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梦真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因素
  • 1篇年龄
  • 1篇年龄分布
  • 1篇重大技术发明
  • 1篇威布尔分布
  • 1篇进化树
  • 1篇空间分异
  • 1篇技术进化
  • 1篇发现型

机构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徐梦真
  • 7篇杨中楷
  • 6篇韩爽
  • 1篇林德明
  • 1篇黄颖

传媒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科学与管理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科学的技术发明如何形成——以汤斯的激光专利为例
2015年
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着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继发生的历史图景,这体现出科学革命强大的推动作用。在微观层面,存在着科学向技术转化、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催生技术发明的现实案例。无论是转化过程本身,还是转化过程中动力因素、主体因素、社会因素的作用机理,都对我们今天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描述上述转化过程和剖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站在技术科学的高度上,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提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
重大技术发明产出年龄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数据被引量:3
2015年
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其成长和发展规律需要被清晰认识。在赵红州和姜振寰等老一辈科学学工作者的启发下,面向技术发明的"最佳年龄区"、"峰值年龄"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重大技术发明产出的年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重大技术发明产出的年龄曲线符合威布尔分布,但具体的参数值与形状有其特殊性,这对我们开展工程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开发工作具备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中楷林德明韩爽徐梦真
关键词:重大技术发明威布尔分布
论发明人的“个体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对比自然选择,在技术进化过程中,常见的选择来自于社会选择。相比于社会的群体选择,发明人的个体选择同样重要。发明人的选择实现了可表达的新技术基因的形成,影响着技术进化的进程。发明人的选择受其目标准则的影响,与发明人的自身能力素质和外部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要实现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必须要重视发明人的工作,应从整体环境营造入手,为发明人提供做出创新性工作的有效空间。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
关键词:技术进化
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空间分布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数据,借助Geoda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区域分布进行可视化描述,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明显;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5个地区呈现高高特征,且上海是高高聚集的中心。
杨中楷黄颖徐梦真
关键词:空间分异
基础研究中产出的专利——“巴斯德式”专利视角被引量:7
2014年
巴斯德式的研究范式被界定为巴斯德象限,巴斯德的专利行为开创了从基础研究中产出专利的典型范式。通过对巴斯德的专利进行详实考察,可以揭示出巴斯德式专利的形成机理和战略意义,也可对我国基础研究中的专利产出提供典型的案例借鉴。可以认为,应从科研主体、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撑等维度推动我国巴斯德式专利的产出,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
基于专利的技术进化树的构建与解析被引量:2
2015年
现有的技术进化研究多数是针对人工制品展开的,而技术还包涵众多底层的知识形态的元素,这些元素往往会成为技术进化树形成和演变的主导力量。由此出发,基于专利及其引用过程,借鉴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构建技术进化的可视化过程,描述技术进化树的特征,分析其与生物进化树的差异性特征。最后依照马克思的观点,对技术进化树演化发展的动力进行分析,认为发明人是技术进化的主要动力,个体选择决定了技术进化的路径和方向。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
巴斯德式专利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在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背景下,为了满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要求,我国正积极调整知识产权国家战略,尤其注重培育对技术发展和产业革新具有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发明专利。而基础研究作为蕴含着丰富科学理论与技术原理的领域,是培养基础性发...
徐梦真
关键词:社会因素
文献传递
基础性专利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3
2014年
基础性专利是一个新概念,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学术界做出回答。利用几个经典案例归纳和回答了基础性专利"是什么","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基本问题,认为它是来源于基础研究,形成于技术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发明的专利化存在形式。最后鉴于基础性专利所蕴含的丰富的政策含义,提出了面向基础性专利培育的政策设计构想,以基础性专利的形成带动各项资源要素的配合,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杨中楷徐梦真韩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