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兆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岷江上游
  • 7篇干旱河谷
  • 6篇岷江上游干旱...
  • 4篇生态
  • 3篇生态服务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壤
  • 3篇景观
  • 2篇植被
  • 2篇生态服务价值
  • 2篇生物量
  • 2篇水分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景观变化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分析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山东省分析测...

作者

  • 17篇杨兆平
  • 9篇常禹
  • 6篇问青春
  • 6篇胡远满
  • 5篇刘淼
  • 5篇张文广
  • 5篇李秀珍
  • 4篇杨孟
  • 3篇何兴元
  • 3篇欧阳华
  • 2篇布仁仓
  • 2篇徐兴良
  • 2篇贺红士
  • 2篇李丽光
  • 2篇张晶
  • 2篇杨文斌
  • 1篇丁世刚
  • 1篇张戈丽
  • 1篇周才平
  • 1篇宋明华

传媒

  • 5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Journa...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第四届中国青...

年份

  • 3篇2010
  • 1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地载系统及开发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该文是一篇以新疆为例关于旅游地域系统理论与初中的博士论文.行文结构由十二章组成,理论思路由旅游地域系统的基本概念框架构成,实践应用注重为政府决策和各级各类旅游区开发提供依据.在理论方面,对区域人地系统、旅游地域系统结构与...
杨兆平
关键词:旅游地域系统旅游开发策略
五道梁高寒草原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空间异质性的地统计分析被引量:22
2010年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由于长期冻融和地下冰的存在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水文结构,土壤水分是控制高寒草原生态过程的关键因子。利用地统计学对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原土壤表层含水量和植被盖度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浅层剖面(0~50 cm)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含水量沿垂直方向逐渐增大,介于19.43%~25.37%之间,变异系数介于23.77%~40.92%;植被盖度具有强变异性,变异系数为47.99%。0~50 cm土壤含水量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中91.1%的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主要体现在10~190 m的中尺度上;植被盖度在研究尺度上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植被盖度随机部分的空间变异性占总空间变异性的比例为34.2%,主要体现在〈10 m的尺度内。各向异性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
杨兆平欧阳华徐兴良杨文斌
关键词:土壤水分植被盖度空间异质性半方差函数高寒草原
近20年来济南泉水补给区景观格局及其功能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以济南市泉水补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估算了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重点分析景观变化对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以来,泉水补给区耕地和草地景观面积呈减少趋势,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其中,以林地面积增加最大;从景观类型转化看,耕地与其他景观类型相互转化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建设用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耕地;(2)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由林地和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其变化对该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作用;从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类型来看,该地区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功能单项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20%;(3)90年代以来,该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从单项服务价值变化来看,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则呈现出减小趋势,其中,以水源涵养减幅最大,为4.01%,主要是由该区建设用地增加,地面硬化面积增多而引起的。研究认为,济南市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泉水补给区,其生态服务功能尤为重要,特别是水源涵养功能,因此,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价值的降低应在今后南部山区开发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逐步增加泉水补给区的整体生态效益。
张戈丽王立本欧阳华徐兴良丁世刚杨兆平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被引量:26
2010年
基于样方调查统计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的科属组成,计算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探讨了多年冻土退化对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物种组成在属和物种丰富度上呈现降低趋势,湿、中生植物逐渐被旱中生和旱生植物替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会导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降低,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具有密切的抛物线型关系。
杨兆平欧阳华宋明华周才平杨文斌刘小平
关键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青藏高原
岷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潜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定量分析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一系列数学方法对其评估,为更好的管理生态系统提供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转换主要发生在森林,农田和草地之间。从1986年到1994年,农田面积增加了60801hm2,比1986年增长了477%;林地面积减少了89012.17hm2,占原有面积的4.97%。人口增长和森林砍伐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应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升高。生态系统总的服务价值从1986年到2000年减少了771.11亿元。本文还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其中国家政策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图2表7参33。
张文广胡远满张晶刘淼杨兆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生态服务遥感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变化研究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是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也是存在问题最多,在山区治理中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一种特殊地域类型,其显著特征是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贫瘠、植被稀少,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其恶劣的生...
杨兆平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变化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边界动态及其影响域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界定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边界动态及其影响域.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不断扩大,干旱河谷边界长度增加,边界形状复杂性先增加后降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杨兆平常禹杨孟胡远满布仁仓何兴元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文献传递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耕地和居民用地的空间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耕地和居民用地为对象,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了4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ARCMAP9.0分析了耕地和居民用地与其它景观类型间的空间邻接特征,基于数字高成模型(DEM)研究了耕地和居民用地与海拔及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木林地是干旱河谷的景观基质;耕地和居民用地斑块的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小,形状简单;耕地大多在1700~3000m的区域,陡坡耕种比较严重,与灌木林地具有较高的邻接长度和数目;居民用地间隔较远,在低海拔地区分布相对较密,高海拔地区分布比较分散;对居民用地在空间结构影响最大的是耕地的分布。
杨兆平常禹问青春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耕地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景观边界动态及其影响域被引量:28
2007年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界定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边界动态及其影响域.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不断扩大,干旱河谷边界长度增加,边界形状复杂性先增加后降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边界沿山体迅速向上攀升,1974其最高上限为海拔3128m,1995年为3167m,较1974年抬升了39m;2000年为3181m,比1995年抬升了14m.1974—2000年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最高上限沿垂直方向向上抬升了53m,平均每年约抬升2m.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边界的显著影响距离为800m,800~1200m为干旱河谷和周围其它景观影响的过渡区域.干旱河谷外缘800m范围内的区域,是干旱河谷抵抗周围景观影响和外来干扰的缓冲地带,在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对其给与充分关注.
杨兆平常禹杨孟胡远满布仁仓何兴元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岷江上游地区近30年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与价值变化被引量:42
2007年
根据岷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该区森林植被划分为暗针叶林、其它针叶林、阔叶林和灌木林等4个类型,利用年降雨量、林冠截流量数据、径流系数以及“影子价格”等方法,计算和评述了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益;并利用遥感4期影像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00年岷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年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3892×1010m3,经济价值为93·07亿元。去除降雨量的影响后,在各时期年降雨量为705mm的情况下,岷江上游地区1986年的水源涵养量最高,为1·3348×1010m3,经济价值为89·43亿元;1995年水源涵养量下降,为1·2320×1010m3,经济价值为82·54亿元;2000年水源涵养量及经济价值与1995年基本持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岷江上游森林景观受到人为的严重破坏,而随后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了人工植被恢复建设,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有所恢复。
张文广胡远满张晶刘淼杨兆平常禹李秀珍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岷江上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