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民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室内环境VOCs的GC-MS的测定
- 环境空气中含有大量复杂而又痕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其分析检测一直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室内环境主要与室内装修材料有关,因为室内装修材料的复杂性,目前室内空气中已检出的有机化合物超过1000中之多.通过大量的实验,本文...
- 曹民江朝强许启荣罗亦芳
- 关键词:室内环境挥发性有机物毛细管电泳
- 文献传递
- 人尿中柯铁宁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建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准确测定人尿中柯铁宁含量的方法。方法用β-葡萄糖苷酸酶水解共轭存在的三羟基柯铁宁(THOC)及柯铁宁(COT),以n-丁基乙酸及二氯甲烷混合液(2:1)萃取尿中的柯铁宁成分。应用HP-5MS交联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用GCMS 测定其含量。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回收率>9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4.30%。结论 GC-MS法可以准确测定人尿中柯铁宁含量,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并具有背景值少、快速、准确可靠等特点,已应用于广州生物库老年人队列大样品量的人尿中柯铁宁的研究。
- 曹民张奕伦江朝强林大庆郑家强张维森
- 尿中苯巯基尿酸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建立和完善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检测尿苯中巯基尿酸(S-PMA)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液-液萃取技术提取后进入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酸铵和甲醇的混合物,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实现样品的分离。以ESI模式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对所得谱图进行分析。结果本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A=90.2488c+3896.3869,回归系数r=0.9995,线性范围为10~5000μg/L,检出限为10μg/L,灵敏度为0.0011μg/L,样品回收率77.8%~8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2%,精密度日内误差为0.9%~1.2%,日间误差为0.9%~1.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尿S-PMA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方法,简捷快速、结果准确,为职业卫生工作中尿S-PMA的日常常规检测奠定了基础。
- 陈浩李旭东刘移民黄招发曹民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技术
- 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或(和)吸烟对死亡的影响——广州165660名职工队列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或 (和 )吸烟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 1989~ 1992年广州市实施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建立的 16 5 6 6 0名年龄≥ 30岁的工厂职工和司机的个体健康档案为基础资料 ,填入光学扫描直读表 (ICR)并建立基线数据库 ,随访至 1998年 12月 31日 ,了解队列中职工生存状态和死亡原因 ,计算RR(95 %CI) ,绘制产生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或吸烟的累积生存曲线。结果 (1)16 5 6 6 0名队列职工 ,平均年龄 (4 2 .0± 6 .3)岁 ,30~ 49岁占 87% ;37.3%的职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 ,工厂男职工吸烟率为 70 .8% ,男司机吸烟率为 5 4.8% ,全部女职工吸烟率不足 2 .0 % ;(2 )平均随访时间为 (7.6± 1.1)年 ,共随访 12 5 2 16 8人年 ,总死亡人数为 2 437人 ,有 5 1名死因不明 (占 2 .1% ) ,总死亡率为 194.6 /10万人年 ;(3)调整相关因素后 ,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对总死亡、中风和其他原因的死亡 ,其RR(95 %CI)分别为 1.11(1.0 2~ 1.2 0 )、1.30 (1.0 1~ 1.6 8)和 1.2 7(1.0 6~ 1.5 1) ;吸烟对男职工总死亡、恶性肿瘤和肺癌死亡 ,其RR(95 %CI)分别为 1.2 3(1.11~ 1.35 )、1.34 (1.16~ 1.5 4)和 2 .5 1(1.81~3.48) ;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并吸烟者 ,总死亡和恶性肿瘤死亡的RR(95 %CI)增至 1.32 (1.16~ 1.5 1)和1.
- 江朝强Lam TH刘薇薇张维森Ho SYAJ Hedley何健民曹民朱昌淇
- 关键词:吸烟前瞻性队列研究
- 多溴联苯醚化合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为降低火灾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各种添加型的溴代阻燃剂(BFRs)被广泛使用,以多溴联苯醚(PBDEs)、四溴双酚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为主。作为一种优廉的阻燃剂,BFRs、PBDEs在给人类带来众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
- 顾春晖曹民刘移民
-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化合物生态环境阻燃剂
- 苯暴露大鼠尿中反-反式黏糠酸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苯动态染毒大鼠模型尿中反-反式黏糠酸(t,t-MA)的变化情况,探讨尿t,t-MA作为苯职业暴露水平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数量相同,雌雄各半;纯苯动态染毒28d(分4个时段,每时段染毒5d后停2d)。监测苯浓度,每个时段染毒后立即取5h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检测大鼠尿中t,t-MA浓度,并用尿肌酐校正。结果在不同染毒时段内,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间尿t,t-M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鼠尿中t,t-MA浓度随着环境中苯浓度增高而升高,且没有随染毒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结论动物模型研究说明尿中t,t-MA是反映苯接触水平比较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 刘移民陈浩李旭东黄建勋黄招发曹民
- 关键词:苯生物标志物
- 毛细管电泳检测唾液酸的方法及初步应用
- 2000年
- 目的 利用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 ,CE)分离效果好、稳定性强的特点。建立毛细管电泳测定血清中唾液酸 (SialicAcid ,SA)的方法 (CE SA法 ) ,并与经典的化学比色法 (CH SA法 )进行对比研究 ,以达到快速、准确测定血清SA的目的。方法 在 2ml试管中分别加入 0 0 5mol/L硫酸 1ml和 10 0 μl血清 ,充分混合 ,然后试管紧塞 ,于 80℃水浴箱中水浴 30min ,试管冷却后离心 5min ,吸 1ml上清液于自动进样管中上机进样。结果 CE SA法检测范围为 1 2 0~2 80mmol/L ,线性方程为y =-0 .6 48± 6 .394x ,相关系数 0 .9993 ,平均回收率是 10 1.2 3 %。 113名交警唾液酸 (CE SA法 )均值为 (1.76± 0 .2 0 )mmol/L[(5 49.30± 3 .73)mg/L]。CH SA法测定均值为 (1.75± 0 .2 4)mmol/L ,两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毛细管电泳能提供一种很好的分离、检测唾液酸的方法 。
- 曹民江朝强张维森何健民刘薇薇许启荣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唾液酸血清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稳定剂中的三甲基氯化锡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塑料稳定剂中三甲基氯化锡(TSC)的测定方法。着重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条件的选择、方法的回收率、线性范围、检出限及精密度等指标。方法样品中的TSC经硼氢化钾衍生氢化、正己烷提取后,再用GC—MS法进行检测。结果TSC含量在4.8~1207.0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最低检出限为1.2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7%~9.0%。回收率为95.4%~96.6%。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各种塑料稳定剂中TSC的浓度,各项指标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 陈纠曹民郭冠浩陈坚刘移民
- 关键词:气质联用稳定剂三甲基氯化锡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血清中敌鼠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快速鉴定鼠药中毒生物样品的敌鼠成分。方法用乙酸乙酯-乙醇(2+1,V/V)混合液萃取病人血清中疑似成分,用GC-MS仪,HP-5MS交联弹性毛细管石英柱(30.00m×0.25mm×0.25μm)进行分离,以氦气为载气进行质谱分析,以质谱专用数据库(NIST98)鉴定。结果经质谱库检索分析得出该病人血清中疑似成分离子谱图与敌鼠钠标准质谱图的匹配度为96%,从而确定该病人血清中含有敌鼠成分,与临床症状符合。结论本方法可快速定性检测血清的敌鼠成分,且准确性和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还可同时定性其他鼠药成分,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在急性化学中毒事故快速处理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 陈坚李勇勤麦剑平曹民
- 关键词:GC-MS血清
- 2008年广州市电池行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掌握广州市电池行业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情况,为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广州市各区、县24家电池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检测其工作环境中铅烟、铅尘、镉、镍、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电池企业内接触噪声和毒物的工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不容乐观,防护耳塞佩戴率仅为6.56%,毒物接触工人仅佩戴棉纱口罩。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发现铅酸蓄电池厂、锌锰电池厂和镉镍蓄电池厂内铅、镉、锰等重金属及噪声超标严重,超标率:铅烟92.6%、铅尘60.3%、锰15.6%、镍26.9%、镉100%、噪声42.4%。结论建议加强电池行业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梁嘉斌杜伟佳曹民刘移民
- 关键词:电池行业职业卫生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