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娇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东亚贸易
  • 2篇生产网络
  • 2篇企业
  • 2篇贸易模式
  • 2篇技术转移
  • 2篇国际产业转移
  • 2篇国际生产网络
  • 2篇产业转移
  • 1篇兑换
  • 1篇心灵
  • 1篇心灵创伤
  • 1篇业内贸易
  • 1篇债券
  • 1篇中俄
  • 1篇中俄贸易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女人
  • 1篇票据
  • 1篇企业管理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12篇李娇
  • 3篇石艾馨
  • 2篇黄卫平
  • 2篇陆晓丽

传媒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经济经纬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中国乡镇企业...
  • 1篇亚太经济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国际生产网络视角考察东亚贸易模式转变被引量:15
2008年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但是一种新的分工与组织方式——国际生产网络——随即出现。本文从国际生产网络这一新的视角,考察了近年来在新的组织和分工方式下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变,并对东亚未来贸易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
李娇陆晓丽
关键词:国际生产网络贸易模式
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出现的这些新变化主要是源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分工的边界已经从产业转换到产品甚至是价值链层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
李娇
中俄贸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在回顾和分析中俄贸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助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贸易专门化指数分析等对中俄贸易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俄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升势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产品竞争力较强,而俄罗斯的贸易结构改变不大。二是两国产品处于不同的竞争优势区间,基本不存在相似的出口产品,互补性明显。三是中俄贸易结构呈产业间互补状态,这种互补是双方贸易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
石艾馨李娇
关键词:中俄贸易贸易结合度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工成本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工成本研究的文献回顾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但这个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矛盾交织的阶段。复杂、动荡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既为我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机遇和良好的条件,又对其抗击外来经济冲...
李娇
关键词: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
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结构,并对中俄贸易结合度和双方贸易优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对俄贸易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结合度呈平稳上升趋势,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则趋于下降;双方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趋势越来越强;中俄贸易深入合作潜力极大。
石艾馨李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指数
以国际产业转移为依托的技术转移问题研究——兼论我国促进技术转移的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等形式表现出来。产业转出国对转入国输出商品和进行投资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输出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先进技术。中国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模仿、吸收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培训等项目货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使之能为科技创新企业、FDI企业或国内企业与FDI的竞争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李娇石艾馨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技术转移
尤莉娅•弗兰克的《午间女人》-代际小说的成功尝试
李娇
关键词:心灵创伤
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李娇
关键词: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实证分析
2008年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陆晓丽李娇
关键词:外汇储备需求实证分析可兑换货币经济调节经济均衡
存在变数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的应对被引量:6
2008年
2003—2006年,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4年。尤其是在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9%,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温和放缓,降低到3.6%,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2008年世界经济将在增长中进入起伏、不确定性加剧的局面,并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黄卫平李娇
关键词:美国次贷不确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