白粉病抗、感病特性RAPD标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用20个随机引物,以抗白粉病(79201-11-7、临远7069)和感白粉病(中麦2号、郑831)的高产小麦品种为亲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接种白粉病菌15号小种,并进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分析.从中选育高产、抗病个体和研究抗感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程罗根祁忠占彭永康周之杭
关键词:小麦RAPD抗病特性
野生苋组织同工酶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对三种野生苋苗期根、茎和叶中的POD、COD、ATPase同。酶作了初步分析,其中POD、COD同工酶在皱果苋、凹头苋中谱型接近,认为这两种野生觉的亲缘关系比反枝苋近,因此,POD、COD同工酶可作为分析野生苋亲缘关系的一种生化指标.ATPase同工酶在三种野生觅中各有其自己的谱型,对这种酶同工酶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后对野生觅资源的生理生化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张教群韩增平彭永康杨喆陈玉花
关键词:同工酶电泳组织化学苋科
SPHS-170型浮性水产饲料膨化机的研制
2000年
李永华周伟华彭永康
关键词:技术参数
患出血病鲫鱼主要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正常和患出血病的鲫鱼心、肝、肾、鳃、脑、肌肉、肠、眼8种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病鱼的心、肝、肾、鳃、脑、肌肉6种组织的蛋白质电泳谱带与正常鱼相比有较大变化,心和肾各缺失5条谱带;肝新诱导出1条谱带,另有1条谱带缺失;鳃中新诱导出2条谱带,有2条谱带缺失;脑中增加了4条新谱带,1条谱带缺失;肌肉新增5条谱带。说明鱼在遭受病原菌侵袭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受到较大影响。这些变化可作为辅助疾病诊断的生化指标。
徐欣彭永康
关键词:出血病鲫鱼可溶性蛋白质
蔬菜幼苗生长及氧化酶同工酶对镉害的响应被引量:19
1995年
10mg/L镉溶液使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同时白菜、水萝卜、甘蓝POD同工酶和COD同工酶也于10mg/L开始各增加了一条新酶带。这种幼苗生长受抑与酶变化的相关性,可为选择抗镉作物品种及含镉污水排放提供依据。
刘海亮彭永康王振英
关键词:幼苗生长蔬菜氧化酶同工酶
有机膦除草剂毒性对作物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利用有机膦除草剂甲基胺草膦(Amiprophos-methyl,APM)和草甘膦(Glyphosate,GPS),研究APM和GPS对黑麦蛋白质组分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APM浓度为1.2mg·L-1,处理时间为24h时,GPS为1000mg·L-1,处理时间为26h时,通过双向SDS-PAGE检测,在黑麦根系中有多种蛋白质组分的增加、减少,或者其含量发生变化,在大麦幼苗中诱导出一个28KD/pI6.4的特异蛋白质组分,而在黑麦根系中有一个31KD/pI6.6的特异蛋白质组分丢失,这些蛋白质组分的变化可能与除草剂的毒害作用有关。1.2mg·L-1的APM引起黑麦、大麦蛋白质组分产生变化的临界时间为24h,而草甘膦对黑麦、大麦蛋白质组分产生变化的临界浓度和时间分别是1000mg·L-1和26h。
程景胜陈宏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毒性作物蛋白质毒害作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