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日君

作品数:2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小说
  • 6篇文学
  • 4篇教学
  • 3篇情结
  • 3篇作家
  • 3篇灵魂
  • 2篇意象
  • 2篇语言
  • 2篇审视
  • 2篇诗性
  • 2篇守望
  • 2篇守望者
  • 2篇抒情
  • 2篇女性
  • 2篇主题
  • 2篇文化
  • 2篇美学
  • 2篇黑土
  • 2篇黑土地
  • 2篇迟子建小说

机构

  • 20篇渤海大学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5篇徐日君
  • 2篇王科
  • 2篇韩雪
  • 1篇宋喜坤
  • 1篇王宇
  • 1篇张晓杰

传媒

  • 7篇渤海大学学报...
  • 3篇理论界
  • 2篇小说评论
  • 1篇作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编辑之友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新闻界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翩翩舞动的人间烟火——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解读
2010年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福翩翩》讲述了柴旺一家和刘家稳一家的日常生活。小说集中笔墨叙述了两家在春节前准备过年的故事,通过卖春联、福字,引出了两个家庭的日常平凡而艰辛的生活。“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又是深受农耕文明影响的中国人在春天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因此也就有了“福字”的特定含义。迟子建选取了春节前的人们生活场景,截取了人们对“福”的一种特殊的渴求,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唱响了一曲生活之歌。
徐日君
关键词:中篇小说烟火春节前农耕文明
审视与再审视——评张力的铁路题材小说
2017年
作家张力将铁路工作人员的生存和精神状态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创作了题材独特的铁路小说。作家对铁路职工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文革进行了揭示与反思,并以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对之进行再审视,产生了新的认知。
徐日君智建勋
关键词:铁路审视
新闻专业学生编辑素质的培养被引量:2
2010年
我国大学目前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训科目之一的学生编辑素质的培养,却受到了冷落。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认识到编辑素质对于一名编辑是阿等重要。因此.开设新闻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校必须要重视学生实训中的编辑索质的培养。
徐日君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理论教学写作能力
价值观的凯旋与艺术的胜利——关于刘嘉陵的长篇小说《把我的世界给你》
2019年
刘嘉陵的长篇小说《把我的世界给你》是一部当下不多见的校园题材力作,它兼具虚构与非虚构作品的优势,不仅向读者展现了青春形象的复归与价值观的高蹈,更体现出作家对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精雕细琢。刘嘉陵采用复调结构,在两个声部的对话中谋篇布局,小说是林一木与林晓父子两代人的对话,同时也是两个时代的交锋和碰撞。作家将视角平移与人称转换的叙事技巧发挥得恰到好处,在轻松和幽默中把一个有关青春、理想和爱情的故事讲述得有滋有味。
徐日君李一鸣
关键词:价值观艺术
拥抱人生的高尚襟怀和逼视灵魂的残酷拷问——论《遥远的祖父》和汤吉夫的晚近小说被引量:1
2004年
教授作家汤吉夫已经向当代文坛奉献了数百万字的小说,新近结集的《遥远的祖父》标志着他的小说在人性的探询、历史的厚重、文本的出新、艺术的圆润上已经攀上了新高。他以稳固的审美理想,匡正了某些长期流行的创作定势,为文坛提供了久违的、难得一见的刚性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小说对当代知识分子进行了艺术的定位和灵魂的透析。
王科徐日君
关键词:英雄情结灵魂拷问历史反思
北极光的神韵——迟子建小说的生态美学特征
2014年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由生态学所衍生出来的生态美学从出现伊始便以关注自然为核心,重新探讨、恒定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崇自然在生活中的地位是生态美学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徐日君
关键词:生态美学迟子建小说美学特征神韵审美关系
中国在“合庄”--论尹守国《路过合庄》的“乡土”书写
2020年
尹守国的长篇小说《路过合庄》以辽西一个小山村"合庄"为视点切入,聚焦于高速公路修建这一事件对乡村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小见大,展现出广阔的农村生活图景,塑造了新时代农村的农民群像,传达了乡村脱贫致富的时代强音。小说对于乡土世界的深情凝望和对于乡土文化的怀恋与挽留,无不饱蘸着作家对于乡村的深厚感情和热切希冀。小说故事主线清晰,语言简洁质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品格,可谓新时代乡土书写的一个典范。
徐日君李一鸣
关键词:乡土中国乡土文化
老藤“三北”系列小说创作范式与新东北美学意蕴
2023年
作家老藤的《北地》《北爱》《北障》是以东北为创作背景的三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随着东北文艺复兴的提出,老藤作品愈加引起学界的关注。他的“三北”系列小说将现实映入文本,揭示了个体在时代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老藤也为读者再现了东北的发展历史,他的小说是对东北当代社会现实的观照,是东北现实主义创作之典范。老藤的小说通过地缘美学密码为山林文化立传,具有独特的东北地域美学色彩。
徐日君冯雪丽
关键词:老藤现实主义
“新东北作家群”与“新东北文学”摭论——以群体形成、传统赓续与审美追求为例
2024年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与“新东北作家群”崛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众多研讨会与论文的助推下,学界对“新东北作家群”及“新东北文学”的形成、特质、超越及可能,有了较明晰的体悟和较深层的认识。然而,略感不足的是,这些研究对“新东北作家群”产生的契机、赓续的传统、高扬的精神谈论较少,且对这一群体的定义角度不同、时段不一,多有抵牾;对“新东北文学”崛起本身所固有的基因元素、与之相关的文化定位分析不够;对其创新流变、审美追求、艺术品质提升空间语焉不详。基于此,本文将聚焦这些问题,坦陈粗见。
徐日君王科
关键词:东北文学审美追求赓续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用的办公桌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汉语言文学教学用的办公桌,包括桌面和支架,还包括底板,所述桌面和底面内均设有两隔板,其将桌面和底板内部分别分隔为设在左右两侧的两移动腔和设置在两移动腔中间位置的中间腔,所述两移动腔的外侧面均开有移动口,...
徐日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