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玮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原代培养
  • 1篇原代培养神经...
  • 1篇神经元
  • 1篇视网膜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尿病大鼠视...
  • 1篇培养神经
  • 1篇培养神经元
  • 1篇醛糖
  • 1篇醛糖还原酶
  • 1篇缺糖
  • 1篇缺糖缺氧
  • 1篇缺糖缺氧损伤
  • 1篇缺氧
  • 1篇缺氧损伤
  • 1篇网膜
  • 1篇连接蛋白

机构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李玮
  • 2篇唐民科
  • 2篇段惠惠
  • 1篇李琴
  • 1篇黄建梅
  • 1篇石晋丽
  • 1篇于素云
  • 1篇乔园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甘松新酮对缺糖缺氧损伤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13年
观察甘松新酮对缺糖缺氧损伤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采用孕14天小鼠胚胎皮层制备原代培养神经元;MTT法确定甘松新酮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安全剂量,并观察其对缺糖缺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药物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以及正常培养神经元蛋白激酶A(PK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甘松新酮(50和100μmol·L-1)能够增加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的存活率(P<0.01,与OGD组比较);同时,能增加缺糖缺氧神经元PKA、小分子G蛋白Ras的相关蛋白1(Rap1)、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1(MEK1)及磷酸化的ERK1/2(p-ERK1/2)的表达,且此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对正常培养神经元研究结果显示,甘松新酮(50、100和200μmol·L-1)也能增加其PKA、Rap1、MEK1及p-ERK1/2的表达(P<0.01)。以上结果表明,甘松新酮对缺糖缺氧损伤的原代培养神经元有明确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药物激活PKA和ERK通路有关。
李玮石晋丽李琴段惠惠唐民科
关键词:原代培养神经元缺糖缺氧PKAERK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再评价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进行系统性的再评价。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和糖尿病组(45只)。采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STZ60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监测6个月,动态考察大鼠的体重、血糖变化,同时测定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参数。视网膜铺片法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考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缩写ICAM-1)表达量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TZ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增加。视网膜血管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退化,有闭锁现象,静脉扩张明显,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其视网膜中的VEGF表达增加(IOD/area 0.66±0.28,空白组0.25±0.03),PEDF表达减少(IOD/area0.07±0.06空白0.19±0.04),与血-视网膜屏障相关的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70%,炎症因子ICAM-1增加2.58倍,AR活性升高3倍。结论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发生在多个位点,借助该模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段惠惠黄建梅于素云李玮乔园唐民科
关键词:STZ糖尿病大鼠醛糖还原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