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克秀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小麦
  • 8篇基因
  • 6篇转基因
  • 6篇转基因小麦
  • 3篇后代
  • 2篇雄性不育
  • 2篇雄性不育系
  • 2篇植物
  • 2篇植物转基因
  • 2篇特异
  • 2篇特异表达
  • 2篇作物
  • 2篇目的基因
  • 2篇禾本科
  • 2篇禾本科作物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蛋白亚基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0篇李克秀
  • 10篇何光源
  • 3篇施农农
  • 3篇陈明洁
  • 2篇陈泠
  • 2篇曾坚
  • 2篇林刚
  • 2篇苏佩佩
  • 2篇杨广笑
  • 2篇汪成
  • 2篇王慧中
  • 2篇常俊丽
  • 2篇高春保
  • 1篇熊志勇
  • 1篇方斌
  • 1篇马明
  • 1篇汪越胜
  • 1篇方倜
  • 1篇张常娥
  • 1篇李从强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小麦环境释放中基因漂移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基因漂移供体是转基因小麦 ,受体有转基因小麦的非转基因分离体、受体对照品系和地方小麦品种 ,以外源uidA基因表达作为基因漂移的分子标记 .在供体开花期间 ,距供体 5个不同距离上收集花粉 ,约 80 %的花粉分布在距供体中心 15m以内 ,距离 35m处只检测到约 6 %的花粉 .在 11个检测样点检测受体和供体间杂交率 ,供体与分离体混种同一小区时 ,基因漂移频率较高 (1.0 8% ) ;与其受体对照播种于相邻小区 (相距约0 .5m)时 ,基因漂移频率居中 (0 .6 3% ) ;地方品种距供体边缘 0 .5~ 2 .5m处 ,频率较低 (0 .2 5 % ) ;3m以外没有检测到基因漂移 ,认为转基因小麦基因漂移距离应在 3m以内 .
汪越胜覃建兵李克秀何光源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环境释放花粉基因漂移
Bar表达框基因载体高频转化栽培小麦被引量:2
2007年
为探讨无载体主干序列(细菌DNA)的表达框基因直接转化栽培小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栽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进行了bar表达框基因的基因枪转化.通过试材培养、外植体分离、bar表达框基因分离提取和纯化、基因枪轰击、诱导分化与再生培养、再生苗核酸抽提、转基因检测及除草荆涂抹试验等方法,筛选到23株全部来自幼胚愈伤的独立再生苗,其中18株显示bar表达框基因的整合,且均表现抗除草荆效应.基因型鄂麦12号的转化频率(1.55%)高于鄂恩1号(0.87%),两基因型在1100psi轰击压下的转化频率均高于900psi,其中鄂麦12号达到3.51%,明显优于鄂恩1号,且高于常规小麦基因枪的平均转化频率0.50%~1.00%.鄂麦12号幼胚在1100psi轰击压下转化bar表达框基因可获高转化效应.袁明受体基因型、外植体类型、轰击压等因素在优化表达框基因转化体系中具重要作用.推断表达框基因转化方法具有片段小、环境安全、转化效率高、整合模式简单、表达高效等优势,在作物遗传转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施农农何光源李克秀王慧中
关键词:BAR
高大山羊草Aegilops longissima puroindoline 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05年
籽粒硬度是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puroindoline a(Pina)和puroindoline b(Pinb)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根据已报导的小麦Pin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高大山羊草Aegilops longissima(SS)的基因组DNA和胚乳RNA进行Pinb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一个新型Pinb等位基因。基因长360bp,编码119个氨基酸残基,对应于麦类作物Puroindoline B(PinB)成熟蛋白的结构区域,具有麦类作物Pinb基因特有的WPTKWWK的色氨酸结构域基因序列和10个半胱氨酸所形成的5个二硫键结构。与软粒小麦cv.Capitole的Pinb-D1a相比较,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2.4%。RT-PCR证实了Pinb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高大山羊草中包含着与小麦差异较大的籽粒硬度控制基因,为栽培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陈明洁方倜李克秀张常娥方斌唐涛何光源
关键词:PUROINDOLINE籽粒硬度克隆
一种花粉特异性启动子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粉特异性启动子及其表达载体。实验表明,该启动子可驱动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花粉中高效特异表达。应用本发明的启动子可对植物花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鉴定,还可创建植物雄性不育系、防止植物转基因飘逸...
何光源陈泠高春保杨广笑李克秀苏佩佩汪成曾坚
文献传递
玉米和类玉米种间杂交后代细胞学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组成玉米异染色质钮的180-bp重复序列和TR-1元件以及45S rDNA对玉米自交系F107、GB57、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远缘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确定了3种重复序列在亲本染色体上的分布;同时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鉴定,通过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证实远缘杂交后代中异源种质的染色体来源;讨论了异染色质钮重复序列对玉米和其野生种杂交后代外源染色体整合和染色体行为等方面研究的应用。
李从强林刚李克秀宋运淳熊志勇何光源
关键词:玉米荧光原位杂交
转基因小麦株系后代遗传稳定性的快速确证被引量:3
2004年
转基因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是基因工程成败的关键内容之一 ,快速确证其多代遗传特性是进行大量后代材料分析的技术保证。该文主要研究了从半粒转基因小麦B73- 6 - 1种子中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方法 ,并利用多重PCR技术以提取出的DNA作为模板对外源基因进行扩增 ,从而鉴定外源基因的遗传特性。对提取出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提取出的DNA产量和质量较高 ,而PCR的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两个外源基因 ,并利用该方法快速确证了转基因小麦B73- 6 - 1外源udiA基因和bar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马明何光源李克秀罗杰常俊丽陈明洁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DNA提取外源基因多重PCR
小麦新品种(系)Glu-1位点等位基因变异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40份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位基因变异。在Glu-1位点共检测到10种变异类型,其中Glu-A1位点有3种类型:Null、1、2*,Glu-B1位点有5种类型:7+8、7+9、14+15、7、17+18,Glu-D1位点有2种类型:2+12、5+10;Null(54.3%)、7+8(51.4%)和2+12(62.9%)分别是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的主要亚基变异类型。另外,在2份材料的Glu-B1和Glu-D1位点各检测到1个新的亚基,分别命名为1By8.1和1Dx5*。Glu-1位点的Nei s遗传变异指数平均为0.5648,Glu-B1的遗传多样性最高,Glu-D1最低。供试小麦材料Glu-1位点的HMW-GS组合共有17种类型,以(Null,7+8,2+12)组合为主要类型,占31.4%;有9种亚基组合类型分别只在1份材料中出现,占26.1%。结果表明,这些小麦新品种(系)存在着丰富的亚基组合类型。
刘勇陈明洁林刚常俊丽李克秀何光源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一种花粉特异性启动子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粉特异性启动子及其表达载体。实验表明,该启动子可驱动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小麦的花粉中高效特异表达。应用本发明的启动子可对植物花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鉴定,还可创建植物雄性不育系、防止植物转基因飘逸...
何光源陈泠高春保杨广笑李克秀苏佩佩汪成曾坚
1Dx5+1Dy10品质基因共转化小麦后代的胚乳特异性表达及检测分析
2007年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方法对可育转基因栽培小麦鄂恩1号(EN1)和鄂麦11号(EM11)植株的T1代种子中的谷蛋白亚基成份进行分析,验证种子中是否含有对增强小麦展弹性有显著作用的转基因胚乳特异性表达产物——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转基因株D193种子中连锁表达两种亚基基因1DX5和1Dy10,转基因株D185和D186则均表达其中的1Dx5亚基基因,不同基因型受体可能影响转基因的连锁表达。2χ检验表明鄂麦1号、鄂麦11号二种基因型T1代种子中转基因表达蛋白1Dx5和1Dx5+1Dy10产生的表型比均符合预期分离比31∶(P>0.05),两种外源基因在小麦基因组中可能均为单位点整合。表明遗传转化分子育种可以成为改良我国小麦加工品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并讨论了SDS-PAGE有效检测转基因在早期世代表达的关键步骤。
施农农王慧中何光源李克秀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Χ^2检验
基因枪法获得优质HMW亚基基因表达的转基因小麦被引量:31
2005年
为探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小麦品质改良的可行性,用基因枪法对湖北省3个小麦品种鄂恩1号、鄂麦11号和鄂麦12号分别进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1Ax1和1Dx5+1Dy10的转导。试验结果表明,经基因枪轰击的幼胚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和转化频率明显比幼穗高;基因型间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和转化频率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小麦转化的成功率;3个品种的幼胚发育时期与其再生频率均呈显著负相关(r=-0.93或-0.95);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花后12~14d的供试植株幼胚的转化频率最高(鄂恩1号、鄂麦11号和鄂麦12号分别为4.5%、2.9%和2%)。研究表明,鄂恩1号、鄂麦11号适龄期的幼胚试材,用等摩尔比的优势亚基基因1Dx5和1Dy10与选择标记基因以2:1摩尔比混合的沉淀物包裹金粉,经600~900psi氦气压轰击后,在含0.5mg·L-12,4-D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含0.1mg·L-12,4-D和5mg·L-1玉米素的R培养基中分化、3mg·L-1L-PPT选择压下继代分化筛选,可获得稳定可育的T0代转基因植株以及胚乳特异性表达的T1代转基因种子。
施农农何光源李克秀Jones H.D.Shewry P.R.
关键词:基因枪法小麦基因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