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栋
- 作品数:46 被引量:4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储量及其空间变化被引量:37
- 2011年
- 通过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密度、碳储量的研究表明: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非活性有机碳(NOC)碳密度、碳储量从小到大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NOC与TOC碳密度从大到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而AOC与NOC、TOC的分布存在差异,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三类有机碳的影响不同。经计算得到,1 m深度TOC、AOC、DOC碳库总量分别为94.72、45.12、49.60 Tg,DOC碳库占TOC碳库的比例略高于AOC占TOC碳库的比例。分析发现,引入AOC和NOC指标,更能真实反映出有机碳与影响因素间关系。
- 张俊华李国栋南忠仁肖洪浪赵自胜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黑河中游
- 兰州市城区夏季热场分布与热岛效应研究被引量:34
- 2008年
- 对兰州市城区进行了早、午、晚3个时段各气候要素的流动观测,模拟了兰州市城区夏季3个时段的地面热场。结果显示,兰州市夏季地面热场分布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和动态演变特征。2006—2007年,在城区和郊区利用两套自动气象站连续进行了气候定点对比观测,结合兰州城区台站近70年和郊区台站近40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兰州市气温、热岛效应及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热场的时空分布与兰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城市能耗、建筑容积率和下垫面热力性质等因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 李国栋王乃昂张俊华赵力强
- 关键词:城市热场热岛效应空间插值
- 西大别山小林海黄山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被引量:15
- 2014年
- 基于树轮年代学研究方法,在鄂、豫、皖交界的西大别山北坡进行黄山松研究,建立了1915—2011年的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结果表明:年表中较高的平均敏感度表明树轮中含有较多的气候变化的高频信息;较高的一阶自相关系数表明树轮生长存在显著的前期生长滞后效应;高信噪比和样本解释总量暗示树轮中含有较多的环境信息.标准年表序列指数与1959—2011年间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黄山松树轮宽度生长受生长季末(9—10月)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与9—10月帕尔默干旱指数呈显著正相关.9、10月的水热组合是影响小林海黄山松树轮生长的主要因子.
- 彭剑峰李国栋李玲玲
- 关键词:黄山松树轮宽度气候响应
- 全球变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热岛效应被引量:17
- 2012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对城市各气候要素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城市气候出现"五岛"效应特征,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和危害。同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平均气温序列的影响问题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强度、范围、危害等方面的研究,对认识城市边界层特征和城市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规划设计、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综述了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在理论、方法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城市气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李国栋张俊华程弘毅赵丽萍田海峰
- 关键词:热岛效应城市化全球变暖
-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18年
- 利用2014—2015年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数据,结合试验地常规气象观测系统的气象数据,分析冬小麦4个生育期(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内CO_2通量的日变化,研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NEE为-360.15g C·m^(-2),总初级生产力总量为1920.01 g C·m^(-2),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蘖期表现为碳源,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表现为碳汇.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平均值为0.03 mg CO_2·μmol^(-1),光饱和时的生态系统生产量平均值为1.53 mg CO_2·m^(-2)·s^(-1),月平均生态系统呼吸为193.92g C·m^(-2)·month^(-1).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4个生育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NEE与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关系极显著,越冬期达显著水平.冬小麦分蘖期、越冬期和灌浆期NEE日总量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拔节期呈负相关关系.
- 吴东星李国栋李国栋张茜张茜李珍
- 关键词:CO2通量华北平原
- 中英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以河南大学与诺丁汉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文章以国内的河南大学和英国的诺丁汉大学为例,两所高校地理学科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程、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相似的背景,通过实际调研和资料数据收集,对两所高校地理学的发展概况、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授课方式和教学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对比,找出了国内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与差距。开展中英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对于我国高校地理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 李国栋张俊华
- 关键词:地理学科课程体系教学信息化
- 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与闭合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准确量化分析地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平衡闭合是评估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数。本研究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2013—2014年度的能量通量及常规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冬小麦农田各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计算冬小麦在4个生育时期(出苗期、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能量闭合和波文比。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净辐射和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二次曲线,净辐射、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2:00—13:00,土壤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4:00—15:00。在年尺度上,净辐射和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在越冬期达到最低值114.51 W·m^(-2)和13.47 W·m^(-2),而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327.02 W·m^(-2)和116.56 W·m^(-2)。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的代表性观测日期能量闭合良好,能量闭合率分别为0.49、0.77、0.81和0.76。4个生育时期内波文比值日变化趋势均呈倒"U"型,出苗期波文比在14:00达到最大值2.12;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在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8、0.31和0.58。本文的定量化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等研究提供依据。
- 吴东星李国栋李国栋
- 关键词: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华北平原
- 黄河泥沙冲/沉积区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空间特征及变异机制被引量:6
- 2020年
- 黄河泥沙是黄河下游陆地地貌类型形成的物质来源,泥沙沉积改变了地表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水平。基于室内外实验和空间地统计分析方法,文中对开封-周口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0~100 cm土壤中TOC、AOC、NOC的含量分别为0.05~30.03 g/kg、0.01~8.86 g/kg和0.02~23.36 g/kg,表层0~20 cm的TOC、AOC、NOC高于下层,同一土层中TOC的变化幅度和含量差异性最大,AOC最小,NOC介于二者之间。NOC的含量对TOC的贡献大于AOC。空间地统计学研究显示,TOC、AOC、NOC的块金系数在0.50~0.67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TOC、AOC、NOC的含量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且二者的作用强度接近。空间上,自表层向下层,土壤TOC、AOC和NOC的整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高值区与低值区之间过渡明显,NOC和AOC的含量及空间变化能较好地反映TOC的空间变化和碳积累区域。分析发现,黄河泥沙冲/沉积区分布、农业耕作过程和耕作历史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及其组成含量和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有机物的输入量、土壤颗粒物组成及二者的动态关系是影响土壤结构体形成和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提高有机物的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是提升土壤质量、实现区内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张俊华张俊华李国栋李国栋赵文亮王岩松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黄河泥沙
- 中国南北过渡带土壤碳氮空间特征及暖温带与亚热带界限被引量:4
- 2021年
-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过渡带分界划分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确定和改进划分指标对构建中国生态地理格局有重要作用。土壤作为过渡带的核心部分,其关键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变异机制对识别过渡效应和区域特征有指示作用。本文基于土壤二普资料,采用空间模拟和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空间特征及与主要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结果显示,秦巴山区有机碳/全氮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存在3个高值区、1个次高值区和1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布在秦岭、大巴山高海拔区域和嘉陵江以西山地,含量分别为15.03~71.04 g/kg、1782.61~7710.00 mg/kg;低值区沿秦岭北坡的渭河谷地、南五台山和伏牛山分布,含量分别为0.64~6.50 g/kg、110.00~885.96 mg/kg;次高值区主要在汉江两侧、秦巴山地之间海拔<1000 m及嘉陵江两侧略高于1000 m的山体,含量介于以上二者之间,自西向东呈南北向宽幅逐渐增大的"喇叭状"趋势。综合考虑地形—植被—气候作用,发现秦岭南坡—大巴山北坡有机碳/全氮次高值区分布范围与1000 m等高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含常绿成分)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上限、1月0℃等温线、7月24℃等温线较一致,区内1月、7月、季节和全年气温变化较小,各季降雨变幅大,该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主体,北界大致沿都江堰—茂县—平武—文县和秦岭南坡1000 m等高线分布,南以都江堰—北川—青川和大巴山北坡1000 m等高线为界。有机碳/全氮空间变化为亚热带—暖温带的划界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识别典型区土壤过程及生态效应,将全面揭示土壤多维过渡特征及其变异机理。
- 张俊华朱连奇李国栋赵芳秦静婷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全氮植被
- 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信阳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选择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信阳地区,利用1992-2012年信阳冬小麦从播种到各生长发育期大于0℃活动积温数据和1951-2013年气温、降水量月值数据,主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信阳地区冬小麦在出苗、分蘖、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六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气温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信阳地区近60a的增温速率达到0.18℃/10a,平均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增温较为显著;信阳地区近60a的降水量变化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降水变率为20%;这些特征与中国及全球同期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信阳地区近6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大于0℃活动积温时间序列和气温时间序列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尺度震荡周期,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时间尺度的嵌套结构;各生育阶段积温时间序列存在着2a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和4~6a为周期的低频震荡,这些尺度的震荡周期信号强弱不等.研究对提高气候敏感区冬小麦产量、降低病虫害风险及应对旱涝等极端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张俊华李国栋史桂芬吴东吴越
-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生长发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