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秀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小鼠
  • 9篇基因
  • 7篇鼠模型
  • 7篇小鼠模型
  • 6篇动物
  • 6篇病毒
  • 5篇动物模型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肝炎病毒
  • 3篇实验动物
  • 3篇转染

机构

  • 37篇上海市公共卫...
  • 13篇复旦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8篇彭秀华
  • 20篇徐春华
  • 19篇周文江
  • 18篇陈丽香
  • 16篇周晓辉
  • 11篇杨华
  • 10篇秦波音
  • 10篇沈艳
  • 7篇李顺
  • 6篇任晓楠
  • 6篇杨玉琴
  • 5篇王超
  • 3篇方钟
  • 3篇杨永昕
  • 2篇冯艳玲
  • 2篇周光兴
  • 2篇王星
  • 2篇王德成
  • 2篇陈雪雨
  • 2篇陈晓蓉

传媒

  • 17篇实验动物与比...
  • 5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华东地区第1...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在uPA-SCID小鼠基因型鉴定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基因型鉴定方法用于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鉴定.方法 应用PCR技术与限制性内切酶相结合的方法检测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结果 uPASCID小鼠的uPA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uPA基因野生型在153 bp有条带,纯合子在337 bp有条带,杂合子在337bp、153bp有条带.uPA-SCID小鼠的SCID基因型鉴定结果显示:uPA-SCID小鼠SCID基因突变体在38 bp、26 bp有条带,杂合子在64 bp、38 bp、26 bp有条带,野生型在64 bp有条带.结论 建立的基因型鉴定方法简便易行、可靠,通过该方法可以确定uPA-SCID小鼠的基因型,筛选出需要的纯合子uPA-SCID小鼠.
徐春华陈丽香任晓楠杨玉琴彭秀华蔡家麟周晓辉周文江
关键词:基因型鉴定限制性内切酶
MRL/1pr狼疮小鼠肾、脾、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2008年
目的了解MRL/1pr狼疮小鼠的肾、脾、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方法取16周龄MRL/1pr小鼠,解剖取腋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肾脏、和脾脏,固定于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病理分析。结果肾间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肾间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局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域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略增厚,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偶见肾小球内细胞数增多,内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基底膜略增厚。脾小体明、暗区及小结帽区结构正常,偶见红髓中出现少量浆细胞及小动脉周增生,中央动脉稍厚。多核巨细胞增生明显。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扩大。结论16周龄MRL/1pr狼疮小鼠的肾、脾、淋巴结组织病理学变化符合人类疾病特点。
彭秀华冯艳玲杨华沈艳杨永昕周文江
关键词:淋巴结组织病理学
一种基于基因敲除细胞的阳性筛选体系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属于动物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基因敲除细胞的阳性筛选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利用建立的系统在NIH/3T3细胞中对p53和MAD2基因进行敲除,并对发生基因敲除的细胞进行阳性筛选。本发明中在NIH/3T3细胞系中定点...
李顺周晓辉陈丽香彭秀华赵锐诸蒋鸣
文献传递
高压水注射法HBV慢性转染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慢性感染人群存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患病风险.HBV感染具有宿主特异性,在自然情况下,HBV不感染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小动...
周晓辉彭秀华方钟陈丽香
一种生物安全罩
本实用新型属生物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医学和兽医实验室用,气溶胶设备的生物安全罩。所述生物安全罩,包括内置气溶设备的操作室和与所述操作室相邻的排风隔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隔离室顶部置有管道与排风机组连接,排风机...
周文江刘芳杨玉琴曹明波范小勇杨华沈艳秦波音彭秀华徐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转染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转染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方法基于高压水动力法,转染HBV质粒至造模实验鼠(优先采用4~8周龄雄性C3H/HeN),构建HBV慢性转染模型;本发明方法构建获得的乙型肝炎...
周晓辉彭秀华任晓楠陈丽香徐春华方钟
文献传递
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小鼠菌血症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鉴定的ST-239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BALB/c小鼠,建立菌血症感染模型.方法 从小鼠的临床症状、生存曲线和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学变化进行了时相性监测,并用该模型验证万古霉素对小鼠菌血症的治疗效果.结果 ST-239型MRSA感染的小鼠血液中细菌含量较高,小鼠炎症反应严重并伴有心、肺等多组织器官的损伤;对小鼠使用万古霉素后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的细菌量,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学症状减轻.结论 该模型的建立将为进一步研究临床分离的MRSA的病原特性、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
王德成王星周文江彭秀华高谦
关键词:菌血症小鼠模型
C57BL/6J背景基因修饰小鼠精子冷冻保种及品系恢复方法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的C57BL/6J背景基因修饰小鼠的精子冷冻及体外受精(IVF)方法。方法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围绕冷冻保护液、冷冻精子浓度、复苏后精子处理方法及IVF培养液等方面进行研究,IVF后2-细胞发育率作为冷冻和复苏效率评价标准,对比各组之间发育情况。结果以R18S3(含质量比为18%棉子糖和3%脱脂奶粉)、M-R18S3冷冻保护液[含终浓度为477μmol/L硫代甘油(MTG)的R18S3冷冻液]进行精子冷冻,复苏后在HTF培养液中进行IVF,2-细胞发育率分别为8.4%和20.6%;以R18S3和M-R18S3作为冷冻保护液,以含浓度为1 mmol/L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HTF培养液进行IVF,2-细胞发育率分别为25.0%和43.5%。高浓度精子冷冻及复苏法可获得64.2%的2-细胞发育率;选取4种C57BL/6J背景基因修饰小鼠进行精子冷冻及IVF,2-细胞发育率34%~90%,胚胎移植后出生率40%~57%。结论 M-R18S3作为冷冻保护液,采用高浓度精子冷冻法进行精子冷冻,冷冻精子复苏后进行受精滴洗涤筛选,以含1 mmol/L GSH的HTF培养液进行冷冻精子IVF,此技术体系可以作为C57BL/6J背景基因修饰鼠的保种及品系恢复手段。
牛博文陈丽香朱孟敏彭秀华秦波音李峰
关键词:C57BL/6J小鼠
利用高压水动力法建立乙型肝炎病毒转染小鼠模型及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高压水动力法建立C57BL/6小鼠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及药物评价。方法将10μg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pAAV)-HBVl.2质粒采用高压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入C57BL/6小鼠体内,连续5周观察小鼠血清中的HBsAg、HBVDNA等表达情况,并利用该模型初步评价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效果。结果pAAV-HBVl.2质粒高压水动力法注射C57BL/6小鼠后,在小鼠体内分泌HBV的抗原及病毒颗粒。尾静脉注射2周内小鼠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为100%,连续观察至第5周,22.2%小鼠血清中HBsAg有持续表达。小鼠血清中HBVDNA水平在1~4周时含量明显高于≥10^3拷贝/mL(临床患者阳性标准)。肝组织病理学观察(HE染色)可见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改变,肝组织免疫组化可见到HBsAg和HBcAg表达。另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干预该小鼠模型,其血清中HBVDN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初步建立的C57BL/6小鼠HBV转染模型,是一个适用于药物筛选及疫苗研究的有效模型,为抗病毒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彭秀华陈丽香任晓楠施碧胜徐春华周文江周晓辉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
小鼠肝癌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肝癌至今仍是全球高死亡率癌症之一。动物模型特别是小鼠模型是研究肝癌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新药筛选和治疗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种小鼠肝癌模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肝癌的相关研究,但是现有模型都有一定不足。缺乏与人类肝癌高度相似且经济适用的动物模型严重制约着对肝癌的深入研究。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发展,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更加快速、容易和方便。本文拟对用于肝癌研究的各种小鼠模型进行概述,并着重强调基因修饰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以期为相关癌症基因功能研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肝癌模型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李顺陈丽香彭秀华诸蒋鸣周晓辉
关键词:肝癌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