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国际金融危机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探讨
- 2012年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被"西方经济学"边缘化的现象和趋势。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念需要深入探讨,也许"本土化、规范化、人文化"是中国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深化的趋势。
- 李超
- 关键词:教学理念
- 国际金融危机动态演进路径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动态演进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美国的次贷型金融危机(2008);"迪拜世界"的债务型金融危机(2009);欧洲的债务型金融危机(2010)。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制度的"初始状态"和"三周期"极为敏感;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虚拟经济体制的系统性风险亦较高。
- 李超
-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国际金融危机
- 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兼评劳动报酬GDP占比持续下降
- 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文献,'按劳分配'的内涵又可以得到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非市场性'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劳...
- 李超
-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按资分配
- 文献传递
- 低碳约束下的中国金融产业战略转型被引量:2
- 2010年
- 低碳约束下,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金融产业随之也要战略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型,就目前来说,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低碳金融产业的规划和政策研究;二是搭建低碳交易平台;三是完善中国的低碳金融体系。本文构建了简明的低碳金融产业与实体低碳产业的互动模型,并首次在低碳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金融参数和企业低碳系数的概念。
- 李超
- 关键词:低碳约束
-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论域与趋势——近百年来某一个维度的综述被引量:2
- 2007年
-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面对凸显的现代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综述了近100年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论域,且描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现阶段的研究维度、层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李超
-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维度论域
- 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兼评劳动报酬GDP占比持续下降
- 2014年
- 在“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框架下,重读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文献,“按劳分配”的内涵又可以得到新的比较准确的定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分配”中的“劳”是“非市场性”的劳动,“按劳分配”中的分配主体是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劳动者具有主体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阶段,实践“按劳分配”具有复杂性。30年来,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系统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差距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本文的模型发现:在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指引下,应最大化“按劳分配”,同时最小化“按资分配”。
- 李超
-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按资分配
- 非公经济市场准入的投资环境研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以高新中小企业的聚群效应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主要体现在投融资体制方面,而其中又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效率方面。本文以资本市场为立足点,以高新中小企业的聚群效应为例,以拓扑学的高维空间理论和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构建了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的理论模型,并在模型的框架假设范畴下,给予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 李超
- 关键词: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维度
- 基于“超金融化”的全球金融危机研究:V-R模型与实证被引量:6
- 2010年
- 超金融化是当代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没有解构清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相对于马克思主义金融学而言是一种退步。本论文创建了分形金融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了全球的复杂经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证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独立性和必然性。在开放经济中,金融危机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都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因和外缘。
- 李超
-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全球金融危机
-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略评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被引量:1
- 2007年
-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人类实践负效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甚至畸型发展引起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的。从现阶段的认识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体”,可持续发展是“用”,后者是前者应用的数字化体现,但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的发展观念以“线性”模式向系统性模式突破时的临界状态。从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方向性”与“非方向性”的统一,生态经济学非常重视“可持发展”的非方向性特征的研究。
- 李超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众生平等
- 新常态约束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因素分析——基于贝叶斯估计的DSGE模型
- 2015年
-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约束下,隐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正逐步显性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和传导机制极其复杂,在已有的宏观经济学文献里很难建模并进行拟合。本文基于贝叶斯估计的DSGE模型的分析框架,用一种很自然的方法处理或回避模型的误设定问题。本文分析了内生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冲击,如货币政策冲击、地方政府债务冲击、通货膨胀冲击、实体经济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冲击、房地产价值泡沫冲击、金融机构铸币税垄断收益冲击和其他变量冲击。在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因素时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 李超
-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贝叶斯估计DSG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