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强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负载型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1篇氧化钼
  • 1篇三氧化钼
  • 1篇酸性
  • 1篇钼催化剂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光谱法测定
  • 1篇负载型催化剂
  • 1篇MOO
  • 1篇表面酸性
  • 1篇V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徐强
  • 3篇赵璧英
  • 2篇谢有畅
  • 2篇唐有祺
  • 2篇杨先春
  • 1篇桂琳琳
  • 1篇王秋霞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负载型三氧化钼催化剂表面结构和表面酸位的激光Raman光谱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测定了MoO_3/γ-Al_2O_3、MoO_3/TiO_2、MoO_3/SiO_2的激光Raman谱。通过MoO_3/γ-Al_2O_3、MoO_3/TiO_2在吡啶吸附前后、氨水提取前后的谱图对比说明,单层分散的MoO_3,即特征峰为~950cm^(-1)的“二维聚钼酸”中钼的配位状态不是单一的。其中一种表面含钼物种(Mo-1)不吸附吡啶,不溶于氨水,不显示较强的表面酸性;另一种表面含钼物种(Mo-2)可吸附吡啶,溶于氨水,与催化剂的表面酸位密切相关.我们认为Mo-1为四面体配位的钼;Mo-2为八面体配位的钼。MoO_3/SiO_2中的MoO_3能100%被氨水溶去,其酸位数与表面Mo^(6+)数之比接近1,是由其中Mo-2的比例较高,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两个因素所造成的。
赵璧英徐强桂琳琳唐有祺杨先春
关键词:三氧化钼负载型催化剂
激光喇曼光谱法测定MoO_3在载体表面的单层分散容量被引量:4
1990年
用激光喇曼光谱法测定了MoO_3/γ-Al_2O_3、MoO_3/TiO_2和MoO_3/SiO_2中聚集态MoO_3量和负载量的关系。外推得出的单层分散容量与从XRD、XPS及表面酸性测定中得出的结果相符,因而为MoO_3在载体表面单层分散的观点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从LRS谱中还得出一些XPS、XRD未能得出的结构信息。对LRS定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起因及解决办法也进行了讨论。
赵璧英徐强谢有畅杨先春
关键词:负载型钼催化剂
V_2O_5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与表面酸性被引量:8
1993年
用XRD,XPS研究了V_2O_5在γ-Al_2O_3,SiO_2,TiO_2等载体上的分散状态,测定了最大分散容量。结果表明,V_2O_5在γ-Al_2O_3和SiO_2上能形成亚单层分散,分散容量分别为理论单层量的60%和45%;V_2O_5在TiO_2上优先形成单层,然后形成多层结构。V_2O_5在γ-Al_2O_3上分散可使表面酸性有所增加;V_2O_5在SiO_2上分散使表面酸性剧增,酸位数和表面V_(5+)的摩尔比高达0.5左右;V_2O_5在TiO_2上的负载不增加体系的表面酸性。对负载钒的分散状态及其存在形式进行了讨论。
王秋霞徐强赵璧英谢有畅唐有祺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表面酸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