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响

作品数:55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海平
  • 13篇海平面
  • 10篇海平面上升
  • 5篇灾害
  • 5篇日变
  • 5篇日变化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海温
  • 5篇值模拟
  • 4篇地理
  • 4篇地理地图
  • 4篇地图
  • 4篇中国近海
  • 4篇气旋
  • 4篇热带
  • 4篇近海
  • 4篇刻度
  • 4篇基本信息
  • 4篇海面
  • 4篇边界层

机构

  • 30篇国家海洋信息...
  • 26篇国家海洋环境...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
  • 4篇中国长江三峡...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市气象局
  • 1篇自然资源部天...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55篇李响
  • 14篇张蕴斐
  • 11篇刘克修
  • 8篇王慧
  • 8篇张建立
  • 8篇高志刚
  • 7篇凌铁军
  • 7篇李程
  • 7篇吴辉碇
  • 7篇王辉
  • 6篇段晓峰
  • 5篇刘玉龙
  • 5篇徐珊珊
  • 4篇武双全
  • 4篇范振华
  • 4篇史珍
  • 4篇纪风颖
  • 4篇董明媚
  • 3篇曹英志
  • 3篇刘娜

传媒

  • 20篇海洋预报
  • 3篇海洋通报
  • 3篇极地研究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灾害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信息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经济
  • 1篇第30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土地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土地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海洋环境预报技术领域,其中,基于海平面上升的土地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获取评估区域;根据该评估区域对应的沿海防御能力、该评估区域的地面高程数据,确定该评估区域中,在...
李响高志刚高通张建立王慧刘克修
文献传递
不同时间频次的外强迫对全球大洋海温模拟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不同时间频次外强迫对全球海洋环流模式MOM4的海温模拟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海温模拟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由于时间平均产生的不同时间频次的外强迫具有相同的气候态,但是其强度差异较大。采用不同时间频次的外强迫均能较好的重现全球海温的大尺度时空分布特征,且对海温异常的模拟跟观测较为接近,但是不同时间频次外强迫对全球海温平均值的模拟偏差较大,其中逐6 h的外强迫模拟的全球平均海温相对于逐月外强迫模拟的全球平均海温改进了0.74℃。高频强迫模拟的海温更加接近观测,其对全球海洋起着冷却的作用。这种冷却作用在中高纬度海域主要通过加强垂直混合导致,而在低纬海域可能是平流过程及热通量导致。
史珍李响刘娜
关键词:外强迫海温
前期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持续性海温异常事件对菲律宾低层大气环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NCEP/NCAR 的1951~2010 年逐月再分析资料和NOAA 气候诊断中心的1951~2010 年的海表温度扩展重建资料, 在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试验探讨了前期秋季开始持续的热带海温异常事件对菲律宾低层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1)相比于西南印度洋海温异常事件和北印度洋海温异常事件, 前期秋季印度洋上与9 月至次年6 月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PSAC)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印度洋偶极子事件(IOD); 2)在前期秋季单纯El Ni?o 事件发生时, 11 月至次年5 月在菲律宾海地区均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反气旋性环流特征.在没有El Ni?o 事件影响时, 单纯正位相IOD 事件下从11 月到次年4 月菲律宾海地区依然表现出异常反气旋性环流特征, 但再分析资料表明其强度要较El Ni?o 情形下的偏弱;3)当正位相两事件伴随发生时, 两事件对El Ni?o 具有协同作用, 在该作用下菲律宾海地区的反气旋异常环流相对于单纯某种海温异常事件表现得更加强大, 且持续时间更长, 甚至到8 月仍表现出显著的反气旋环流特征.
李琰王庆元李欢张增健宋军李响
关键词:厄尔尼诺印度洋偶极子
中国周边海域海面温度日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分别以逐时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数据及逐日SST数据作为模式的海表温度进行强迫,开展了1991~2010年共计20年的数值模拟,探讨SST日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均能合理地再现中国区域气候的主要气候态特征。同时发现,两组试验模拟的气候特征在我国沿海区域以及近海洋面上存在明显差异:考虑SST日变化之后,2 m气温和感热通量差异呈现夏季(冬季)升高(降低)为主的趋势;潜热通量则与之相反;低层风场差异在夏季以海洋吹向大陆的东南风为主,冬季则以陆面吹向海洋的西北风差异为主;另外,水汽输送差异呈气旋式(反气旋式)时,降水出现正差异(负差异)。SST日变化对上述气候因子的影响在夏季更为显著。
周倩凌铁军李响张蕴斐
关键词:海面温度日变化区域气候
南海季风试验期间海面低层大气过程的初步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一维高分辨率大气边界层模式(OSUPBL),模拟了南海海面低层大气,得到高分辨率的海面低层大气的各种气象要素及界面通量和能量平衡关系,并将模拟结果和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观测结果和日本气象厅(J MA)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指出,OSUPBL模式模拟得到的海面大气边界层的风速、温、湿垂直廓线,大气边界层高度以及海表面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感热、潜热通量、净辐射和海面热收支等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李响王辉吴辉碇孙兰涛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
海面状态参数化对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海上大气边界层的下垫面是复杂多变的海面,因此海面状态的参数化对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采用高分辨的大气边界层模式进行敏感性试验研究,讨论了不同海面参数化方案对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海面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在中低风速下模拟垂直结构主要的差异出现在边界层和自由大气分界面上;考虑到波浪的等海面状况的影响,应使用包含海面状况的参数化方案来模拟海上大气边界层。
李响吴辉碇王辉
关键词:粗糙度参数化数值模拟
基于热带气旋风圈半径的海上风电场灾害预警时间估计方法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2001—2019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上影响我国沿海的热带气旋的移速、强度和风圈半径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8级、10级和12级热带气旋风圈半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98.2 km、111.6 km、70.6 km,且风圈呈现不对称性,东北象限风圈半径最大,西南象限最小;风圈半径与强度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热带气旋移速、强度和风圈半径在各海域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且8级和12级风圈半径随纬度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气候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风圈半径、移速、强度和离岸距离等变量,提出一种针对海上风电场的热带气旋灾害预警时间估算方法,并根据不同风圈半径给出其预警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有效利用海上风能和开展抗台风措施提供参考。
杜梦蛟刘瑞雪钟权加李响李响
关键词:海上风电
不同频次海温强迫对台风“利奇马”模拟的影响
2024年
基于WRF气象模式,利用不同时间频次的海温强迫场对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个例开展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频次海温强迫对台风“利奇马”路径模拟的影响较小,而对台风强度和结构的模拟有较大影响。高频海温强迫场相较于日平均海温场保留了海温与台风相互作用之前的信号,使其在台风路径上的暖涡更暖,导致模拟的台风强度更强,特别是在快速增强阶段与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数据更为接近。通过对台风过程中的热力和动力过程分析发现,高频海温强迫场会使更多的水汽进入台风中心,释放凝结潜热,增强台风次级环流。对流增强使得内核区域下沉气流增强,进而加强台风暖心,导致中心气压降低,台风增强;同时,入流的增强使得更多的涡度和角动量向台风中心输送,台风结构紧致,平均切向风增大,台风增强。
易侃姚佳伟李响杜梦蛟张蕴斐罗嘉琪王晨琦
关键词:海温台风强度时间分辨率次级环流
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数据在江苏区域的适用性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基于江苏省73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和3个高空探测站的观测数据,对比研究了ERA-Interim和ERA5两套再分析数据在江苏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地面气象要素还是高空气象要素,ERA5再分析数据的适用性均优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特别是ERA5再分析数据中的2 m气温及2 m相对湿度相对于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体现出系统性的改进,相关系数的提升超过0.4。两套数据的小时降水量与观测之间均存在相对较大的误差,在实际使用中需谨慎。ERA5再分析数据与观测数据在一致性及误差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数据在夏季的适用性低于其他季节,在空间上夏半年体现了明显的南北分布特征,与之对应,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没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新一代的ERA5再分析数据对江苏区域的天气/气候进行研究/预报具有潜在的优势。
吕润清李响
Argo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面向海洋业务化预报,发展了一个Argo数据处理系统(简称“ADPS”),具有Argo数据的自动化、流程化下载、提取、质量控制、去除季节循环、数据网格化、格式化输出等功能。在介绍ADPS的基础上,以中国南海和地中海东南侧Levantine海的Argo廓线处理为例,对比了ADPS提供的3种质量控制方案,发现“平均值-标准差”方法可有效的识别存在明显误差的廓线;通过对比四种提取季节循环的方案,发现使用WOA13数据可以提取最为显著的季节循环。用户可以通过ADPS提供的各种功能选项,为预报系统准备Argo观测数据,也可以基于目前的代码对ADPS进一步开发,满足海洋业务化预报和科研的需求。
祖子清朱学明王辉李昂莫慧尔李响周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