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伟
- 作品数:84 被引量:2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空间机器人操作任务可视化仿真研究
- 2011年
- 利用先进的可视化软件仿真空间机器人的复杂任务过程是进行空间机器人研究的重要途径。围绕空间机器人操作任务的可视化仿真,在分析空间机器人任务过程基础上,采用层次建模思想构建空间机器人几何模型。基于几何模型库的树状层次结构,以配置文件和动态链接库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空间机器人特征功能,并通过动态数据分发管理、区域过滤、多频采样插值等方法实现仿真系统的数据交互与处理。最后利用Orbiter软件的OrbiterAPI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空间机器人任务过程的可视化仿真,真实度高,仿真效果好。研究成果可扩展应用到其它新型航天器系统的可视化仿真。
- 蔡伟伟朱彦伟陈钦
- 关键词:空间机器人可视化仿真二次开发
- 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
- 随着空间交会对接和编队飞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成为当前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预计今后航天器近距离相对飞行将成为空间活动的日常形式。论文以航天器近距离相对运动的轨迹规划与控制为中心,系统研究了自然周期...
- 朱彦伟
- 关键词:滑模控制
- 文献传递
- 空间旋转目标涡流消旋概念与仿真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针对消除空间旋转目标姿态旋转的问题,本文将第二代高温超导技术与涡流制动技术相结合,提出超导式涡流消旋的概念。然后,对涡流消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对多种消旋技术手段的权衡比较归纳出涡流消旋的优势。接着,采用电磁张量理论,建立了电磁—涡流作用机理的精确磁场和涡流力矩模型;最后,考虑实际消旋的任务需求,对典型的高速旋转目标、低速旋转目标、以及复合旋转目标的消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涡流消旋具有足够强大的制动能力,能有效消除目标的高速旋转或复合旋转运动。
- 石永康杨乐平朱彦伟褚福东
- 一种基于导航点的航天器相对运动轨迹生成策略被引量:5
- 2008年
- 针对圆(近圆)轨道航天器相对运动的固定时间状态转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点的多脉冲优化轨迹生成策略。从相对运动动力学出发,应用最优控制理论给出了基于连续推力的最优转移轨线,将引入的导航点限定在最优转移轨线上得到其位置参数;然后利用导航点位置参数建立了脉冲约束下的基于多脉冲的优化轨迹生成模型,采用二次规划算法求解,通过改变导航点位置和脉冲间隔优化轨迹。仿真算例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
- 朱彦伟杨乐平任仙海
- 关键词:最优控制
- 一种基于可达域覆盖的多航天器协同护卫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可达域覆盖的多航天器协同护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威胁源终端可达域求解模型,将威胁源的可达域问题建模为凸优化问题求解,在滚动优化框架下,根据动态更新的威胁源终端可达域,设计协同护...
- 蔡伟伟张润德杨乐平朱彦伟
- 基于随机优化的航天器多冲量相对转移轨迹生成被引量:1
- 2010年
- 空间交会和编队飞行的迅猛发展对航天器相对运动转移轨迹生成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应用相对状态转移矩阵和随机树A*网络搜索算法,解决了各种约束条件下多冲量相对转移轨迹的快速优化生成问题,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参考轨道。给出了形式简单的相对状态转移矩阵,论述了随机树A*网络搜索算法的流程,建立了相对运动多冲量转移轨迹生成模型,便于处理控制约束、碰撞避免等各类约束,且可同时对能耗、时间和冲量次数进行优化,适合于在线轨迹生成。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朱彦伟杨乐平
- 关键词:航天器
- 一种抓捕并移除低轨废弃卫星的捕获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捕并移除低轨废弃卫星的捕获系统,该捕获系统包括网‑伞机构,网‑伞机构包括柔性网、柔性伞与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二系绳与多个第三系绳;柔性网的外轮廓上通过第一系绳连接有若干质量块,且各第一系绳沿柔性...
- 甄明杨乐平王文凯朱彦伟黄涣张元文蔡伟伟胡佳鑫
- 一种燃料消耗低与过程稳定的电磁航天器构型重构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磁航天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消耗低与过程稳定的电磁航天器构型重构方法。该方法主要步骤为:(S1)分别计算电磁航天器编队系统的初始相对平衡态构型和目标相对平衡态构型,(S2)设计时间区间为期望的初始相对平...
- 张元文杨乐平朱彦伟戚大伟黄涣甄明
- 文献传递
- 航天器轨道追逃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
- 2024年
- 随着航天器交会与接近操作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追逃问题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动力学与控制视角,对航天器轨道追逃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给出了基于定量微分对策的轨道追逃问题模型的一般形式,系统梳理了各种类型的轨道追逃问题;对于追逃策略求解,分别针对闭环策略和开环策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围绕人工智能算法与轨道追逃问题的结合,阐述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轨道追逃策略的研究现状。关于未来展望,提出了追逃博弈态势分析、多航天器博弈控制、三体条件下博弈动力学与控制等发展方向。
- 朱彦伟张乘铭杨傅云翔杨乐平
- 关键词:微分对策
- 采用可达域覆盖的多航天器协同护卫策略
- 2024年
- 针对高轨高价值目标护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达域覆盖的多航天器协同护卫策略。从相对运动视角对协同护卫任务进行了描述,并将威胁源多脉冲机动可达域问题建模为凸优化问题求解。在滚动优化框架下,根据动态更新的威胁源终端可达域,设计协同护卫平面及护卫点,以此为终端位置约束构建多航天器协同轨迹规划模型,生成相应护卫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可达域分析方法能够快速计算威胁源终端可达域,协同护卫策略在多个场景下均能有效阻止威胁源,且护卫成功率随护卫航天器机动能力增强而增大。
- 张润德蔡伟伟杨乐平朱彦伟
- 关键词:凸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