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匡汉
- 作品数:86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当代诗歌:人文性资源与本土化策略被引量:1
- 2006年
- 所谓当代诗歌的人文资源与本土化策略,指向的是当代中国诗歌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我们期待作为人类理想、民族精神承担者的当代诗人,努力以“中国产品”获得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 杨匡汉
-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人文资源本土化策略
- 时空意识与学术自信
- 2010年
- 只有拥有丰富、延续、系统文献的时间和空间的国家,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区域文化文学的研究。注重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旨在从文学地理学上弥补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缺失,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结合。
- 杨匡汉
- 海外华文文学的学术史和学科史之演进
- 2018年
-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它经历了从“前科学”到具有一定学科规模的发展。其“史”的演进,总体上是从生存/认同→文化转型→观念纠结→互为主体性之“对话”→学术之“互通”的过程。学术史的推演,也证实了“双重传统”与“混血书写”对海外华文文学而言,是属于跨域与越界的新的文化经验的呈现。因此,身处多重边缘而于华文的文字世界里咀嚼人性况味、人生难题和人间悲欢,可以成为对意义空间无限性的探寻之道。另外,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内在理路、学科内涵和学术命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呼吁保持“固本、守正、创新”的学术姿态。
- 杨匡汉
- 饮之太和
- 六十年来,两岸四地的诗歌因"地域切割"和"历史割裂"而风貌各异,但彼此的优长短缺之异向互补,有助于全面认识同一文化圈内多元并存的完整与丰富。今天,我们都站到了新的地平线上。超越一时一地的囿限,从和合的理念出发去深入思考诗...
- 杨匡汉
- 文献传递
- 血脉文缘气自华——“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学术总结
- 2012年
- 这次“共享文学时空”大型研讨会,是海内外华文作家与学者的盛会,不仅为不同地区的文友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为流散于五洲四海的文友情谊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不能说是总结,讲些感言。我讲三个问题:第一是对这次会议的总体评价,第二谈三点看法,第三谈一点愿景。
- 杨匡汉
- 关键词:华文作家学术总结共享
- 微妙玄通——关于愚溪长卷诗的札记
- 2007年
- [前记]台湾诗界时见"异数",愚溪先生当属充满谜题的-位.友人寄来愚溪近作长卷诗《东方诗抄》、《西方诗抄》、《南方诗抄》、《北方诗抄》、《中方诗抄》、《无须锁》、《无孔锤》、《无底钵》、《无弦琴》、《十分之3.28767123》,计厚重十册.披襟抚卷,虽难窥其奥窔,亦为其悦怿风神而动容.字里行间,山川灵气动荡吐纳,蹈光揖影抟虚成实.……
- 杨匡汉
- 关键词:诗人诗歌文化长卷
- 海外华文文学:学科之名与学理之弦被引量:3
- 2012年
- “海外华文文学”是反映中国本土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华文创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流传与外播以后华人的生存经验与世界的对话,形成“内”与“外”有联系、更有区别的特殊的汉语文学形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和而不同”的基本理念,有其“多元共生”的切实内涵,也有其思维路向的跨界之弦,在学术推演上因之要求以道观器,处理好“史”、“论”、“术”的关系。
- 杨匡汉
- 关键词:学科命名
- 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被引量:1
- 2009年
- 母题是人类过去、现在和今后不断重复的精神现象。文学中的母题与民族的历史、族群的生活以及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息息相关。对于母题的探讨,可从文化人类学、民间文学扩展至人文学科诸多领域。海外华文文学,虽在东西方双重文化视野中呈示新异的生命脉象,却始终有中华文化血液溶于其文心文脉。中华文化母题维系着海外华文作家的思维方式、情感结构和书写心态,以独特的张力包含着多种可能性追求。
- 杨匡汉
- 关键词:母题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性
- 诗性形象本体的变异——诗学笔记之一
- 1991年
- 优秀的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精品,本质上是一种表现人类智慧、经验、情感与想象的结晶体。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时空中的投影,必然要付诸于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感知和体认的形象。智慧、情感和抒情形象,以冈构的方式,表现着诗精神本身的逻辑。形象本体也往往成为一种凝固的情感和经验。
- 杨匡汉
-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性
- 全文增补中
- 菡萏照人——漫谈当今现代诗的纯化问题被引量:1
- 1997年
- 菡萏照人——漫谈当今现代诗的纯化问题杨匡汉本文提出了“诗思”、“诗感”、“诗语”三个诗的相关性问题,并由此出发进一步探讨了现代诗的纯化问题。作者指出,应该用清爽、清纯、清冽的语言去写诗,让语言通过诗而超越实用功利性和所指的偏狭性,获取诗意的丰富性;也...
- 杨匡汉
- 关键词:现代诗人中国当代诗歌文学研究