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予晋

作品数:24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重大科技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理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稀土
  • 4篇等离子体质谱
  • 4篇等离子体质谱...
  • 4篇电感耦合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荧光粉
  • 4篇质谱
  • 4篇质谱法
  • 4篇离子
  • 4篇发光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电感耦合等离...
  • 3篇东昆仑
  • 3篇荧光
  • 3篇质谱法测定
  • 3篇年代学
  • 3篇绿色荧光

机构

  • 17篇吉林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24篇李予晋
  • 8篇王娟娟
  • 7篇孙丰月
  • 7篇袁曦明
  • 5篇周燕
  • 5篇钱烨
  • 3篇王铁夫
  • 3篇严春杰
  • 3篇宋羽
  • 3篇曾路
  • 3篇尚淑娟
  • 2篇李碧乐
  • 2篇王宗霞
  • 2篇王永钱
  • 2篇霍亮
  • 2篇王琳琳
  • 2篇王力
  • 2篇张延洁
  • 2篇苏蓉
  • 2篇张宇婷

传媒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世界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液晶与显示
  • 2篇2006年全...
  • 1篇黄金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 1篇矿产勘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硅藻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藻土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硅藻土粉碎,在闪烧窑中闪烧改性,在改性后的硅藻土中加入发泡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后添加壳聚糖溶液;用造粒机进行造粒,将所得造粒在烘箱中加热发泡,制得成品。采用闪烧法活化改性,烧...
李予晋周燕王铁夫张延洁曾路彭小芹
文献传递
华北地台东北缘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被引量:5
2020年
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研究区经历了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宙"辽吉洋"的构造演化,中生代早期遭受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影响,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同时也记录了丰富的成矿信息。为厘清区内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与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研究区不同成矿地质体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条带状贱金属矿化的荒岔沟组变粒岩锆石年龄为2157Ma,其形成与辽吉洋洋壳俯冲产生的强烈海底火山喷发密切相关,在火山喷发的间歇期形成了条带状矿化的火山-沉积岩;(2)正岔矽卡岩型铅锌矿的成矿地质体(正岔岩体)由具有埃达克属性的高镁闪长岩和低镁花岗岩组成,形成于晚三叠世(224.3~218.5Ma),是古亚洲洋闭合和持续碰撞造山导致的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暗示华北地台北缘岩石圈规模有限的减薄和克拉通破坏的起始时间可能为晚三叠世;(3)西岔金银矿的成矿地质体西岔正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将西岔金银矿的成矿时代限定在~121.1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岔金银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伸展作用相关。
钱烨孙金磊李予晋李予晋刘金龙于娜孙丰月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
东昆仑骆驼峰地区中晚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骆驼峰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昆北弧后裂陷带,其内发育大量记录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岩浆岩。本文对该地区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用以限定古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233Ma),钾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8Ma)。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分属于中钾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A/CNK值为0.92-1.02,具有偏铝质花岗岩类属性。两类岩石均具有负铕异常、稀土总量低、轻稀土明显分馏和铕弱异常的特点。花岗闪长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为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钾长花岗岩具有相对较高Nb、Ta和Rb含量,显示出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暗示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已经闭合进入陆陆碰撞阶段。两类岩石记录了古特提斯洋俯冲到消亡的构造体制的转换。
顾焱钱烨李予晋李予晋刘雷孙丰月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体制转换东昆仑
ESEM研究超声分散对稀土绿色荧光粉体晶型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PDP 显示器具有屏幕大、视角宽、清晰度高、重量轻及机体薄等出众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显像、光源、X 射线增感屏及医学放射学图像摄影技术等领域。PDP 的显示性能除了与其显示屏结构、驱动技术有关外,其中一个重要影响...
王娟娟宋羽李予晋袁曦明
文献传递
江苏省盱眙凹凸棒石提纯工艺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李予晋曾路王娟娟严春杰
关键词:凹凸棒石粘土提纯工艺链状结构
王水提取-在线氩气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被引量:3
2023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Ag)时,会遭受以锆(Zr)源为代表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质谱干扰。建立一种基于王水提取-在线氩气稀释-ICP-MS法测定Ag的分析方法,样品中超过90%的Zr组分在沸水浴-王水提取过程中被去除,样品溶液中残余Zr对^(107)Ag所造成的质谱干扰则通过在线氩气稀释技术(在样品气溶胶进入ICP炬焰前使用适量Ar气进行稀释)被有效消除(ZrO+ZrOH/Zr<0.01%)。在最佳化的运行条件下,获得的Ag方法检出限(LOD,3σ)为1.86 ng/g,20种国家地质标准参考物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方法能够充分应用于批量地质样品分析。
张宇婷孙丰月李予晋苏蓉郝洋
关键词:地质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锌矿区土壤中微量元素被引量:8
2011年
铅锌矿区土壤样品经高压密闭消解罐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铬、砷、镉、镍、铜、锰、锌、钴和铅等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加入盐酸降低硫对铜测定的干扰,运用干扰方程校正光谱干扰,用内标校正消除基体影响。砷的检出限(3s)为1×10-4mg·g-1,其余8种元素的检出限(3s)均为1×10-5mg·g-1。9种元素的回收率在90.1%~109.1%之间。方法用于土壤标准物质(GBW 07401、GBW 07404、GBW 07406)分析,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
周燕郑培玺王铁夫李予晋张延洁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铅锌矿区微量元素
助熔剂硼酸对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
2009年
以Y_2O_3、Gd_2O_3、Eu_2O_3和H_3BO_3为原料,草酸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_3:Eu^(3+)。着重研究了H_3BO_3作助熔剂对荧光粉(Y,Gd)BO_3:Eu^(3+)结构、发光性能、平均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过量的H_3BO_3作助熔剂有利于荧光粉的晶化,能提高荧光粉的相对发光强度,减小荧光粉的平均粒径,同时还能使颗粒变得均匀;H_3BO_3的最佳补偿量为3%。
王娟娟袁曦明李予晋尚淑娟庞明陈雄
关键词:助熔剂发光性能
东昆仑群力地区晚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报道了东昆仑群力地区正长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进行了讨论。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群力正长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为376.2Ma(MSWD=0.25),属晚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花岗岩。岩体富硅(SiO_2=74.61%~77.85%)、富碱(Na_2O+K_2O=7.03%~7.94%)、高铁镁比(FeO^T/MgO=11.39~36.93)、贫钙(CaO=0.50%~1.01%)、贫镁(MgO=0.06%~0.20%);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海鸥型"分布特点,具有强烈的负铕异常(δEu=0.08~0.09);高镓含量(Ga=22.86×10^(-6)~27.06×10^(-6)),富集高场强元素组合(Zr+Ce+Nb+Y=720×10^(-6)~891×10^(-6))、亏损Ba、Sr、P、Nb、Ta、Ti等;同时岩体具有高的锆石饱和温度(991℃~1 201℃)。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群力正长花岗岩体属于A型花岗岩中的A_2型花岗岩,结合区域研究成果,认为群力正长花岗岩形成于始特提斯洋闭合后的伸展构造背景。这一结果将始特提斯洋闭合后的伸展作用时限从中泥盆世延长到晚泥盆世。
刘雷钱烨孙丰月孙丰月顾焱李予晋
关键词:A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
辽东半岛早白垩世早期高分异花岗伟晶岩成因与构造背景被引量:4
2020年
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华北克拉通北缘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极其稀少,研究程度较低,导致该时期的地质背景限定缺乏直接证据.对辽东半岛三股流地区新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阴极发光(CL)成像技术、锆石微量元素、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研究区早白垩世早期构造背景提供制约.花岗伟晶岩锆石阴极发光微弱甚至不发光,大多数锆石内部结构为斑杂状分带或海绵状分带,少见岩浆震荡环带,Th/U<0.1,其锆石稀土元素特征也与岩浆锆石明显不同,显示出热液锆石特征.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花岗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144.3±2.7 Ma,属早白垩世早期.花岗伟晶岩以富Si、Al、碱,贫Fe、Mg,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显示出一定的四分组效应为特征.其εHf(t)为-27.4^-24.7,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91~2.74 Ga,与五龙中晚侏罗世花岗岩Hf同位素组成相类似.综合以上研究,认为三股流花岗伟晶岩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异结晶,与五龙中晚侏罗世花岗岩存在成因联系,其成岩介质为富含热液的岩浆-热液共存体系.辽东半岛早白垩世早期岩浆活动形成于伸展背景,该伸展背景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后碰撞伸展和太平洋俯冲相关.
李锦毓钱烨李予晋李予晋赵昌吉孙丰月沈艳杰
关键词:花岗伟晶岩辽东半岛矿床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