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放疗
  • 5篇放疗摆位
  • 5篇摆位
  • 3篇图像引导
  • 3篇肿瘤
  • 3篇锥形束CT
  • 3篇精确放疗
  • 3篇肺癌
  • 2篇盆腔
  • 2篇盆腔肿瘤
  • 2篇显像
  • 2篇疗法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显像
  • 2篇放射疗法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肺炎
  • 2篇肺灌注
  • 2篇肺灌注显像
  • 2篇肺炎

机构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功祥
  • 7篇李险峰
  • 5篇黎妲
  • 3篇宋建波
  • 3篇胡琳君
  • 2篇周军涛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肺灌注显像联合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肺受照射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等,并结合临床因素,探讨其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8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行肺灌注显像检查,比较照射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放射性肺炎的评价按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定。获得的CT与单光子发射CT(SPECT)肺灌注图像融合后,将等剂量曲线投影到SPECT图像,将传统的DVH转换成f-DVH。将f-DVH曲线中每例患者的V5、V10和V20所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加,取其最大值,寻找到曲线的界值。分析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变化及肺受照射的DVH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8例患者中,33.3%(6/18)发生了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放疗前后肺灌注受损加重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62.5%(5/8),肺灌注受损改善者发生率为10.0%(1/10)。f-DVH图曲线中V5、V10和V20的界值分别为53%、41%和27%,以V5对中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准确度最高。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联合全肺DVH参数V5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能反映患侧肺灌注功能的变化。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联合DVH参数V5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周军涛李险峰李功祥黎妲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性肺炎肺灌注显像剂量体积直方图
放化疗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放化疗已成为大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晚期肺癌、食道癌等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选择。而放化疗引起的治疗相关性肺损伤成为限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放化疗相关性肺损伤在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李功祥李险峰
关键词:放射疗法药物疗法肺损伤
锥形束CT在肺癌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应用Varianix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nBoardImagerOBI)实时采集的患者锥形束CT(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比较热塑体膜与真空垫固定技术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优劣性,了解肺癌放疗时的...
李功祥
关键词:肺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精确放疗摆位误差
文献传递
锥形束CT在肺癌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本研究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 Imager OBI)实时采集的患者锥形束CT(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比较热塑体膜与真空垫固定技术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优劣性,了解肺癌...
李功祥李险峰黎妲宋建波胡琳君
关键词:肺癌锥形束CT图像引导精确放疗摆位误差
文献传递
锥形束CT在肺癌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本研究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On BoardImager OBI)实时采集的患者锥形束CT(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比较热塑体膜与真空垫固定技术对减少摆位误差的优劣性,了解肺癌放疗时的...
李功祥李险峰黎妲宋建波胡琳君
关键词:肺癌精确放疗
肺灌注显像联合DVH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李功祥李险峰周军涛
机载影像系统在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Varianix加速器机载影像(OBI)系统研究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适形调强放疗的15例盆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测量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的相应U、V、W旋转误差,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前后的误差,采用二参数法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到计划靶体积(PTV)的外放边界(MPTV)。结果15例患者共行146次首次摆位后和治疗后锥形束CT扫描,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1.23±0.134)、(-2.02±7.96)、(-1.87±3.13)mm,治疗后分别为(0.49±1.14)、(-0.98±2.28)、(-1.87±3.13)mm。X方向的锥形束CT扫描摆位床值在首次摆位后及校正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Y和Z方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的摆位误差在Y和z方向低于首次摆位后(P〈0.05);U、V、W3个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0.72±1.23)°、(0.06±1.12)°、(0.12±0.97)。,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由于在线校正只对平移误差进行了校正,U、V、W校正前后无差异。纠正前X、Y、Z方向的M。分别为2.55、9.61、5.93mm,纠正后分别为1.78、3.55、2.74mm。结论使用OBI系统在线或离线指导摆位误差的修正可以提高摆位的精度,减少摆位的不确定性,在维持或提高局控率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从而达到提高治疗精度的目的。
李功祥李险峰黎妲
关键词:盆腔肿瘤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机载影像系统在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摆位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Varian ix加速器机载影像(OBI)系统研究盆腔肿瘤精确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适形调强放疗的15例盆腔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测量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3个方向的线性误差以及...
李功祥李险峰黎妲宋建波胡琳君
关键词:盆腔肿瘤图像引导放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