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抗凝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3种不同抗凝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阿司匹林组(A组)44例,普通肝素组(B组)34例,低分子肝素组(C组)44例。观察3组患者应用上述3种药物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时间及心电图好转时间、治疗过程中出血事件、治疗后1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与C组在心绞痛缓解时间及心电图好转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0.01),而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复发C组明显低于A组(P=0.002)及B组(P=0.041),用药期间出血事件C组明显少于B组(P=0.03)。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均能明显在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低分子肝素心绞痛复发及减少出血危险性等方面优于肝素组,且更适合于长期治疗。
- 林振发朱鹏程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入院后均接受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胺碘酮,对照组口服心律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68.3%。两组临床疗效及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一例因使用胺碘酮致心功能恶化。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心律平,可作为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 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急性肺水肿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本病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中抢救成功28例(78%),自动出院或转院5例(14%),死亡3例(8%)。结论:对急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急救必须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病例应尽早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
-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急诊机械通气
- 前列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华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年龄、病程、原发病和心室率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 ug/次,每日1次,持续10-14 d,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6 min步行距离延长,静息心率显著减慢(P均<0.0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P<0.01),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鹏程林镇荣陈庆超杨锡泉张琳
- 关键词:前列地尔心脏功能心室重构
- 酚妥拉明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肺心病高凝状态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肺心病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本组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在确诊肺心病高凝状态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高凝状态指标改善程度及疗效结果与对比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肺心病高凝状态的干预是安全有效的。
- 朱鹏程陈庆超杨锡泉
- 关键词:酚妥拉明低分子肝素肺源性心脏病高凝状态
- 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总结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静滴联合西比灵口服治疗,与40例应用西比灵口服进行对比观察,对二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组总有效率97.5%,西比灵治疗组总有效率8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比应用西比灵明显提高,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朱鹏程林振发
- 关键词:葛根素西比灵颈性眩晕
- 特殊表现过敏性紫癜12例误诊分析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12例被误诊的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过敏性紫癜诊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被误诊的12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类,其中误诊为肠套叠1例,出血性肠炎2例,颅内感染1例,药物过敏1例,急性风湿热2例,急性肾炎5例误诊时间最长40d、最短1d,中位时间8d。因这些病例都不以肢体皮肤出血性斑丘疹为首发症状,患者就诊时症状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结果:临床医生对特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容易误诊。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过敏性紫癜这些特殊表现的警惕性,要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仔细分析病情,不能忽视一些重要体征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 林振发朱鹏程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误诊
- 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的影响。方法观察58例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校正的QTcd的变化。结果难治性心律失常组QTc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1±28.12 vs.41.22±30.45,t=2.903,P<0.01)。难治性心律失常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后QTc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8±20.28 vs.86.21±28.12,t=2.327,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能缩小QTcd,可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胺碘酮QT离散度
- 心源性休克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心源性休克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成功22例(57.9%),死亡16例(42.1%)。结论:心源性休克病因复杂,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针对不同心脏基础病变,争分夺秒地正确实施救治。
- 朱鹏程陈庆超杨锡泉
-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死亡率
- 奥美拉唑致急性尿潴留l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1岁,因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2个月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5℃,P7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检查胃镜示: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②胆汁反流性胃炎。即给予阿莫西林0.5,每天3次口服,硫糖铝1.0,每天3次口服;吗丁林10mg,每天3次口服;奥美拉唑(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每天2次口服。
- 林振发朱鹏程
- 关键词:奥美拉唑急性尿潴留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上腹部疼痛神经系统检查心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