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佳

作品数:50 被引量:3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艾烟
  • 8篇模拟失重
  • 8篇艾灸
  • 7篇中药
  • 7篇中药复方
  • 7篇模拟失重大鼠
  • 6篇针灸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缺血
  • 5篇缺血性心律失...
  • 5篇温针灸
  • 4篇动脉
  • 4篇血清
  • 4篇遮光
  • 4篇遮光率
  • 4篇细胞
  • 4篇颗粒物
  • 4篇可吸入颗粒
  • 4篇可吸入颗粒物

机构

  • 5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华北电网有限...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50篇杨佳
  • 31篇赵百孝
  • 20篇韩丽
  • 16篇黄畅
  • 13篇王磊
  • 13篇刘钧天
  • 9篇朱茂祥
  • 9篇刘平
  • 8篇傅骞
  • 8篇周鹏
  • 8篇胡素敏
  • 8篇佟海英
  • 8篇高学敏
  • 7篇潘秀颉
  • 7篇杨陟华
  • 6篇胡海
  • 6篇黄剑
  • 6篇嵇波
  • 5篇白桦
  • 5篇时丽媛

传媒

  • 9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国针灸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环球中医药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艾烟浓度的光学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的数据拟合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艾烟浓度检测中的光学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数据拟合,实现数据间的折算。方法:以CSED-A气体染毒仪和HOPE-MED 8050系动式染毒柜进行光学浓度检测,以遮光率(%)表示;以P5L2C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检测艾烟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以质量浓度(mg/m^3)表示。采用P5L2C光散射式数字微电脑粉尘测试仪分别监测不同染毒柜染毒腔内不同遮光率水平的艾烟的质量浓度,监测时采样口原则上与鼠的高度一致,进行多个遮光率的多次质量-体积浓度的监测,每个浓度重复3次。采用最小二乘法,运用MATLAB分别对CSED-A气体染毒仪和HOPEMED 8050系列动式染毒柜进行曲线拟合,以实现数据间的折算。结果:CSED-A气体染毒仪的拟合公式f(t)=414.4403*t^2+263.8095*t-3.0725 r^2=85.8315;HOPE-MED 8050系列动式染毒柜的拟合公式f(t)=182.3730*t^2+141.2080*t+4.4667 r2=3.7984。结论:实现通过拟合公式对艾烟光学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折算,对今后艾烟实验的进行起到指导作用。
韩丽赵迁刘平杨佳黄畅哈略和蕊王昊惠鑫潘秀颉赵百孝
关键词:艾烟遮光率可吸入颗粒物
艾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鼻炎康片及滴通鼻炎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不相关第三方评价疗效及处理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对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作用,临床用于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艾灸对体内阳气的激发可能是对过敏性鼻炎产生疗效的关键。
刘群杨佳赵丽侠高宇赵百孝
关键词:艾灸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
脉诊在针刺治疗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脉诊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手段,针刺是中医治疗里的重要方法,为了解脉诊在近代针刺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并了解近代临床针刺运用脉诊的适应范围及临床意义,检索“针刺+脉诊”相关文献后发现近代针刺治疗中配合诊脉的文献较少,然而诊脉对临床针刺的指导意义有理论依据可循,脉诊对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确有依据,脉诊指导针刺的原则多源于《黄帝内经》,针刺运用的脉法丰富多样,未涉及临床实践内容的文献占近1/3;针刺治疗配合诊脉有理论依据并具有临床意义,目前现代针刺治疗中诊脉不受重视是事实,《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目前中医传承中被忽视的珍贵内容,亟需继续传承发展,利用现代科研技术与先进的设备,期望可促进脉诊的中医科学研究。
伍怀芝杨佳
关键词:针刺脉诊得气黄帝内经中医
隔姜灸对化疗期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对比不同时间点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探讨隔姜灸疗法对化疗毒副作用的防治作用以及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受试患者5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姜灸组和假灸组。最终共50例,每组25例。隔姜灸组直接将百笑灸置于鲜姜片上施灸,假灸组在鲜姜片与百笑灸之间放置纸垫施灸。两组均从化疗开始前5天进行治疗,艾灸的穴位为关元、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每周3次,每次20分钟,治疗持续至化疗开始后的第60天。分别于开始化疗前5天和开始化疗期第21天、第30天、第60天4个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卡氏(Karnofsky,KP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量表QLQ-C30(V3.0)中总体健康(quality of life,Qo L)评分等项目。结果与化疗开始后第21天比较,两组患者KPS评分和Qo L评分在第30天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时隔姜灸组KPS评分和Qo 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假灸组KPS评分和Qo L评分没有升高的趋势。与假灸组比较,化疗开始后第60天隔姜灸组KPS评分和Qo L评分较假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比较,假灸组患者的症状在化疗期均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隔姜灸组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介入隔姜灸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引发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恶心呕吐和疼痛症状。提示化疗前介入隔姜灸疗法可以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期患者生存质量。
徐颂安杨佳赵百孝
关键词:隔姜灸
血小板活化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硬化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血小板作为动脉硬化形成的病理因素之一,通过参与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异常及血小板自身活化等途径,在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血小板参与动脉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
胡诗宛杨佳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血小板活化
艾烟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诱发体外微核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用体外微核实验检测艾烟中的可吸入颗粒物(moxa smoke condensation,MSC)是否引起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的损伤产生微核,进而判定艾烟致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毒性。方法:通过四唑盐比色实验得出MSC对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染毒24h的半数抑制率(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0.087mg/mL,将体外培养哺乳动物CHO细胞系,分为溶剂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作为溶剂)、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设定在艾烟致CHO细胞半数死亡浓度(IC50)上下,分别为1/8、1/4、1/2,即低剂量组(1/8 IC50 MSC)、中剂量组(1/4 IC50 MSC)、高剂量组(1/2 IC50MSC),观察3个剂量组的MSC染毒CHO细胞后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后产生的微核是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结果:高、中、低剂量组的MSC所诱发的微核形成率较溶剂对照组增加,并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实验重复3次,可重复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在高浓度时具有致染色体损伤的毒性,低浓度时毒性消失,遗传毒性也呈浓度依赖,艾烟的量是关键;临床应当注意控制艾烟浓度,把握好艾烟的量,尤其是临床的艾烟浓度安全标准,需进一步研究。
韩丽胡海杨佳白桦王磊刘钧天黄畅刘耀萌哈略赵百孝
关键词:艾烟艾灸可吸入颗粒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微核实验
不同时机针刺对模拟失重大鼠肾功能和肾脏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预针刺和即刻针刺对模拟失重大鼠肾功能及肾脏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清洁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预针刺组和即刻针刺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由活动4周;模型组、预针刺组和即刻针刺组尾部悬吊4周制造模拟失重大鼠模型。预针刺组尾部悬吊前一周,电针刺激双侧"肾俞""脾俞"和"三阴交"穴,每次30min,每日1次,针刺7d;即刻针刺组针刺与尾部悬吊同时进行,大鼠尾部悬吊过程中,电针刺激"肾俞""脾俞"和"三阴交"穴,每次30min,隔日治疗1次,针刺14d。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UN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预针刺组、即刻针刺组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预针刺组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即刻针刺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即刻针刺组比较,预针刺组MDA含量较低(P<0.01)。结论:预针刺和即刻针刺都具有改善模拟失重大鼠肾功能和抗氧自由基损伤的功能,但预针刺组提高肾脏防御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优于即刻针刺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宋艳嵇波汪德生张鹤赵百孝许咏思张平杨佳黄玉海刘亚利任晓暄朱文莲卢峻
关键词:模拟失重肾功能
不同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概况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发展现状,明确其特色与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2003—2013年10年间期刊文献,对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整体状况、不同灸法应用特点及选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研究报道内容丰富,临床应用方式多样,不同灸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均有肯定疗效,具有充分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空间。其中艾灸疗法以其疗效突出,使用安全方便,与药物结合发挥作用对缠绵难愈的患者有良好疗效等特点,临床关注度最高,其文献报道共计87篇,占60.81%。天灸虽然也能被患者普遍接受,但其药物组成复杂,具有对皮肤刺激不易控制等因素,使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结论:灸法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存在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刘群杨佳赵百孝
关键词:灸法过敏性鼻炎
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大鼠“神门”穴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比观察预温针灸和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的改变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预温针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9只。舌下注射氯化钡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采用心电图观测预温针灸和温针灸"神门"穴对心率、QRS波和复率时间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K、LDH活性的影响。结果温针灸和预温针灸可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变异的QRS波形;温针灸可以使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降低,复率时间缩短,使血清中CK和LDH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温针灸在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同时,可以保护心肌损伤,而预温针灸对此病效应不稳定。2种治疗方法效应差异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杨佳嵇波张露芬赵百孝王亚萍王晔时丽媛赵文斌
关键词:温针灸缺血性心律失常
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回转模拟失重成骨细胞影响的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模拟失重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探讨该方对抗骨丢失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分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后,随机分为5%,10%,20%浓度的空白血清对照组和5%,10%,20%空白血清回转组和5%,10%,20%含药血清回转组,连续回转48h模拟失重,观察该方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I型胶原合成、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生成的影响。结果:5%和10%空白血清回转组成骨细胞增殖比正常重力组明显降低(P<0.05);与10%空白血清回转模拟失重组相比,10%含药血清回转组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P<0.05)。正常重力组与回转模拟失重组Ⅰ型胶原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5%和10%空白血清回转模拟失重组相比,5%和10%含药血清回转组均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合成(P<0.05)。与5%正常重力组相比,5%空白血清回转组成骨细胞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5%和20%空白血清回转模拟失重组相比,5%和20%含药血清回转组能明显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P<0.05)。与10%、20%空白血清组相比,10%、20%空白血清回转组成骨细胞BGP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其模拟失重成骨细胞BGP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该方能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增加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实现对抗失重骨丢失的效果。
佟海英胡素敏高学敏周鹏傅骞杨佳
关键词:中药失重模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