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轶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洞庭湖
  • 2篇生境
  • 2篇群落
  • 1篇冬季水鸟
  • 1篇洞庭湖湿地
  • 1篇鱼类
  • 1篇鱼类群落
  • 1篇鱼类群落结构
  • 1篇三峡大坝
  • 1篇生境破碎化
  • 1篇生境丧失
  • 1篇湿地
  • 1篇水鸟
  • 1篇水鸟群落
  • 1篇破碎化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景观格局变化
  • 1篇类群
  • 1篇过度捕捞
  • 1篇捕捞

机构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作者

  • 2篇朱轶
  • 2篇吕偲
  • 2篇雷光春
  • 1篇胡慧建
  • 1篇史林鹭
  • 1篇朵海瑞
  • 1篇王忠锁
  • 1篇刘云珠
  • 1篇贾亦飞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为干扰下西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冬季水鸟的响应被引量:50
2013年
为了研究人类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作者采用1996年12月4日TM遥感影像和2013年1月1日环境小卫星遥感影像,对西洞庭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西洞庭湖恢复湿地、片断化自然湿地和人工杨树林3种现有典型生境中水鸟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LUCC和景观格局分析表明,与1996年相比,2013年西洞庭湖湖区杨树(Populus spp.)林面积增加了9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面积增加了30.6%,水域、草滩、泥滩地等天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6.4%、49.8%和39.8%。湿地生境改变、破碎化严重,景观破碎度指数(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LFI)从1.239上升到2.897。3种典型生境中越冬水鸟的种群结构、数量及分布特征表明,恢复湿地是当前部分越冬水鸟的主要栖息场所,但水鸟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较低(H'=1.866);自然湿地因严重破碎化,面积变小,水鸟数量较少,但多样性指数较高(H'=2.118),且是黑鹳(Ciconia nigr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杨树林的种植改变了原有自然湿地景观,仅发现水鸟1种2只,说明其已不适宜水鸟栖息。本研究表明,西洞庭湖湿地景观的改变、生境破碎化导致其生物多样性降低,杨树种植对自然湿地的侵占是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湿地管理中应严格控制杨树林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将人工杨树林恢复为自然湿地。
刘云珠史林鹭朵海瑞彭波涌吕偲朱轶雷光春
关键词:湿地生境破碎化水鸟群落
三峡大坝运行前后西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被引量:27
2014年
鱼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鱼类的群落结构动态直接反映湿地生境及外部驱动力的变化.三峡大坝运行后,长江中游江湖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西洞庭湖地处洞庭湖西部,是受此变化影响最为直接的区域之一.为监测西洞庭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原因,于2002年9月-2003年8月和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西洞庭湖进行了两次鱼类群落调查.共鉴定到鱼类7目17科91种,其中鲤形目最多,为58种,占总种数的63.7%.两次调查结果显示,三峡大坝运行后西洞庭湖鱼类物种数由85种下降到6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由5.00和1.11下降为4.14和1.00,鱼类个体小型化趋势明显.两次调查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均为底层、定居性、杂食性鱼类,且其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而肉食性鱼类、中上层鱼类、半洄游性鱼类和产粘性卵、沉性卵鱼类个体数量占比均有减小的趋势,其中中上层鱼类变化有显著性差异.三峡大坝运行后10年间,西洞庭湖鱼类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西洞庭湖鱼类生境丧失、捕捞胁迫,加剧了一些特定类群的生存压力,并反映于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朱轶吕偲胡慧建王忠锁贾亦飞何木盈黄小军雷光春
关键词:鱼类群落结构三峡大坝生境丧失过度捕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