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萍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壮族
  • 2篇个案
  • 1篇地名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追求
  • 1篇衰落
  • 1篇壮语
  • 1篇壮语地名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保护
  • 1篇文化诠释
  • 1篇习俗
  • 1篇习俗文化
  • 1篇保护传承
  • 1篇布洛陀文化
  • 1篇传承

机构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李萍
  • 1篇杨奔

传媒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桂海论丛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特色歌圩的建设与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传承被引量:4
2006年
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古居遗址于去年被发现以后,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综合歌圩和民歌的生命力及其文化传播功能、歌圩与宗教的历史渊源关系及广西田阳县自身发展情况分析考虑,歌圩是保护和传承布洛陀文化的理想载体。在田阳县建设特色歌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田阳县特色歌圩的建设,忠于歌圩的基本特点是前提,融合布洛陀文化的精华是关键,整和周边地区的特色文化是辅助条件。
李萍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保护传承
壮语地名的文化诠释被引量:4
2005年
壮语地名是壮族地区人民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壮语地名的溯源及形成特点,从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等不同角度论述壮语地名成因,并从文化内涵上剖析壮语地名的多样性,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壮语地名的特点及形成规律,对研究壮族地区民俗、地理、生产、生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杨奔黄玉李萍
关键词:壮族地名文化
从左江花山壁画看壮族的审美追求与习俗文化被引量:9
2005年
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壁画是左江壁画的代表作,是我国崖壁画的奇葩,是壮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对花山崖壁画的画面色彩、艺术手法、内容性质和作画途径进行剖析,我们将可以领略到壮民族富有民族个性的审美追求及其相关的习俗文化。
李萍
关键词:壮族审美追求习俗文化
壮族末伦文化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 ——以广西靖西县为个案
末伦文化是广西一种尚待研究与开发的民族个性鲜明的壮族地方活态文化,主要分布在以全国壮族人口聚居最密集的县份——靖西县为中心的广西西南边境局部地区,她起源于壮族原生态宗教文化,以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曲艺之一“末伦”为载体,...
李萍
关键词:壮族文化保护
文献传递
壮族末伦文化现存状况调查及原因试析——以广西靖西县为个案被引量:2
2007年
20世纪70年代之后,壮族末伦文化呈现出了明显衰落的迹象,其传承者势单力薄,受众形单影只。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有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与冲击;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与束缚;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错误定位;对原始宗教问题的片面认识和对文化保护的“静态”做法等五个方面的原因。
李萍
关键词:衰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