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昱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药品不良反应的调查与护理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集到的444例ADR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ADR的发生以女性、老年患者居多,其临床表现多样,发生因素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相关。应加强对ADR的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结论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曹晨昱黄梅娟阮洪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护理
- 一种医用下肢外科换药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下肢外科换药支架,包括竖直杆、横杆、下升降杆、底座、上升降杆、固定套、安装螺母、脚垫、工具盘与污物盘,所述竖直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下升降杆,...
- 施夏叶朱春芳曹晨昱邹丽萍孙佳倩张海燕陆晓露
- 文献传递
- 关于神经病学PBL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思考
- 2013年
- 神经病学是涉及多个基础学科的临床专门学科,其内容复杂抽象,令学生望而生畏。PBL是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和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是影响PBL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才能使PBL的优势真正得以体现。
- 严为宏方洁方晶曹晨昱刘建仁
- 关键词:神经病学PBL心理
- 中国人群与年龄相关的重要激素自然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重新探讨中国人群随年龄的增长体内重要激素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5 935名(男性2 286名,女性3 649名)健康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问卷调查、人体指标测量及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及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间的激素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探讨年龄与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在40岁以后的男性和女性中均逐渐上升,并分别在80岁和60岁稳定在较高水平;雌二醇在女性40岁以后开始出现下降,并在70岁趋于稳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在男性中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在女性绝经期有轻度下降。(2)空腹胰岛素在男性6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在女性中变化不显著,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男性和女性中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促甲状腺激素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4)25-羟维生素D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在男性中趋势更为显著。(5)在41~60岁,绝经女性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未绝经者显著升高,雌二醇水平较未绝经者显著降低;与41~50岁未绝经女性相比,51~60岁未绝经女性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中国人群中激素水平与年龄明显相关,并且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
- 陆萌李青翁盼朱春芳曹晨昱陆颖理
- 关键词:激素年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 压力性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9年
- 压力性损伤是身体局部受压使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局部皮下及组织缺血坏死出现破溃的一种疾病;压力性损伤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了解压力性损伤的各类治疗方法有助于为疾病的护理提供借鉴,并为开发新型治疗方法奠定基础。常见的压力性损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局部疗法、物理疗法和营养疗法。
- 孙佳倩曹晨昱朱春芳阮洪
- 关键词:物理疗法营养疗法
- 肥胖症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肥胖不仅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而且与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脂质异常、糖尿病、高脂血症、呼吸睡眠暂停等密切相关。因此,肥胖症是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食欲抑制药、消化吸收阻滞药、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和中医药等都对肥胖症有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肥胖症的药物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 曹晨昱金剑肖忠革
- 关键词:肥胖症药物治疗
- 改良24小时尿留取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小时尿留取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瓶口,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与瓶口相适配的密封瓶盖,所述密封瓶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密封瓶盖的顶部设置有系带,所述瓶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插卡槽,所述瓶体的外表...
- 朱春芳曹晨昱邹丽萍孙佳倩张海燕陆晓露
- 文献传递
- 连续使用利拉鲁肽9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例随访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回顾1例连续9年使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利拉鲁肽的患者,通过随访其血糖、胰岛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观察利拉鲁肽的降糖疗效和心肾保护作用。患者为69岁男性,2011年初因左下腹皮下囊肿感染持续不愈至我院门诊,发现血糖升高,检测空腹血糖10.2 mmol/L,餐后2 h血糖12.9 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结合相关检查后考虑合并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开始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013年患者发现冠心病,尽管当时GLP-1RA的临床证据并不十分充分,我们仍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将利拉鲁肽引入了治疗方案(利拉鲁肽1.2 mg/d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16 U/d皮下注射,二甲双胍0.5 g、3次/d口服)。在后续的临床随访中,利拉鲁肽予以加量(1.8 mg/d皮下注射),配合二甲双胍1.0 g、2次/d,伏格列波糖0.2 mg、3次/d口服,地特胰岛素逐步减量后停用,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和胰岛功能保留,大血管并发症长期保持稳定,糖尿病肾脏病缓解,蛋白尿恢复至正常水平。通过本例的治疗经验,结合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了利拉鲁肽及其同类药物在糖尿病长期治疗中的重要价值。
- 曹晨昱姜博仁
- 关键词:利拉鲁肽长期疗效
- 2018年上海社区糖尿病用药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效果,为该地区糖尿病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上海社区糖尿病流病学调查研究数据库,年龄≥18岁目前居住于此区域或居住时间≥6个月的成年人4612名纳入此项研究.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将人群分为未用药组、单药组、双药联合组及多药联合组,比较不同用药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 4612名患者中有70.9%使用降糖药物,其中34.8%的人使用二甲双胍,35.1%使用磺酰脲类,22.9%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13.8%使用胰岛素.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中,联合用药者的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脑卒中、糖尿病足的患病率较未用药者及单药使用者高(P<0.01).总人群中HbA1C<7%者仅有41.3%,其中未用药组的患者空腹血糖和HbA1C值比所有用药组的都低,HbA1C达标率较其他组高(P<0.01).随着用药数量的增加,HbA1C越不容易达标(P<0.01),总人群中BMI<24 kg/m2的患者占42.2%,而4组之间的BMI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论是单药降糖还是多药联合降糖,上海社区糖尿病患者降糖使用频数较高的药物是二甲双胍、磺酰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上海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欠佳.其中,多药联合降糖者,糖尿病病程较长,HbA1C达标率较低,而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也越高.
- 陈小曼王宁荐陈奕朱春芳曹晨昱布阿提卡木·阿布都克日木张雯陆颖理
- 关键词:HBA1C空腹血糖体重指数降糖药
- PBL结合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在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PBL结合三维、动态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对脑血管病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脑血管病理论教学中分组实施单独PBL和PBL结合三维、动态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两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评价学习效果。结果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及讨论气氛、知识掌握程度、脑血管解剖学习的难易程度、定位诊断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程度等方面,PBL+造影观摩组均明显优于单独PBL教学组(P<0.01)。PBL+造影观摩组脑血管病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单独PBL教学组(P<0.01)。讨论PBL与脑血管造影术实时观摩结合,是丰富PBL模式的初步探索,有利于改善脑血管病的教学效果。
- 严为宏方洁唐学梅曹晨昱刘建仁
- 关键词:PBL教学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