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振华

李振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儿童
  • 4篇新生儿
  • 3篇血清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小儿
  • 3篇疗效
  • 3篇患儿
  • 3篇病毒
  • 2篇婴幼儿生长发...
  • 2篇幼儿生长发育
  • 2篇早期干预
  • 2篇智能发育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免疫
  • 2篇脑瘫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治疗
  • 2篇反应蛋白

机构

  • 13篇广东省中山市...
  • 10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23篇李振华
  • 8篇夏荣华
  • 5篇吴汝桐
  • 4篇李明
  • 4篇邓向红
  • 3篇郑铠军
  • 3篇陈敬国
  • 3篇李明
  • 2篇杨秀芳
  • 2篇林茹珠
  • 2篇陈玉红
  • 1篇郑凯军
  • 1篇梁锦胜
  • 1篇阮小倩
  • 1篇陈简
  • 1篇赖文英
  • 1篇黄惠娟
  • 1篇何洁冰
  • 1篇王秀玲
  • 1篇吴金波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及抚触和婴儿体操对区域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普及抚触和婴儿体操对区域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出生的6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小儿普及进行抚触和做婴儿操,每天1次,每次15~20min,共90天。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定期监测两组小儿的各项发育指标、睡眠质量等。结果:试验组婴幼儿在干预后第1个月、第2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婴幼儿(P<0.01);试验组婴幼儿在干预后第1个月、第2个月的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婴幼儿(P<0.01);干预后第2个月,试验组婴幼儿睡眠时间、摄奶量、排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结论论:对区域内婴幼儿普及采取抚触和婴儿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对提高婴幼儿的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意义。
伍红星陈敬国李振华
关键词:婴幼儿生长发育抚触生理指标
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对其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MB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对其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3.87±2.01)岁,给予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治疗;研究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76±1.8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IM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核心控制能力、精细功能及MB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评分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5.67±2.28)分比(49.43±2.29)分,t=14.957,P<0.05]。研究组中立坐位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值(37.43±6.47)、(31.58±7.12)、(27.63±5.35)、(27.66±6.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03±5.66)、(24.87±5.23)、(22.53±3.27)、(24.36±3.17)(t=7.549、5.883、6.300、3.752,均P<0.05)。研究组训练后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70.33±9.02)分、(15.15±0.23)分、(26.41±1.18),优于对照组的(63.17±13.48)分、(14.75±0.77)分、(24.57±4.33)分(t=3.419、3.856、3.176,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t=2.624、7.993,均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1.56±0.63)μg/L比(2.01±0.83)μg/L,t=3.345,P<0.05]。结论低频双侧交替经颅刺激联合CIMT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升其核心控制能力和精细功能,降低MB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伍红星林阳李振华
关键词:CIMT痉挛型脑瘫患儿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高危儿随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患儿进行家庭与医院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治疗,定期随访;对照组患儿则采取常规育儿方法,未予正规干预治疗;两组患儿均在6月龄、12月龄及24月龄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6个月龄、12个月龄及24个月龄时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社交能力5大功能区的发育商均较对照组高:到24月龄时,干预组大部分患儿的发育商能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而对照组患儿的发育商平均水平则低于正常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患儿的运动、智能发育及脑损伤的恢复,改善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振华
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神经行为发育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引导式教育结合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由专人每月进行1次随访,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引导式教育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及社交能力方面均得到很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是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个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李振华
关键词:引导式教育脑瘫康复治疗
氟乙酰胺中毒时肝功能的变化
2000年
目的 :观察氟乙酰胺中毒时肝功能的变化 ;方法 :检查入院前后的肝功能 ,并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胆红素代谢及凝血功能均正常 ,仅酶的检查有异常 ,轻症组 2 0例 ,异常升高 4例 (2 0 % ) ,重症组 1 8例 ,异常升高 1 4例 (72 % ) ,P <0 .0 5 ;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时肝功能会受到损害 。
李明李振华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肝功能儿童病理
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的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 :将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RP与正常对照组 (无感染 )儿童血清CRP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 1)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 )细菌感染时血清CRP水平和阳性率较病毒感染时显著升高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3 )细菌感染后在疾病恢复期CRP迅速下降 ,疾病控制前后CRP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血清CRP水平对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 ,判断病情变化与疗效具有一定价值。
夏荣华郭凤萍李振华吴汝桐方乔
关键词:C反应蛋白儿童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羚羊角煎剂对持续发热患儿血清TNF-α、IL-6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羚羊角煎剂对持续发热患儿血清TNF-α浓度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住院伴随有持续性发热的危重患儿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8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服羚羊角煎剂,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患儿的血清TNF-α、IL-6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血清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2 h血清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持续发热患儿羚羊角煎剂辅助治疗,可有效实现对血清TNF-α、IL-6水平的控制。
伍红星陈敬国李振华
关键词:持续发热TNF-ΑIL-6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4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42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22例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矫治训练、引导式教育及中医针灸、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120例只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用3~5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经综合康复治疗后,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观察组中0~6个月患儿总有效率为96.77%(30/31),~12个月为94.03%(63/67),~3岁为84.62%(11/13),~5岁为63.64%(7/11),各年龄段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更好。
李振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脑损伤康复治疗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清瘦素、胰岛素及C肽水平的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清瘦素与胰岛素、C肽、血糖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中山市小学单纯性肥胖儿童30名(体块指数≥2 3% )为实验组,30名正常儿童(体块指数18%~2 0 % )为对照组,两组均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及微机血糖,实验组作胰岛素释放试验,于0、30、6 0、12 0、180min分别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及微机血糖。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与对照组(P <0 . 0 5 ) ,微机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实验组瘦素水平与胰岛素及C肽在0、12 0min及180min时段有相关性,但扣除肥胖因素后无相关性。瘦素的血清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高瘦素、高胰岛素、高C肽血症,进食后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升高,对瘦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
李明邓向红梁锦胜郑铠军林茹珠阮小倩赖文英李振华
关键词:儿童瘦素胰岛素C肽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急性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08年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急性肺部感染的鉴别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性肺部感染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无感染)儿童血清CRP。结果:(1)急性肺部感染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疾病恢复期CRP迅速下降。结论:检测儿童急性肺部感染血清CRP浓度对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病情变化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王必成夏荣华李振华吴汝桐
关键词:肺部感染C反应蛋白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