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玲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特点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波形及潜伏期的发育规律,获得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的VEP潜伏期参考数据,评价其对早产儿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诱发电位仪,对纠正胎龄近37周的91例早产儿及55例足月儿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同期对91例早产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并对早产儿进行远期追踪。结果 91例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82例VEP波形已发育成熟,9例未引出或单侧未引出。纠正胎龄近足月早产儿N75、P100、N145潜伏期仍较足月儿长,P均<0.05。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5例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其中3例为VEP未正常引出者;纠正胎龄1岁时均发育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VEP评价近期早产儿预后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3.0%,均高于ABR的40.0%及89.5%。结论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VEP波形已可正常引出,异常者应密切关注其预后。早产儿纠正胎龄接近足月时VEP检测对其预后评价优于ABR。
- 夏艳艳孙慧红李惠玲王俊英马建荣张巍
-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产儿随访
-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管理及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可造成6%~18%儿童视力丧失,是世界发达国家儿童失明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我国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使早产儿生存率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如何提高存活早产儿的生命质量、降低视觉残疾率是当前我国医学发展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我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年来对ROP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ROP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旨在评价ROP的筛查模式及卫生经济学意义。
- 张巍尹虹黎晓新韩优莉李惠玲夏艳艳陈宜赵淑云
- 关键词:筛查管理增生性病变视网膜血管ROP视力丧失
-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 (Retinopathyofprematurity ,ROP)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 ,促进ROP筛查的开展。方法 对象为 74例胎龄 <3 5周早产儿 ,于生后 4周使用间接检验镜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 ,诊断方法为国际通用的ROP诊断方法。结果 74例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 1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多发 ,氧疗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结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率高 ,应早期诊断及治疗。
- 张巍李惠玲尹红黎晓新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