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 作品数:58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几何光学法测量液体浓度
- 2024年
- 根据全反射原理,搭建了一套测量液体浓度的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全反射临界角进行处理,精确测量临界角,从而得到透明液体的折射率,根据拟合的液体浓度和折射率的单调函数关系,求其浓度。该实验原理简单,实验结果精确度高,在大学物理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 马鸣远张树峰李萍
- 关键词:全反射
- 制作螺旋孔屏产生1阶相位涡旋
- 2024年
- 基于光的衍射与干涉理论,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孔数目为1~6的螺旋孔屏的光场光强与相位涡旋分布.手工制作了孔数目为1~6的螺旋孔屏,搭建了马赫-曾德尔干涉光路,获得了各螺旋孔屏产生的光场与参考光的干涉光强,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 陈小艺李萍裴孝满王家浩丁思谦麦景祁邵明辉
- 关键词:衍射
- 统编版小学中年级想象作文课例研究
- 长久以来的教学实践中,一线语文教师秉持“纪实作文为正统,想象作文为偏系”的教育观念,忽略想象作文的独特价值。小学的中年级是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中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名师课例及某小...
- 李萍
-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写作教学
- 文献传递
- 生物活性肽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综述生物活性肽分离常用的电泳技术、层析技术、膜离技术、融合表达载体分离技术、探针分离技术及联合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分离等生物活性肽制备中的分离纯化技术,分析这些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肽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展望。
- 王元秀蒋竹青李萍丁天伦杨新超
-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纯化高效毛细管电泳层析膜分离
- 负折射率材料中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二次谐波是负折射率而基频光是正折射率材料中,在考虑吸收系数、走离效应和相位失配的情况下,推导出平面波振幅缓变近似下,二次谐波的耦合波方程.根据该方程在基频光小信号近似下推导出二次谐波转换效率表达式.最后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相位失配量Δk、走离角ρ和二次谐波的吸收系数α对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相位失配量的存在二次谐波的转换效率随负折射率材料长度的变化存在极大值,即负折射率材料长度存在最佳值,并且随着长度的增加,转换效率呈明显的周期性振荡并且极大值总是逐渐减小;转换效率随失配量的增加而减小;走离效应对转换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转换效率随吸收系数的增加而减小.这为研究负折射率材料的非线性理论打下了基础.
- 周城高艳侠王培吉张仲李萍
- 关键词:负折射率材料二次谐波相位匹配
- 开放的V型单色非相干泵浦系统的非线性理论被引量:2
- 2000年
- 本文给出了具有单色非相干泵浦场的开放 V型系统频率上转换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非线性理论 ,研究了驱动场的 Rabi频率、原子注入速率、原子退出速率、能级间衰变率及非相干泵浦速率对系统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的增益、色散以及布居数差的影响 ,讨论了无粒子数反转激光增益的稳定性。
- 李萍樊锡君
- 关键词:开放系统非线性激光物理
- 从习题到原始物理问题:培养物理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202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第10题为例
- 2025年
- 基于自组织表征理论对一道源于“飞机投弹”模型的高考试题进行评析,建议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结合原始问题,重视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并融合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 刘存辉刘海英李萍张小柱崔文哲林华枝
- 关键词:原始物理问题高阶思维学科融合习题教学
- 机车启动问题中摩擦力是否做功——对2023年高考山东卷第8题“谬误”解法的释疑
- 2024年
- 以教材常见情境“斜面滚小球”为例,分别从动力学和能量观角度对中学阶段有关滚动中的三种摩擦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纯滚动的物体,静摩擦力虽然不做功,但却可以充当能量转化的“媒介”,进而回应了关于高考试题“谬误”解法的质疑。最后,给出教材实验和试题命制时需要注意的科学性建议。
- 刘存辉刘海英李萍崔文哲林华枝蒲志雄
- 关键词:高考试题
- 蜂窝陶瓷上涂覆Ti基脱硝催化剂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陶瓷上涂覆Ti基脱硝催化剂的方法,步骤包括:取固含量为15-40wt%的Ti基脱硝催化剂浆料,调节浆料pH至7-10,备用;将蜂窝陶瓷浸入浆料中,采用超声浸渍法或真空涂覆法将催化剂涂覆到蜂窝陶瓷上,然...
- 张昭良谷华春李倩赵亭亭辛颖李萍
- 对“速度合成与分解”和“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的再商榷——以两道典型高考试题为例
- 2024年
- 对教材中“速度合成(分解)”与“速度变换(叠加)”概念进行区分,并重新审视了关联速度分解与力的分解问题,得出分解速度与分解力在数学上是相“兼容”的结论,即速度分解也可以像力的分解一样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沿任意方向分解,只是按作用效果,运用“投影矢量”的正交分解法,在计算时会更加简洁,进而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 刘存辉刘海英李萍张小柱崔文哲林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