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nti—NGF在躯体疾病疼痛治疗中的潜在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属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不仅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存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外周伤害性疼痛感受的产生与调节。近年来由于对NGF在急、慢性疼痛及痛觉过敏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强.一种新的抑痛方法一一抗-NGF(anti-NGF)治疗悄然兴起。它是通过NGF的抗血清IgG封闭NGF,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及受体的自磷酸化作用,从而部分阻断或减弱疼痛的进程。由于该方法抑痛效果明显,且不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其他成员作用,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成瘾性,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无直接作用,因此极有可能成为疼痛治疗的新热点。
- 李雁张绍芬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病理性疼痛
- 神经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在子宫外出现子宫内膜样的腺体或间质。疼痛是内异症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痛经、性交痛、排便痛及慢性盆腔痛。内异症疼痛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的研究认为,疼痛的类型和程度与内异症的分期、内异症病灶的大小、深度及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
- 李雁张绍芬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生长因子疼痛内异症慢性盆腔痛生化指标
- 口服他莫昔芬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的研究
- 目的:使用口服他莫昔芬法建立ICR小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并检测其病灶特征、动情周期、血管生成、子宫炎症等变化,以介绍和评价这一动物模型。
方法:新生ICR小鼠(15只)连续4 d滴喂他莫昔芬,并与同龄对照小鼠(1...
- 李雁张绍芬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他莫昔芬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神经生长因子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血清和病灶内膜中的表达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血清与病灶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相关性,研究血清中NGF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并行全子宫切除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为观察组,共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无生育要求行全子宫切除者为对照组25例,分别取其子宫腺肌病病灶、在位子宫内膜及术前血清,并予以疼痛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比较病灶中及子宫内膜中NGF的表达强度,并分析病灶中NGF的表达与痛经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用ELISA法测其两组血清中NGF的水平,分析患者血清中NGF的水平与痛经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病灶中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P=0.0312),且与痛经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3964,P=0.0498);在位内膜中N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P=0.0143),观察组血清中N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2),同时与病灶中NGF的表达强度有相关性(r=0.4126,P=0.0404),但与痛经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892,P=0.0545)。结论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血清NGF水平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与组织NGF的表达有相关性,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许琳娜张绍芬胡卫国曹远奎李雁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神经生长因子
- 子宫腺肌病病灶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变化与神经植入及盆腔疼痛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与神经纤维植入密度及盆腔疼痛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3至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除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根据有无疼痛分为疼痛组33例和无痛组12例,并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将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照不同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分为无痛、轻中度痛、重度痛.选择同期行子宫切除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及子宫肌瘤患者26例为对照组.疼痛组和无痛组于术中取子宫腺肌病病灶,对照组取子宫内膜,分别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基因产物(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结果 疼痛组NGF蛋白表达水平为0.25±0.08、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16±8)条/mm2,无痛组分别为0.19 ±0.05、(11±5)条/mm2,对照组分别为0.18 ±0.05、(9±4)条/mm2;疼痛组与无痛组和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腺肌病痛经重痛者NGF蛋白表达水平0.29±0.07、PGP 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9±10)条/mm2,轻中度痛者分别为0.22 ±0.07、(13±4)条/mm2,无痛者分别为0.18 ±0.05、(11±5)条/mm2;痛经重度痛者与轻中度痛者、无痛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病灶N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患者痛经的发生机制,促进病灶内膜神经纤维植入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李雁张绍芬许琳娜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盆腔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