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质馨

作品数:175 被引量:472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41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5篇教学
  • 30篇细胞
  • 26篇小鼠
  • 18篇睾丸
  • 16篇教育
  • 15篇胚胎
  • 12篇凋亡
  • 12篇衰老
  • 12篇胎脑提取液
  • 12篇胚胎学
  • 11篇氧化氮
  • 11篇一氧化氮
  • 11篇生精
  • 11篇实验教学
  • 10篇医学教育
  • 10篇生殖
  • 9篇蛋白
  • 8篇一氧化氮合酶
  • 8篇神经元
  • 8篇海马

机构

  • 122篇吉林医药学院
  • 45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济宁医学院
  • 7篇空军医学高等...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医学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吉化总医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175篇李质馨
  • 112篇田洪艳
  • 92篇徐冶
  • 65篇朱辛为
  • 65篇潘晓燕
  • 61篇窦肇华
  • 49篇王弘珺
  • 47篇刘忠平
  • 35篇林冬静
  • 29篇鲁质博
  • 20篇侯瑜
  • 18篇刘晓冬
  • 13篇王喜艳
  • 13篇金玉姬
  • 8篇李宏宇
  • 8篇王雪楠
  • 7篇王晓玉
  • 6篇任旷
  • 6篇蒙一纯
  • 6篇于洋

传媒

  • 2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8篇解剖学杂志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国组织化学...
  • 5篇中国医药指南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军事医学
  • 4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中国农村卫生...
  • 4篇中国男科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上海中医药杂...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8篇2013
  • 17篇2012
  • 20篇2011
  • 17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17篇2003
  • 11篇2002
  • 2篇2001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及大鼠胃、小肠CGRP的定位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本实验选用成年健康男性尸体和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各4例,死后迅速取胃、小肠各段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CGRP在人及大鼠胃、小肠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可见CGRP免疫反应阳性的内分泌细胞,其数量人多于大鼠;胃、小肠各段均可见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大鼠小肠粘膜下层及内环、外纵肌间可见单个存在的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这些结果表明,胃和小肠中的CGRP有两种来源,即来源于神经和内分泌细胞.文内还对CGRP在胃和小肠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李质馨蒙一纯苑普庆李肇特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内质网-线粒体交互作用探讨靶向Bcl-2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2020年
目前国内外诸多以粗放方式干预内质网应激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肿瘤细胞内信息网络交互作用导致干预效果不理想,故研究靶向内质网应激药物并明确其机制是研发精准抗肿瘤药物的基本要求.近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努力方向.本研究通过检测多种抗肿瘤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内质网应激、自噬、胞质和线粒体Ca2+浓度变化及内质网-线粒体交互作用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对基于内质网-线粒体交互作用靶向Bcl-2抗肿瘤机制进行了多方面探讨,相信以此理论为基础的肿瘤药物研发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转化价值.通过本项目体内外试验研究,首先,采用顺铂、杨梅素等多种抗肿瘤药物,确认了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可能;其次,探讨了内质网到线粒体的Ca2+转运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初步阐明了内质网应激在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再次,我们研究了抗肿瘤药物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与细胞自噬和蛋白代谢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而研究了靶向Bcl-2通过调控线粒体和内质网交互作用在肿瘤耐药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徐冶于洋徐路王春艳田洪艳李松岩刘维民李质馨
关键词:体内外试验细胞自噬细胞生物学抗肿瘤机制蛋白代谢
淫羊藿苷对酒精损伤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酒精损伤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对酒精损伤小鼠睾丸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酒精组)和给药组(酒精+淫羊藿苷组),连续灌胃5周,制备睾丸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生精小管结构,Tunel法观察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结果:对照组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为(2.09±0.15),模型组凋亡指数为(10.92±1.02),给药组凋亡指数为(5.50±0.5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生精小管结构混乱;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凋亡减少,生精小管结构明显改善。结论:淫羊藿苷对酒精损伤小鼠睾丸具有保护作用。
刘忠平李质馨潘晓燕田洪艳孙艳美
关键词:淫羊藿苷酒精睾丸生精细胞
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探究式的、带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田洪艳李质馨徐冶朱辛为窦肇华林冬静
关键词: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
基础医学教育与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被引量:2
2012年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石,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的医学教育中忽略了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本文就抓好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归纳总结,与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的同行们交流探讨。
徐冶李质馨于洋刘师兵方青
胎脑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胎脑提取液对脊髓运动神经元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前两组再随机分成术后4个时间组。无菌条件下制作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酶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显微图像分析,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ACP活性的变化。结果:ACP反应产物的光密度值正常组为0.28±0.03;对照组术后1d为0.35±0.05,术后1周为0.40±0.05,术后2周为0.47±0.06,术后3周为0.38±0.04;实验组术后1d为0.30±0.04,术后1周为0.38±0.04,术后2周为0.34±0.05,术后3周为0.30±0.06。结论:胎脑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李质馨徐冶鲁质博田洪艳刘晓冬侯瑜
关键词:胎脑提取液坐骨神经损伤脊髓神经元
胎脑提取液抗抑郁及抗震颤麻痹作用的研究
2000年
目的用小鼠及大鼠对胎脑提取液的抗抑郁及抗震颤麻痹作用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采用小鼠悬尾法、电刺激小鼠角 膜法等观察胎脑提取液的抗抑郁作用;采用氧化震颤素震颤法、大白鼠旋转法观察胎脑提取液的抗震颤麻痹作用。结果胎脑提取液与 抗抑郁药丙咪嗪的作用不同;股脑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此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胎脑提取液具有抗震颤麻痹作用,而毒副作用 小。结论胎脑提取液可能对帕金森氏症具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文天秀李质馨窦肇华蒙一纯库宝善姚海燕杨长虹
关键词:胎脑提取液抗抑郁作用
浅谈加强医学生的素质培养被引量:1
2010年
李质馨朱辛为徐冶田洪艳潘晓燕林冬静
关键词:医学生
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元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表达
1999年
实验选用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元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表达.结果表明:海马CA_3区神经元ACP活性最强,其它依次为CA_2、CA_4和CA_1区;提示成年大鼠海马各区的神经元ACP的含量不同,其功能状态也有不同步的现象.
杨秋佳曾汉英邹海殊李质馨任力
关键词:海马酸性磷酸酶
转化医学理念下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转化医学模式是未来医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以患者为中心"是转化医学理念的核心思想,转化医学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医务人员崇高的人文素养。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全面而广泛地接触患者,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厘清转化医学内涵和全科医生职能的基础上,从转化医学模式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如何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全科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医学模式向转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潘晓燕王喜艳孙艳美钟秀宏李质馨
关键词:全科医生人文素养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