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莎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云南省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科技推广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科技推广后所取得的成效。为了增加项目造林的科技含量,项目一启动就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96.4万亩),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 曾龄英杨家伟李丽莎刘复华杨慧琼
-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名录被引量:2
- 1989年
- 198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时,采集到半翅目昆虫标本多件,并进行了鉴定。由于时间、篇幅所限,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中未能列入。此次将自然保护区的半翅目异翅亚目14个科272属共526种的昆虫名录整理出来,供有关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
- 李丽莎王用贤杨道生杨兰英
- 关键词:异翅亚目蝽科DALLAS
-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
- 1995年
-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李丽莎,赵涛,刘宏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病原线虫是一种菌、虫共生体,其3龄带鞘幼虫可通过寄主口器或自然孔口进入昆虫血腔,释放所携带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使寄主在短期内死亡。为了研究新线虫Neoapl...
- 李丽莎赵涛刘宏屏
- 关键词:松纵坑切梢小蠹线虫感染感染死亡率病原线虫增殖
- 云南松蠹害木清理技术标准及处理方法被引量:1
- 2005年
- 陈鹏周楠赵涛李丽莎李浩然泽桑梓刘宏屏
- 关键词:云南松林技术标准钻蛀性害虫松小蠹气候条件
-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4年
- 通过对云南省 3个蠹害区的观测研究 ,证实云南松林分自身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关系密切。就云南松个体而言 ,根据林木生长分级标准 ,松小蠹主要危害被压木及濒死木 ,很少危害优势木及亚优势木 ;就林分整体而言 ,同一山体的东坡和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重 ,西坡和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轻。林缘蠹害程度明显高于林内 ;林分郁闭度与蠹害指数呈负相关 ,郁闭度越低蠹害越严重。研究证实 ,松小蠹有明显的趋光行为 ,即阳坡林分、林缘。
- 陈鹏周楠赵涛胡光辉冯志伟李丽莎
- 关键词:云南松林分状况松纵坑切梢小蠹
-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63
- 1997年
-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在云南分布很广,80年代以来,在昆明、红河、楚雄3地、州30个县的云南松人工林内猖獗危害,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该虫在云南1a一代,全年危害,无明显的越冬现象。每年5~11月蛀梢,11~翌年5月蛀干,树皮下各虫态种群高峰期出现在2~5月,此时是清理蠹害木的最佳时期。成虫干转梢及由梢转干在林间扬飞期1~14d,集中扬飞3~4d。
-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杨道生
-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生活史云南松
- 纵坑切梢小蠹危害与环境关系研究被引量:21
- 1997年
-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大气湿度低、气候干旱,入侵严重;温度越高,小蠹发育速度越快,侵入成功率越高;云南松林立地条件差、阳坡、山脊、林缘、郁闭度低、长势弱均易遭蠹害。森林火灾、乱砍滥伐造成小蠹虫的虫源地。
- 李丽莎柴秀山王海林杨道生
- 关键词:纵坑切梢小蠹云南松气候因子
-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间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 李丽莎刘宏屏周楠赵涛陈鹏李浩然王海林雪玲王宏虬张瑆卢南
- 关键词:松小蠹控制技术云南松生活史
- 松小蠹综合控制研究
- 2000年
- 李丽莎
- 关键词:综合控制
- 松小蠹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效果测定被引量:15
- 2000年
- 采用四臂嗅觉仪进行寄主和虫体聚集信息化合物对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引诱活性测定。根据不同浓度各种单组分及复组分聚集信息化合物对不同时期成虫的引诱结果,认为供试的各种单组分化合物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但以复组分化合物的引诱效果较好,其中又以虫体和寄主信息化合物复配的效果最好。成虫梢转干时期是对聚集信息化合物最敏感的时期。初步确定了能够较好引起松小蠹成虫聚集行为的4种复组分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为MBXS+APX、APX+YS、MBXT +APX和APX+BPX+YS,引诱率分别达到87.4%、84.2%、82.8%和81.4%。适用时期为松小蠹成虫梢转干(11~2月)阶段。
- 周楠李丽莎赵涛邓建宇
- 关键词: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