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董男

作品数:84 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中医
  • 12篇医家
  • 12篇疫病
  • 12篇伤寒
  • 11篇黄疸
  • 10篇治法
  • 10篇外感
  • 8篇养生
  • 8篇时病论
  • 8篇教学
  • 7篇温病
  • 7篇《时病论》
  • 6篇证治
  • 6篇伤寒论
  • 6篇课程
  • 5篇医史
  • 5篇热病
  • 5篇金匮
  • 5篇金匮要略
  • 5篇教学改革

机构

  • 49篇安徽中医药大...
  • 29篇安徽中医学院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3篇李董男
  • 8篇郜峦
  • 7篇王鹏
  • 7篇陆翔
  • 7篇万四妹
  • 7篇方晓阳
  • 4篇王晶
  • 4篇胡志丹
  • 4篇赵军
  • 4篇洪靖
  • 3篇王建
  • 3篇艾青华
  • 3篇黄辉
  • 3篇张阳
  • 3篇李凯
  • 3篇张佳乐
  • 2篇黄玉燕
  • 2篇陈曦
  • 2篇张若亭
  • 2篇汤尔群

传媒

  • 5篇中医药临床杂...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甘肃中医药大...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中医学报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2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医学研究与教...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医家疫病邪气传变规律学术观点辨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明清医家疫病传变规律的学术观点进行初步辨析。方法搜集明清医家关于疫气邪犯部位和传变规律相关文献,进行理论辨析。结果明清医家在疫病邪犯部位上提出了不同观点:戾气入肺是诸家的共识,认为其入心的有万全、叶天士、吴鞠通等,入脑的有万全、吴旻及张介宾,入胃的有袁体庵、喻昌、余霖和吴鞠通,入三焦的有喻昌、周魁和吴鞠通,邪伏膜原的有吴有性。从传变规律看,多数医家认为疫邪首先犯肺,喻昌认为先注中焦,万全认为传心,袁体庵认为传血脉,叶天士、吴鞠通认为逆传心包;顺传胃腑之后,如疫邪未解,喻昌、吴鞠通认为会入下焦。结论明清医家对戾气首犯脏腑经络、伏藏部位及传变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不同戾气发为不同的疫病,具有不同的病位选择性和传变规律,还会受到患者体质因素的影响。历代医家对于疫病传变规律的观点,需要从理论和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董男
关键词:明代疫病传变规律
晋隋唐时期中医疫病相关概念辨析被引量:6
2014年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李董男
关键词:疫病伤寒温病时行
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孙一奎辨治噎膈病思路对比研究
2024年
以《朱丹溪医学全书》和《孙一奎医学全书》为文献依据,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和统计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孙一奎辨治噎膈病的思路。研究发现朱丹溪重视因外感、七情和饮食所伤产生气病,再经误治产生噎膈;认为病机以血耗、胃脘干槁以及气滞不行为主,重视气血;治疗以润养胃脘为主。孙一奎在因机证治多方面对朱丹溪学术有所继承和发展,其病因认识在朱丹溪基础上提出酒色所伤;但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重视肾命、温补,故在病机方面以血耗、便闭、气逆为要,重视气病;治疗同样重视滋阴养血,但以润肠通便,恢复气机为重。梳理两位医家的学术思想以及源流关系,以期对现代学习和治疗噎膈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刘泳锌施心贤彭博文倪文通李董男
关键词:朱丹溪学术思想
新安医家徐春甫养生原则刍议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传统养生以整体论指导养生实践,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与神的融合,人与社会相适应。新安医家徐春甫对养生尤为重视,将儒、道、释三教中的养生思想与中医传统文化中养生思路相互融合,体现在其顺应自然、啬神养形的调养之理,以及慎医忌药、情志养生的调养之法这四个养生理法中。具体表现为,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养神甚于养形;生病要及时请医生就诊,但应慎用虎狼之剂;老年人通过自我调节使心情舒畅,而子孙敬老也很重要。徐春甫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和四时养生的理法值得后世借鉴。
洪靖张佳乐陈利利李董男
关键词:新安医家徐春甫
唐宗海《血证论》便血证治探微被引量:9
2016年
唐宗海将便血证分为近血和远血,从肺、肝、肾三脏进行论治,以清热化湿去近血、温阳升补化远血为主要治疗思路,取各家之长,师古而不泥古。通过研究唐宗海对便血证的论治,对其临证治疗便血证的理法方药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便血证的治疗提供思路,以增强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张佳乐李董男方明
关键词:《血证论》病机唐宗海
《金匮要略》“调和”思想及在肝病证治上的运用被引量:2
2009年
中医"调和"思想之学理源自《内经》,光大于仲景《金匮要略》,其精髓在于动态调整、趋于和谐,大略为未病之时重调摄、既病防变需调理、病瘥防复宜调养,在肝病证治中体现为调中焦和少阳。试图阐明这一思想的渊源、内涵和实际运用之道。
李董男艾青华
关键词:《金匮要略》肝病证治
《伤寒论》《金匮要略》“顿服”法浅析被引量:5
2016年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运用"顿服"服药法之方药、主治病证特点及运用注意事项的分析,发现"顿服"法主要运用于亡阳危急重症和邪盛正不虚之大实证的治疗。"顿服"在中医临床治疗急症、重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刘庄约刘统治胡志丹王晶李董男赵军
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顿服危急重症
任务驱动法在中医药信息检索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中医药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基于"任务驱动法"的中医药信息检索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首先优化教学设计,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任务"四个环节,并开展相应的反馈和考核机制。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提升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药信息素养。
郜峦陆翔李董男孙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医药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新安医家运用气血理论诊疗中风思路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新安医家对中风的诊疗卓有见解,其中运用气血理论诊疗中风也颇具特色。汪机主张气虚不能生血;孙一奎倡导"养血祛风、顺气化痰";程钟龄主"气、血、痰、郁"论治;汪昂认为"真气先虚,外邪乘之";吴崑提出"把握气机,去瘀生新"。诸家理论虽有不同,却又重视气血,对中风的临床诊疗思路具有启发意义。
张阳丁涛朱炳方李明月刘静李董男
关键词:新安医家气血理论中风诊疗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腔隙性脑梗死(LI)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脑干、直径为3 ~4 mm的缺血性微梗死,系由较大的脑动脉的深穿支闭塞所致,亦可称为“深穿支闭塞”.这种微梗死治疗后在脑组织上留有腔隙或陷窝,故称之腔隙性脑梗死.虽然该病致残率及病死率低,但是其发作反复,可致多个缺血病灶的形成,可能引发血管性痴呆、假性球麻痹等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1].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LI有了巨大的进步,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现将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谢骏莫穗林李董男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瘀通络化痰通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