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作品数:9 被引量:11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手术中防辐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辐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中防辐射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第一罩体、第二罩体以及连接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开设有至少两个操作口;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密封环,所述密... 华盈 张芳燕 李清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116例Ⅱ级和Ⅲ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A组雾化吸入低剂量沙丁胺醇(2.5 mg)0.5 m l+生理盐水3 m l;B组雾化吸入等渗硫酸镁3m l+生理盐水0.5 m l;C组雾化吸入沙丁胺醇(2.5 mg)0.5 m l+等渗硫酸镁3 m l;D组雾化吸入常规剂量沙丁胺醇(5 mg)1 m l+生理盐水2.5 m l。用药后30、60、90 m in进行肺功能、气急指数、呼吸频率、心率的检测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4组吸入治疗后90 m in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均明显增高(P<0.01或P<0.05),但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大吸气流量(PIF)及气急指数亦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4组血压、呼吸及心率变化不大,但D组部分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结论硫酸镁有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减轻COPD患者气急症状,但单独应用疗效逊于沙丁胺醇(2.5 mg);等渗硫酸镁与沙丁胺醇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加沙丁胺醇疗效,减少其副作用。PIF及气急指数可作为评价支气管扩张药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指标。 赵云娟 李勇诚 楼忠明 邬海燕 沈跃飞 林丽 李清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 研究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与胸腔感染是否相关,以确定更换一次性水封瓶的时间。方法 对19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且排除胸腔感染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每天更换水封瓶(A组)、每3d更换(B组)、每周更换(C组)、使用超过1周至拔管(D组),追踪监测一次性水封瓶内生理盐水和胸腔引流液,有细菌生长则对该病例停止实验,同时对此196例病人的胸腔积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cm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一次性水封瓶生理盐水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4组水封瓶中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13例,共检出细菌8种,各组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196例病人的胸腔积液和胸腔引流管前端 2cm进行细菌培养,194 例无菌生长,2 例细菌培养阳性。结论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周更换 1 次水封瓶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 李清 朱解琳 蒋金芬 申小春 楼一玲 杜小君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细菌感染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及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93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 (单纯肠内营养组 ,EN组 ) ;B组 (单纯肠外营养组 ,TPN组 ) ;C组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组 ) ,每组 31例。观察患者各营养支持 1周后的血清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上优于A、B组 (P <0 .0 5 )。结论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合理 ,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王盼 李清 丁丽娜关键词:机械通气 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术前雾化吸入预防胸部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01年 李清关键词:胸部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术前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6 2006年 目的 分析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与病情、发病次数、愈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护 理工作。方法测量83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体重(BW)、身高、血清白蛋白值,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按BW、BMI、血清白蛋白值分组。对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急性发作次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0.6%~69.9%;评定营养状况的3项指标中,BMI、BW指标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5),BMI、BW、血清白蛋白指标降低与疾病发作次数有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病情加重、发作次数增多。应重视COPD患者的营养问题,实施营养干预,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朱解琳 李清 曹秀月关键词:营养状况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5 2004年 序贯机械通气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易合并呼吸衰竭,目前有很大部分病人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来治疗,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由于病情严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从而保证有效的肺通气量,使病情得到缓解.由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人工气道建立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1],还会造成呼吸机依赖难以撤机.为此,我科2002年2月~2003年8月,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治疗切换点[2],对22例已接受鼻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例适时地改用无创通气,及时地拔除人工气道改为鼻面罩机械通气,获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李清 曹秀月关键词:序贯机械通气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护理 胸腔感染与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探讨胸腔感染与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6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且排除胸腔感染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每天更换水封瓶(A组)、每3天更换(B组)、每周更换(C组)、超过1周用至拔管(D组),追踪监测一次性水封瓶内生理盐水和胸腔引流液作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则对该病例停止试验;同时对196例患者的胸腔内胸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 cm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次性水封瓶生理盐水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4组水封瓶中胸腔引流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13例,共检出细菌8种,水封瓶内引流液中细菌出现最早的为A组中第4次(即第4天)更换,出现最迟的为C组中第2次(即第14天)更换。各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196例患者的胸腔内胸液或胸腔引流管前端2 cm进行细菌培养,其结果1例与一次性水封瓶内胸腔引流液相一致,1例与一次性水封瓶内胸腔引流液不一致,余194例无细菌生长。结论一次性水封瓶的更换时间与胸腔感染无直接关系;水封瓶更换时间与水封瓶内细菌定植无明显相关性,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一次性水封瓶以每周更换一次较为合适。 蒋金芬 李清 来汉江关键词:胸腔感染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8 2006年 总结19例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观察及护理。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气急指数变化,结果治疗2 h后血pH、氧合指数、呼吸频率、心率及气急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好转者15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要给予合适通气模式及压力,调整好鼻面罩位置和体位,重视呼吸道管理,预防及处理因无创正压通气引起的腹胀。 钱蓉 李清关键词:心力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