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全德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历史地理
  • 4篇艺术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北宋
  • 3篇文书
  • 2篇政治
  • 2篇珊瑚
  • 2篇宋代
  • 2篇唐宋
  • 2篇米芾
  • 1篇帝国
  • 1篇言路
  • 1篇杨家将
  • 1篇渊源
  • 1篇宰相
  • 1篇真相
  • 1篇政界
  • 1篇政务
  • 1篇政治运作
  • 1篇政治制度
  • 1篇上博
  • 1篇史料
  • 1篇史学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6篇李全德

传媒

  • 3篇美术研究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唐宋历史评论
  • 1篇文献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西域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人文学术的...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看南宋时的给舍封驳——兼论录白告身第八道的复原被引量:3
2015年
《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证明了元丰改制时依据唐制所建立的人事除授中制授、敕授、奏授等三种告身制度的存在,以及尚书省以奏抄为文书主体的日常政务运作方式的确立。文章结合文献分析了徐谓礼两类告身的形成过程以及给事中、中书舍人在其中的角色及其作用,重新评估了南宋所谓给舍合一以及封驳权的行使问题,认为给、舍各自的职能及其封驳权力并不曾因为所谓的三省合一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并不存在封驳职废或者职能互相侵夺的问题。徐谓礼文书并不支持诏敕等下行文书需要签"读"字的说法,但给事中署名行下的过程称作"书读","不书读"即构成封驳。文章最后在制度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徐谓礼文书中一则告身的复原问题。
李全德
《轩驭帖》与北宋元祐更化前夜司马光、范纯仁的出处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轩驭帖》是范纯仁写给司马光的书信,因被司马光作为书写《资治通鉴》相关内容的稿纸而得以保存,其后半段后来被割裂而单独流传。该帖时间之确定对于理解司马光手稿的性质非常关键。结合范纯仁仕宦经历以及书信内容,此帖写作时间当为《资治通鉴》完稿之前数月的元丰七年九月,故司马光于此帖之上所起之稿,并非《资治通鉴》的初稿。从《轩驭帖》及不久之后范纯仁、司马光的其他通信中,可判断二人对元丰末年时局看法不同,故而出处有异。元祐初政中范纯仁与司马光的政见和政治风格之差异早已肇始于此。
李全德
关键词:范纯仁司马光
宋代文书行政中的“备申”被引量:1
2020年
新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新史料强调多了,便不免会有学者呼吁重新关注旧史料,读常见书。然而研究者因旧史料量多而习见,阅读时常会对一些本来重要的问题习焉不察,或不求甚解而轻易放过。旧史料的意义被重新发现常有待于新的方法或新出史料的刺激,宋代文书行政过程中的“备申”即是这样的例子。“备申”一词在宋代史料中并不少见,然而直到南宋武义徐谓礼文书发现后,在文书中反复出现的“备申”才引起笔者重视。
李全德
关键词:史料史学研究不求甚解宋代
释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中的“微意”
2021年
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是讨论王安石、苏轼二人关系乃至元祐更化之初政治变化的重要文献。古今学者对于该文理解不一,乃至有完全相反的认识。其原因在于对于制词本身所具有的显、隐二义认识不足。赠官制书,表面上是褒词,不失王言之体,但苏轼采取寓贬于褒、明褒暗贬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个人对王安石学术和新法的否定,这也意味着苏轼与王安石二人的关系虽已缓和,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
李全德
弄巧成拙的注释——评《帝国政界往事》
2007年
宋代是一个有故事的朝代。从《杨家将》、《岳家将》到《包公案》、《水浒传》等等,宋代故事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而这些故事中很多又是真伪杂糅,虚实参半。口耳相传。流为丹青。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李亚平先生《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以下简称《实录》)本着“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地还原历史”的目的,以一种别致的方式来重新讲述宋代故事。其感觉是清新的。对大众的冲击力可想而知,况且。作者恰恰又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实录》是写给大众的比较成功的通俗历史写作,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李全德
关键词:政界帝国注释历史真相《杨家将》
上博藏苏轼《刘锡敕》的真伪问题被引量:1
2021年
上海博物馆藏苏轼《刘锡敕》是一件真伪杂糅的作品。考察其内容及其文体特征,其中既有人名、官称等错误,又有不合宋代敕书体例、误用宋代文书用语处,甚而出现不见于宋代的明代文书用语,证明这些文字当为不明宋制之人所添加。故《刘锡敕》全帖104字,为不同时代的书迹。其中的苏书68字当为苏轼为中书舍人时所书之制词真迹,苏书之外的文字,标题与次行“臣上”共18字,是苏轼草制时书吏所增,其余文字则为明人妄自添加,因不明宋代文书制度,反而弄巧成拙。
李全德
关键词:文书制度
封驳制度与北宋政治
封驳制度由来已久,对于封驳的具体涵义学界争论已久,迄无定论。本文从限制君权的角度考虑,主要讨论针对诏敕的封驳制度在北宋的实际运行情况极其对政治的影响。
李全德
关键词:北宋时期政治制度
米芾《珊瑚帖》“天支节相”考释被引量:2
2015年
米芾《珊瑚帖》记载了米芾收藏绘画作品:二幅以及珊瑚笔架一座的情况,并有题珊瑚笔架七绝一首。两幅绘画来源不同,各有其人,珊瑚笔架则是来自“天支节桕”家。长期以来,学界关于《珊瑚帖》的确切年代都不清楚,因此天支节相何意,其人是准,与米芾关系若何,当然也都成了无法解决的课题。
李全德
关键词:珊瑚米芾考释绘画作品
晚唐五代时期中枢体制变化的特点及其渊源被引量:4
2005年
唐代中后期的中书门下体制历经晚唐、五代的演变,至宋代前期形成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民政、军政的二府体制。其中五代是体制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正是在五代后唐时期,始于唐代中期的枢密院一职,从原先的掌文书通进发展成为最高军政机构,与中书门下对掌文武,形成“二府”。此后历晋、汉、周、宋,经过不断的调整发展,二府体制逐渐严密完备。枢密院地位的这一变化并非完全是唐代枢密院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与后唐封内的中门使一职有关。
李全德
关键词:五代十国渊源
从堂帖到省札——略论唐宋时期宰相处理政务的文书之演变被引量:14
2012年
以文书御天下是传统中国政治运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文书的变化经常与政治的变化相适应。堂帖是适应中晚唐政治变化而出现的宰相独立处理政务的文书类型,历经五代、两宋,堂帖也经历了向中书札子、省札的演变。这种演变凸显了君相权力之争以及君主权力对日常行政事务的日益渗透;但经由对这些文书实际运作的考察,我们也发现以宰相为首的官僚体制依然具有较为充分的权力运作空间,使得君主实际上难以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全面控制。
李全德
关键词:唐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