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屈
- 作品数:69 被引量:5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更多>>
-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被引量:84
- 1997年
- 本文依逻辑顺序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大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内涵的澄清——“话语与非话语——是‘重新建构’还是依旧搬来?”;运作思路——“返回自己的家园”;从事运作时应具的理智——“‘杂语共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运作时最需注意的关键——“重建的重要步骤——运用”。并分别对这四个子问题作了提纲挈领的探讨。
- 曹顺庆李思屈
- 关键词: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虚实相生言说方式
- 符号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8
- 2017年
- 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内在矛盾,运用"精神无价,符号有价"的原理探讨文化产业的特征、规律,以及激活符号精神价值是文化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来源;探讨作为文化产业学理基础的"广义符号经济"和"精神符号学"在文化产业理论中的适用性,进而预测了精神符号在文化产业理论领域四个方面的开拓。
- 李思屈
- 关键词:文化产业符号经济
- 传媒业的产业融合与传播符号学的新视域被引量:12
- 2009年
- 当前,审美经济与符号经济异军突起,在电子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产业融合趋势加强,传媒产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实践都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凸现出崭新的审美经济特征。面对这一重大转型,当代传播符号学的研究内容在传统的媒体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之外又开拓了文化产业与审美经济研究,在传媒产业及一般文化产业的审美性、符号消费及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显示出可喜的学科活力。传播符号学的这一发展回应了当前的产业融合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传播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与思路。
- 李思屈关萍萍
- 关键词:传媒产业文化产业传播符号学
- 零符号与沉默传播学被引量:4
- 2018年
- 零符号和沉默是传播实践中的重要现象,但传播学对此却少有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基于沉默也是传播的观点,讨论了零符号的性质在传播中的作用,对沉默及其意义生成作了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个体沉默和群体沉默两种沉默形态,把沉默的表现及其符号学机制划分为四个类型加以描述。最后,文章立足于"知几"这一中国传统智慧,探讨了通达沉默的路径和方式。
- 李思屈
- 关键词:传播符号学沉默
- 认知神经科学与新闻传播研究新范式被引量:8
- 2016年
- 21世纪的科学技术深刻地改变着新闻传播产业,同时也改变着新闻传播学。以大数据技术和认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有可能为新闻传播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一次范式革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认知神经传播学前沿发展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应用认知神经实验手段应用于传播研究的案例,包括在广告、图片、视频、网页设计、动漫文化等领域的传播效果研究应用情况,讨论了相关前沿成果对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 李思屈
- 关键词:传播学符号学
- 论数字娱乐产业的审美经济特征被引量:5
- 2007年
- 数字娱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因此在把握数字娱乐产业的一般产业规律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数字娱乐产业的审美经济属性,这是解决我国数字娱乐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现辨析审美经济与经济审美化之间的区别,进而探讨数字娱乐产业的审美经济特征,在其娱乐消费行为中存在的独特而丰富的感知意义,以及娱乐体验中的程度模式。
- 李思屈关萍萍
- 关键词:数字娱乐产业
- 中国动画故事与人物百年嬗变的实证分析
- 2023年
- 在中国动画历经百年发展之际,为填补中国动画系统化实证性研究的相对短缺,文章选取故事与人物两大动画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1927—2020年中国动画故事题材、故事来源、角色形象、技术类型四个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变化机制进行了分片种的量化考察与逐代梳理。文章自主构建了中国动画故事题材与角色形象的全新分析框架,并基于数据表现提出中国动画的三点变迁规律,以期为后续理论开拓与产业发展提供实用性参考。
- 鲁知先李思屈
- 关键词:中国动画社会变迁故事题材角色形象
- 广告的传播学性质与广告符号被引量:19
- 2000年
- 广告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营销提供广告所特有的、客户营销体系中所没有的服务,实现单纯营销所不能沟通的消费感觉。广告符号学的研究既以极大地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率为目的,又不只以成败论英雄,它关心如何才能有更好的广告效果。
- 李思屈
- 关键词:广告广告符号广告效果
- 大数据条件下的符号学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大数据条件下符号学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问题意识、符号智慧、符号逻辑、文脉分析四个方面,论述了基于互联网的"现实-符号世界"与"镜像符号世界"双重社会景观及其价值传播的问题,说明对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具有符号学的视野。只有在思维方式上完成从事实到符号的思维转换,养成符号学智慧,才能更好地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互动仪式链及其符号的情感能量问题、文脉分析、符号底层逻辑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 李思屈
- 关键词:大数据符号学符号逻辑文脉
- 当代传播符号学发展的三种趋势被引量:22
- 2013年
- 为了消除学术界对传播符号学的刻板印象,本文描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播符号学发展的三种趋势重要动向,即传播学与符号学形成交集,东方智慧出现复苏,传播符号学与应用性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科际融合。这三种趋势和动向,对未来传播符号学发展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 李思屈
- 关键词:符号学传播学符号经济认知神经科学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