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2篇阴道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胎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切口
  • 2篇子宫
  • 2篇宫颈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产儿
  • 2篇产科
  • 2篇出血
  • 1篇大子宫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机构

  • 16篇佳木斯市妇幼...

作者

  • 16篇杨丽杰
  • 3篇刘晓霞
  • 3篇曲春尧
  • 2篇张静
  • 1篇王静
  • 1篇张翠玉
  • 1篇郑佳玉
  • 1篇李佳境
  • 1篇王艳香
  • 1篇魏双梅
  • 1篇霍丽艳
  • 1篇丁国范
  • 1篇曲元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前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产前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进行产前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前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及药物干预等早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行剖宫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出现感染、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的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新生儿出现巨大儿、低血糖、窒息、羊水污染、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杨丽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干预
妇产科临床应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临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方式,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优秀的治疗。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共对60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微波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恢复较对照组要短一些,临床恢复速度和效果要好一些。结论:微波治疗能够让妇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症状得到改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传统治疗要优秀,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使用。
杨丽杰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微波疗法
宫颈癌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杨丽杰张翠玉李佳境张静
关键词:宫颈癌女性恶性肿瘤高治愈率死亡率
不同剂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两组患者均每7天用药1次,21天为1个化疗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HE4、CA125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27%,与对照组患者的6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周期、3个周期、6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略优于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前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好,且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HE4、CA125水平。
王俐力丁国范杨丽杰郑佳玉
关键词:紫杉醇卡铂糖类抗原125T淋巴细胞亚群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与妊娠期结局的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孕妇常规产前检查时确诊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孕期监测血糖及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的管理,对照组未实施孕期管理,比较两组母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经过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杨丽杰
关键词:孕期管理
羊水栓塞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诊治经验,旨在提高羊水栓塞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羊水栓塞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44岁,平均(27.6±3.7)岁。孕周27-43周。其中初产妇1例,经产妇7例。所有AFE患者均予以地塞米松20 mg静注,面罩加压给氧,开通多条静脉通道;对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明显者给予阿托品0.5-1.5 mg及氨茶碱250 mg,解除肺动脉高压。其中4例经上述处理后症状消失,余病情无缓解者继续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脉注射,同时进行抗休克治疗。结果 8例AFE中,胎膜早破2例,使用催产素引产3例,剖宫产2例,其他1例。2例心肺复苏成功后未发生DIC。阴道出血量最少1000 m L,最多8000 m L,平均4500 m L。所有患者均存活,患者无一例出现羊水Ⅲ°粪染。结论羊水栓塞病情凶险,其治疗的三个重要方面是改善低氧血症、保持心输出量和血压、防止血管内凝血,要求临床医生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常规,努力提高产科技术,同时加强各科合作,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杨丽杰张自新
关键词:羊水栓塞羊水粪染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7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例6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9例占13.4%,低体重儿8例占11.9%,剖宫产分娩26例占38.8%,产后出血5例,占7.46%分别与同期正常孕妇各项发生率相比均有增加。结论ICP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和增加难产率。
杨丽杰霍丽艳王艳香张静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产后出血难产
双球囊导管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妇女引产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双球囊导管和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妇女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引产的足月妊娠妇女112例,按照单双号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组采用双球囊导管引产.比较两组的促宫颈成熟效果、产程、引产结局、产后出血量与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球囊导管对足月妊娠妇女进行引产,能缩短产程,具有更高的引产成功率和较低的剖宫产率,同时产后新生儿评分更高,产妇出血量相对较少.
曲春尧刘晓霞杨丽杰
关键词:双球囊导管米索前列醇足月妊娠引产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4例分折
2006年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检查率,阴道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阴道镜检查421例中54例CIN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421例中CIN发现54例,占12.8%,CIN的异常阴道镜像主要为血管异常及腺口白环,白腺。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阴道镜检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曲元杨丽杰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检查
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继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随访等方面情况。另随机选取结果剖宫产术后随访3年未发生并发症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在孕次、产次、产妇体重、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方面的情况。结果发生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距剖宫产的时间为(27.46±20.63)个月,91.04%(61/67)的患者在腹壁切口处有和月经周期相关的疼痛,并有逐渐增大的包块,多经B超及手术病理确诊。术前、术后用药患者分别为35.82%和25.37%,均经手术治疗,随访3年均无复发。观察组平均孕次多于对照组,平均月经周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典型,手术治疗有效且预后良好。月经周期短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妊娠具有保护性作用。
杨丽杰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