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竹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静脉
  • 4篇干预
  • 3篇导管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生活质量
  • 3篇术后
  • 3篇中心静脉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化疗
  • 3篇化疗患者
  • 3篇活质量
  • 3篇PICC
  • 2篇皮肤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综合护理
  • 2篇综合护理干预

机构

  • 11篇江阴市人民医...
  • 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3篇朱竹华
  • 4篇姚洪芳
  • 4篇顾菊凤
  • 3篇刘琼洁
  • 3篇许敏菊
  • 2篇王丽
  • 2篇张丽艳
  • 2篇徐爱萍
  • 1篇黄红娣
  • 1篇曹岳蓉
  • 1篇范晓华
  • 1篇贾青
  • 1篇芮雪
  • 1篇蒋炜霞
  • 1篇张汀荣
  • 1篇徐爱萍

传媒

  • 3篇西部中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第三届中华护...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用于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静脉内心电图定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 CC)尖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6月PI CC置管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肿瘤科常规护理,将2016年7月至12月PI CC置管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2组患者均行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 CC尖端。比较有形成果包括心电图波形稳定性、PI CC尖端到位率、PI CC非计划拔管率,记录无形成果包括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和品管手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电图稳定性高,PI CC尖端到位率高,PI CC非计划拔管率低(P<0. 05)。研究组患者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和谐度和品管手法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改善静脉内心电图定位PI CC尖端效果,提高无形效果。
朱竹华许敏菊徐爱萍张丽艳
关键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品管圈活动心电图
外治法治疗PICC置管局部皮肤过敏症30例的护理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治疗PICC置管并发症:穿刺部位周围局部皮肤过敏症。方法总结30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的穿刺部位周围局部皮肤过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应用醋酸曲安奈德软膏应对PICC穿刺部位周围局部皮肤过敏症问题。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运用外用药治疗PICC置管并发症:局部皮肤过敏症治疗后,有助于延长PICC留置时间。
朱竹华
关键词:外治法
金黄散加红花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PICC术后出现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采用金黄散加红花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金黄散加红花外敷能有效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
朱竹华
关键词:静脉炎PICC护理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自愿选择PICC置管的住院肿瘤患者,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PICC置管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9号头皮针头替代赛丁格套件中的18G套管针)进行穿刺置管,记录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发生率和VAS评分,观察置管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改良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穿刺点渗血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置管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改良组评分比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点渗血和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心理健康。
朱竹华顾菊凤曹岳蓉范晓华姚洪芳刘琼洁
关键词:改良塞丁格技术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肿瘤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肿瘤科感医院染、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 1年10月至2013年1月1236例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医院感染89例,其中男53例,女46例...
朱竹华蒋炜霞顾菊凤姚洪芳刘琼洁
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放射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患者关节功能、皮肤损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80例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放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皮肤防护、饮食营养指导、生活指导、心理指导和关节功能锻炼等措施。放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放疗前后的肩、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和放射性皮肤损伤(按照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发生情况及程度评定。结果放疗前,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放疗后,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放疗前,而观察组肩、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期间,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9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肩、肘关节功能受限及放射性皮肤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王丽朱竹华
关键词:乳腺癌关节功能皮肤反应生活质量
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记录2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后,干预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朱竹华顾菊凤姚洪芳刘琼洁
关键词:胃癌术后化疗协同护理模式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能力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16年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CC模式护理,记录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护理后3、6个月,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SCA评分和Karnofsk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CC模式能改善TIVAP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朱竹华许敏菊张汀荣黄红娣徐爱萍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肺癌靶向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评估、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生活干预、穴位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和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两组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回避、屈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功能量表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社会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量表的恶心呕吐、疼痛、疲倦及经济困难、食欲缺乏、腹泻、便秘、失眠、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肺癌靶向治疗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朱竹华许敏菊徐爱萍张丽艳
关键词:综合护理生活质量
肿瘤化疗患者PICC固定方式的改进与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 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首次化疗患者90例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顺穿刺血管方向摆放法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摆放法固定。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导管的破损情况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询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破裂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观察组发生局部渗血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1);而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为(1.02±0.27),(1.32±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6±0.35),(2.45±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1.173,1.528;P<0.05)。结论采用顺穿刺血管方向摆放法固定方式,可以减少PICC应用维护过程中的局部渗血,同时可以预防PICC导管破裂和增加患者对PICC的满意度和舒服度。
顾菊凤朱竹华姚洪芳刘琼洁
关键词:肿瘤化疗PIC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